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周恩來去過一次山西太原,和閻錫山討論合作抗日的事情。
得知周恩來前來,閻錫山不惜拿出山西美食,盛情款待,周恩來為了大局著想,當然也不會拒絕,欣然接受了邀請,但是不曾想,到宴會廳,周恩來突然看到一位故人。
按理說見到老朋友,應該熱情打招呼,但周恩來卻突然發了脾氣:“你這個投降派,有什么資格站在我面前,你給我滾出去?!?/p>
眾所周知,周恩來向來以溫文爾雅著稱,到底什么人會惹得周恩來罕見發脾氣,不錯,這個讓周恩來如此憤怒的人,名叫張慕陶。
1902年,張慕陶出生于陜西某縣城的一個富裕家庭。1923年,他憑借優異成績考入西安省立第三中學,在校期間成績始終名列前茅。求學過程中,他逐漸萌生革命思想,1925年,他在《陜西學生》刊物上發表《西安中學同學的覺悟》一文,文中對帝國主義的虛偽與侵略本質進行了嚴厲批判。
此后,在孫中山先生的追悼會上,張慕陶發表演講,其表現得到魏野疇的賞識。經魏野疇介紹,張慕陶加入中國共產黨,并留在西安從事革命工作。1925年7月,中共陜西省委和共青團陜西省委成立,張慕陶出任省委委員兼團省委書記,負責領導相關革命工作。
1928年,張慕陶當選為陜西省代表,前往莫斯科參加黨的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此次大會上,他初次與周恩來總理相遇。張慕陶在大會上表現出色,引起周恩來的關注。周恩來向來重視人才,張慕陶因此受到重用,先后擔任順直省委書記、長江局書記等重要職位。
在抗日同盟軍期間,張慕陶起初表現尚可,但柯慶施主張全力討伐蔣介石,并指責張慕陶工作不得力。加之部隊在反蔣行動中遭遇慘敗,柯慶施便將責任歸咎于張慕陶,最終將其開除黨籍,自此張慕陶與共產黨漸行漸遠。
在此后的歲月里,張慕陶雖也開展了一些工作,但他的思想存在問題,與胡適有相似之處。例如在西安事變期間,他與周恩來產生了嚴重分歧。西安事變爆發前,張慕陶已投身閻錫山麾下,事變發生后,閻錫山派他前往西安協助處理相關事宜。
張慕陶抵達西安后與周恩來會面,他向周恩來提議,既然已抓獲蔣介石,絕不能放其逃脫,應直接將其處決。然而,這一主張遭到周恩來的反對,周恩來批評他的言行過于激進,認為西安事變應通過和平方式解決。
張慕陶的言論致使局勢變得緊張,引發廣泛關注。所幸周恩來憑借卓越的外交智慧與政治才能,及時遏制了這一不良態勢,最終促使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
此事引起中央高度重視,延安《新中華報》發表文章,公開批評張慕陶是此次紛爭暴行的幕后推手。經此事件,中央對張慕陶徹底失望,雙方徹底分道揚鑣。
1937年,周恩來與閻錫山商討合作事宜時,再次遇見張慕陶。此時的張慕陶已然成為眾人厭惡的對象,卻依舊對周恩來缺乏尊重,甚至出言譏諷。
周恩來當即發怒,斥責道:“你這個投降派,沒資格站在我面前,滾出去?!睆埬教找庾R到自身過錯,隨即離開宴會。
1941年,年僅39歲的張慕陶在獄中被蔣介石秘密處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