1953年的6月10日,彭德懷這邊剛剛收拾好行李準備去朝鮮參加停戰協議的簽署,志愿軍代司令員鄧華的一個電話直接打到了彭德懷的家中,鄧華有些氣憤地說道:“彭總!李承晚拒絕在停戰協議上簽字,揚言要繼續把仗打下去,他還擅自下令就地釋放了北朝鮮人民軍的戰俘,準備將這些戰俘編入南朝鮮的軍隊繼續作戰,這個情況我已經給毛主席發電報了。”
毛主席照片
原本心情大好的彭德懷聽到這個消息后心里立刻竄起了無名火,他狠狠放下電話,然后背著手直接往毛主席的住處走去,一路上不少人和彭德懷打招呼,彭德懷都只是象征性點點頭,一名國防部的年輕秘書小聲議論:“彭總這是怎么了?看來有大事發生!”
彭德懷沉著臉走進毛主席的住處,一進門彭德懷立刻說道:“主席!這個李承晚出爾反爾,雙方的和談大計全被這個家伙毀了!”
彭德懷定睛一看,這才發現朱德總司令、周總理已經先他一步到了毛主席家中,毛主席此時還不忘開玩笑說道:“你們一個個不打招呼就進來了,你們這是把我的家當作‘作戰室’嘍!”
周總理笑著說道:“原本雙方已經談定了所有條件,預備在朝鮮戰爭爆發三周年的日子里簽署停戰協議!我實在想不明白李承晚為什么要反悔,雙方從1951年的7月開始談判,歷時這么久,李承晚也是參加了談判的全過程的,為什么他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拒絕停戰呢?”
周總理的話直擊問題的要害,大家一邊點頭一邊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毛主席卻不假思索說道:“沒什么不好理解的!無非就是自己的私利沒能得到最大的滿足,越想越不甘心罷了。我料想李承晚是臨時做出這個決定的,大概是因為下面的幾個親信不停地鼓動他,讓他又動搖了。”
彭德懷立刻問道:“主席!那現在和談要繼續下去嗎?是不是還要再打個一年半載的!”
毛主席隨手點燃一根煙,然后站起身來慢慢說道:“我看這件事情不急!李承晚集團一直受美國人的控制,不妨先和金日成聯名給美軍的總指揮官克拉克寫一封信,質問他美軍為什么說話不算數,美國政府是否能控制李承晚集團,如果不能,你們這一年多究竟代表的是哪一方的利益?”
朱德總司令點頭說道:“我看就按照主席的意思寫這封信,主席的話可謂是既打了美國人的臉,又可以加劇美方和李承晚集團的矛盾。”
毛主席
就在此時,機要室的一名戰士進來匯報說是朝鮮前線發來了新的電報,毛主席看完電報后立刻猛拍一下桌子。
彭德懷立刻接過毛主席手里的電報,毛主席說道:“彭老總!你給大家讀讀!”原來這封電報也是鄧華司令員發來的,就在昨天深夜,李承晚下令調集了三個師的兵力在金城以北地區集結,擺出了一副要魚死網破的樣子。
毛主席沉默了一會兒急忙問道:“楊勇兵團到哪了?”
彭德懷立馬回答:“楊勇率領的第20兵團目前開進到漢江以北地區,就在‘三八線’附近!”
毛主席問楊勇兵團的位置,目的很明顯,既然李承晚不肯停戰,那么就給于南朝鮮軍隊沉重的打擊,不過在打這一仗之前,毛主席還要充分利用國際輿論的力量給美方和李承晚集團施壓。
李承晚突然拒絕在停戰協議上簽字,周總理立刻召開了一場記者招待會嚴厲指責了李承晚破壞和平的不負責任的行為。這件事也很快在國際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印度的總理尼赫魯指責李承晚不顧大局,丘吉爾更是在英國的下議院大發雷霆,丘吉爾甚至說道:“如果李承晚執意不肯簽字,應該將他列為戰犯,將他送上軍事法庭。”
此時最尷尬的人是美國新上臺的總統艾森豪威爾,他曾授權美軍前方總司令克拉克作為全權代表參與談判,如今停戰的條件已經達成,一直對美國政府唯命是從的李承晚卻突然變卦,這不等于是說艾森豪威爾為首的美國政府并沒有足夠的威信左右朝鮮戰爭的局勢嗎?
艾森豪威爾寫信狠狠訓斥了李承晚,但是李承晚突然不買美國的仗了,不管誰來勸說他,他都不愿意簽署停戰協議,李承晚甚至揚言如果美軍不肯繼續打這場戰爭,他就將美軍趕出朝鮮半島,然后繼續率領南朝鮮的軍隊繼續作戰。
對于李承晚的行為,美軍的總司令克拉克如此說道:“李承晚就像突然發瘋一樣,以我這一年以來對志愿軍指揮官的了解,接下來還會有大戰發生。”
正如克拉克所說的那樣,毛主席在接到李承晚集結重兵的消息后,他立刻給鄧華司令員發去了一份電報,毛主席說道:“目前的形勢來看,停戰事宜肯定會被延后,我料想敵人的內部現在已經陷入嚴重的矛盾,為了達到真正停戰的目的,我們要繼續發動一場大戰役,以殲滅南朝鮮軍隊的有生力量為主,一旦李承晚集團的主力部隊遭受嚴重打擊,他就沒有任何底氣拒絕停戰了。另外,此戰應當讓楊勇率領第20兵團作為主力,爭取積極優勢兵力先打小仗,進而轉變為打大仗。”
談判既然進行不下去了,那只能打了,只有在戰場上贏來的東西才是真正牢固可靠的。此時我軍剛剛在一場大戰役中取得大勝,全軍上下士氣高漲,而李承晚手里雖然還有二三十萬的軍隊,但是南朝鮮的各個主力部隊幾乎都被我軍擊敗過,其部隊的士氣極其低落,美軍這邊一心指望著早日達成停戰協議,也是無心戀戰的狀態。
楊勇將軍
毛主席為什么非要讓楊勇率領的第20兵團為主力呢?這其中還有一件趣事,軍中有“三楊”,分別指楊得志、楊成武、楊勇三位戰將,楊得志和楊成武都已經率部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毛主席曾經說過:“要讓軍中‘三楊’都上朝鮮戰場走一遍,預示三羊開泰嘛!”
時隔兩天后毛主席再次給鄧華和20兵團指揮部發去一份電報,毛主席在電報里說道:“此次作戰,我軍是以殲滅南朝鮮軍隊為主,但美軍不會完全袖手旁觀,你們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此戰發動前要嚴格保密,保證戰役發起的突然性。”
楊勇將軍接到毛主席的電報后不敢有絲毫怠慢,他一邊緊鑼密鼓地準備著,一邊嚴令各級指揮官嚴格執行保密條令。從當時的態勢來看,李承晚的各個主力部隊基本集中在金城以北,漢江之間的25公里防御線上,李承晚的目的很明顯,他想提前占領一些戰略據點,保證南朝鮮軍的主動優勢。
但是李承晚手下有一個南朝鮮首都師在歷次戰役中并未遭到我軍太多打擊,這支部隊是李承晚引以為傲的“王牌”,時任南朝鮮首都師師長的崔昌顏更是氣焰囂張,他甚至認為自己率領的南朝鮮首都師的戰斗力是超過美軍的一些主力的。
大戰前,楊勇將軍有一個習慣,他總會親自前往一線部隊轉轉,也會和戰士們聊聊天,拉拉家常,以此來緩解大戰之前的緊張氣氛,二十兵團的很多老兵曾經是楊勇將軍在抗戰時期帶出來的,他們總會說:“我們看到楊勇司令員,心里就要安穩許多。”
楊勇剛抵達朝鮮戰場不久,之前他指揮了一些局部戰斗,雖然都取得了勝利,但是這一次是他擔任此戰的前線總指揮,所以這一仗絕對要取得絕對的勝利,更何況此戰還關系到前面的停戰談判,如果此戰有失,引起的連鎖反應將會破壞整個談判大局。
楊勇經過多天的思考終于制定了一個宏大的作戰計劃,楊勇將軍決心調集優勢兵力重點進攻北漢江西岸地區,堅決打擊南朝鮮第六師、第八師的殘敵,這兩支部隊在之前的戰役中已經被我軍各殲滅了部分部隊,同時各主力進行東西夾擊,以遠距離迂回將南朝鮮首都師也納入巨大的殲滅圈子中,計劃先殲滅南朝鮮首都師頂在前面的一個團,拉平金城前沿的戰線,再以一個軍的兵力監視美軍第九軍,一旦美軍第九軍支援過來,我軍要堅決阻敵增援。
另外楊勇將軍還下令讓志愿軍第九兵團的第24師協助作戰,封鎖金化至金城南段的公路,目的是為了防止美軍的機械化部隊支援金城,同時還可以掩護第20兵團主力向縱深挺進作戰。
我軍各主力在7月9日正式進入各指定位置,李承晚這邊對我軍的行動有一些警覺,他調集一個營進駐到轎巖山地區,目的是為了加強最前沿陣地的防御能力,同時他還抽調了南朝鮮第11師向前移動,增加了金城防御線的兵力。
在楊勇看來,敵人各主力的位置并未發生大的變化,所以他還是按照原來的作戰計劃進行作戰,7月13日的晚上九點,楊勇將軍一聲令下,各地的部隊紛紛將信號彈打向天空,隨后我軍三個進攻集團隱藏在各個山頭的火炮一起登場了,上千門火炮一起發射,無數的炮彈落在了敵人的陣地上,其中還有一個“喀秋莎”炮兵團也參加了進攻,1900余噸炮彈砸向敵人的陣地,一時間火光四起,巨大的爆炸氣浪仿佛要席卷一切事物。
我軍這次發起的戰役很突然,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南朝鮮頂在前面的四個師的先頭部隊瞬間被擊潰,那些南朝鮮的士兵玩命一樣逃跑,我軍各部隊的戰士們一路追擊,到處都響徹著各種型號沖鋒槍和步槍的聲音。
敵人敗得如此之快是楊勇想不到的,楊勇最關心的一件事是能不能全殲敵人主力,尤其是敵人的首都師。
楊勇將軍
在南朝鮮的眾多部隊中,這個南朝鮮首都師的戰斗力確實要比其他部隊強悍一些,整個南朝鮮首都師一共配屬了四個團,其中第一團號稱“白虎團”,這個團是南朝鮮首都師的絕對主力,曾經在襄陽(朝鮮半島位于‘三八線’附近的一個地區,名字和我國襄陽重名)打過一場耗時8個小時的阻擊戰,所以南朝鮮首都師的師長崔昌顏很看重這支部隊,他將這個所謂的“白虎團”擺放在了重要的二青洞地區。
同時崔昌顏還將下面的26團擺放在第一團的左翼,又部署一個機甲團在第一團的右翼,崔昌顏認為自己建立起的這條防線堅不可摧。
事實上,我軍的總攻一開始,敵人的“白虎團”就遭到了我軍的重點打擊,右方的“白虎團”第三營在我軍猛烈地炮火下傷亡了不少人,中央的敵人第一營前沿的幾個陣地陷入一片火海,該團的團長崔喜寅急得團團轉,眼看自己的幾個主力營快要支撐不下去了,他連忙急調兩個連的預備隊到前沿陣地支援,其中的敵人第九連在路上被我軍的炮火消滅了一大半,剩下的人被我軍追擊,最后直接潰逃了。
我軍的猛烈攻勢下,南朝鮮的“白虎團”開始潰敗,團長崔喜寅一邊將自己的指揮部后移,一邊下令不準任何人后撤,由于其一營和二營傷亡較大,兩個營之間出現了較大的縫隙,我軍主力在夜幕的掩護下快速從縫隙處穿插過去,將兩個營包了餃子。
這一下敵人這個所謂的“白虎團”再也支撐不下去了,有趣的是,我軍的一個偵察排化裝成美軍顧問直接將“白虎團”的指揮部端了,偵查員楊育才還繳獲了敵人“白虎團”的團旗,后來楊育才還因為這件事被授予了特等功,這面“白虎團”團旗現在還在北京的軍事博物館放著呢!
敵人的“白虎團”潰敗以后,南朝鮮首都師的整個防線徹底崩潰,現在就比誰的速度更快,志愿軍戰士們前進的速度只要比敵人逃跑的速度快,那么就能多殲滅一些敵人主力,事實上敵人就算再逃跑也沒有用,我軍東西兩個攻擊集團都有主力已經迂回到敵人大部隊的后方,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基本形成,只有少數的一些缺口會漏掉一些敵人。
僅僅第一個晚上的戰斗,南朝鮮部隊在金城正面的10公里寬,8公里縱深的防御陣地就全部丟失。此時南朝鮮首都師的師長崔昌顏已經灰頭土臉逃回了金城的后方,他狼狽至極,已經沒有了戰役開始前的囂張氣焰。
戰斗打到第三天的時候,我軍已經逼近金城地區的核心位置,此時有個問題擺在鄧華、楊勇等人的面前,要不要繼續追擊下去呢?因為再往前推進我軍就會進入縱深戰線作戰,鄧華和楊勇猶豫的并不是軍事上的問題,而是縱深作戰會不會影響開城的談判工作。
鄧華有些拿不定主意,就在鄧華準備向中央軍委請示的時候,毛主席的電報準時來了,毛主席在電報里說道:“祝賀你們取得了戰役的階段性勝利,我仔細看了現在敵我雙方的態勢,我認為我軍應該繼續發起進攻,不將李承晚集團逼得無路可走,他們是絕不會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想要取得真正的和平,必須打疼敵人。”
毛主席的話是正確的,此時李承晚正在大后方積極組織兵力準備反撲志愿軍主力,我軍此時暫時性轉入防御,也是在防范敵人的這一招。
有了毛主席的指示,鄧華和楊勇都不再猶豫,楊勇立刻給志愿軍第67軍軍長邱蔚和第54軍軍長丁盛下令,讓他們以兩個軍的主力部隊繼續從中路向前進攻,然后左右兩個攻擊陣型立刻跟上,互相策應,繼續擴大戰果。
此時李承晚還未來得及組織有效的反擊,我軍的主力又從防御轉為主動進攻,這個變化來得太快,南朝鮮的部隊崩潰的速度快得讓人難以想象,這場原本應該是陣地攻防戰的戰斗變成了我軍單方面的追擊戰。
鄧華將軍
這個時候李承晚確實支撐不下去了,他手里的幾個所謂的“王牌部隊”損失慘重,南朝鮮的首都師和第六師、第八師都減員過半,金成川防線已經被我軍全面占領,李承晚內心陷入了煎熬。
此時美軍的總司令克拉克和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泰勒來到了李承晚的指揮部,克拉克要求李承晚奪回失去的防線,并大聲訓斥了李承晚手下的幾個師長。
美軍第九軍和第10軍的部分部隊也集結了過來,李承晚則收攏了其第二軍團的兵力,美軍和南朝鮮部隊在7月16日開始反攻。
這一切都在楊勇的預料之中,金城以南的所有重要據點和制高點都在我軍的掌控之中,此時我軍的火炮充足,早已不是剛剛進入朝鮮作戰時的情況了,美軍的主力先是進攻我軍駐守的黑云吐嶺一帶,這里有我軍一個團的兵力,加上兩邊高地的我軍火炮陣地,美軍的輪番進攻東北我軍擊退。
敵人的這次進攻似乎沒有重點,所以楊勇判斷克拉克和泰勒一定還藏著后手,于是楊勇下令一定要穩固住大廣洞一帶的陣地,只要這個地方能守住,就等于控制住金城和華川公路之間的咽喉,不管有多少敵人都只能在狹小的區域里進行作戰,這對我軍來說是極其有利的。
美軍的大規模進攻沒有任何起色,克拉克很快就認清了這次戰役的現實,于是在金城戰役還未完全結束的時候,前方的談判工作又開始了,這期間敵人經常組織局部反擊,但是這些進攻全部被我軍打退了。
李承晚這邊呢?這一次他低著腦袋重新回到了談判桌上,整個金城戰役我軍共殲滅了7.8萬敵人,其中大部分是南朝鮮部隊,李承晚也因此戰的結果徹底服氣了,不管他情不情愿,他必須接受所有的停戰條件。
當時美國的首席談判代表哈里遜也李承晚此前的行為氣的不輕,彭德懷很快也抵達板門店參與談判,當著雙方談判代表的面,彭德懷故意說道:“我看這個談判結果還是很難讓雙方簽字,美方和南朝鮮的話我們已經不太敢相信了,你們已經食言過一次了!”
哈里遜聽到此話立刻說道:“請你們放心!我保證停戰協議達成后,李承晚政府會順利簽字,我們美國相關代表也會敦促他們完成簽字,也會保證李承晚政府會履行所有的停戰條件。”以前的談判,哈里遜從未說過這樣的話,這一次他的話讓南朝鮮的談判代表臉色很難看。
被我軍繳獲的“白虎團”團旗
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后一次大戰役,此戰的目的就是為了沉重打擊李承晚集團,懲罰他們拒絕停戰的不負責任行為,也是為了促進停戰協議的達成。
后來楊勇將軍談起金城戰役時說道:“這場戰役是我軍第一次以優勢兵力主動進行戰略進攻。我認為還是毛主席看得遠,如果沒有這場戰役,朝鮮戰爭不會這么快停戰,這場仗也許多大個一兩年也說不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