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婚姻,作家蘇岑曾說過一段既心酸又現實的話:
“人到中年,婚姻多半已經死掉。只能因為責任、子女和表面穩定的生活而繼續在一起。談論離婚代價太大,談論愛情則只會成為一個笑話,慢慢地,我們變成只談論事務而不談心的關系。”
年輕時的激情,隨著歲月的流逝消耗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平淡如水,甚至是一地雞毛。
中年時期的婚姻,幸福的已經很少了,大部分都被責任和義務捆綁著,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讓人心生厭倦。
有人說,中年婚姻就是湊合,這話不無道理。
在婚姻這座圍城中,有人是抱著希望走進去,帶著失望走出來。
而更多的人,其實早已想過離婚千百次,卻因為孩子、責任遲遲不敢行動,最后就在這座城里掙扎、徘徊,痛苦萬分。
是啊,回首往事,那些甜蜜還歷歷在目。
然而,時光匆匆,如今的婚姻生活,更多面對的是柴米油鹽、瑣碎與不堪,到了最后,那是過也過不好,離也離不了。
雖然當下的社會,對離婚的包容性很強,但你離婚后,未必能找到一個更加滿意的,說不定會將婚姻的經歷再來一遍,重新磨合一遍。
更何況,離婚并非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反而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
那些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自卑、軟弱,久而久之,學習成績下滑,長大后走向社會也很難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好。
如果自己的孩子未來會變得糟糕,我想很多人都會后悔當初離婚的決定。
真正的婚姻,不過是讓走到一起的人能夠以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幸福而已,你會盡量去尋找那個最好的人。
但如果這個人,并沒有自己想象中那般完美,或者說,若你將感情的分量看得太重,大抵是要失望的。
聽過一句話:
“女人到最后都是嫁給自己,幸福與否全取決于你自己。”
人啊,得有所經歷才能有所領悟,到最后會明白,婚姻最大的真相是:和誰過,其實都是和自己過。
如果自己的狀態不錯,有事業,不內耗,對方是什么樣的狀態,你根本就不關注,也不在乎;倘若自己的狀態不好,那么看什么都不順,婚姻注定也不會好。
作家李思圓曾表達過一個觀點:
“無論跟誰過,首先要學會跟自己過。”
你一定要明白,婚姻不是生活的必選項,但是進入了婚姻,就盡可能將婚姻進行下去。
跟誰過,矛盾都在所難免,畢竟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如果總是盯著對方的缺點,注定會過得很疲憊。
如果能將精力拉回到自己身上,多關注自己一點,或許你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感受到不一樣的感受。
在婚姻生活中,將感情的分量看得太重的,最累。
有時候,你越看重對方,對方反而越輕視你,當你開始不管不問的時候,反而對方會慌了神。
與其盯著他,不如盯著自己成長,去讀書,去學習,去提升自己賺錢的技能。
當你把自己管理好了,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的時候,不僅一切都好了,你還收獲了一個全新的自己,全新的生活。
對待婚姻,不要太用力,更不要太過期待。
期待越高,失望越大,誰太過在乎,付出最多,誰就輸了。
別懷疑,好的婚姻,真的是各過各的,尤其是中年時期的婚姻。
關于忠誠,自覺的人不用管,不自覺的人,管是管不住的;關于感情,人到中年,愛情早已轉化成親情,只要生活穩定,一家人整整齊齊,就沒有太大的問題。
對方去做什么,別管他,放養就好;自己做什么要好好規劃,一定要學會富養自己。
講到這里,一定會有人說:“既然各過各的,那還結什么婚?”
可問題是,誰結婚是奔著離婚,奔著過不好去的?
結婚的時候,大家都心懷希望,都憧憬著未來,可現實往往不會隨著我們的意志發展,有時候,事情失控,婚姻也是會失控的。
如果是原則性的錯誤,另當別論,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就對對方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多一些支持和尊重。
愛情,從來都不是萬能的,別高估愛情,要學會降低期待。
降低對伴侶的期待,降低對婚姻生活的期待,不是冷漠,而是一種成熟。
好的婚姻,從來都不是僅靠愛情維持下去的,而是自己療愈自己,大家一起好好賺錢,一起合作養娃,一起奔跑,一起成長。
經濟獨立,精神獨立,人格獨立,生活才能更加自由,快樂。
中年,不是生活的結束,而是精彩的開始。
中年人的婚姻,不是相互束縛,而是各過各的,保持著默契和尊重,互相成就,在各自的領域閃閃發光,偶爾交匯出最美的火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