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視頻
今年1月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
(2024—2035年)》
引發廣泛關注
作為《綱要》印發后的首個全國兩會
代表委員們將圍繞《綱要》提出的
未來發展藍圖建言獻策
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
2025年兩會的教育關鍵詞會有哪些?
“兩會會客廳”特邀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教育統計分析研究所所長
馬曉強
與您前瞻兩會!
兩會會客廳:歡迎您和我們一起前瞻2025年兩會的教育熱點。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謀劃“十五五”規劃之年,從您實踐來看,您覺得今年代表委員們都會關注哪些教育熱點?
馬曉強:今年兩會恰逢《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頒布實施,教育議題將備受關注。熱點話題可能包括雙一流人才培養、拔尖人才選拔、人口與教育高質量發展以及教育如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
熱詞一:辦強辦優基礎教育
兩會會客廳:在基礎教育領域,未來我們該如何在資源配置上進行更合理的分配,建立一套能夠統籌調配的機制?
馬曉強:這需要從時間和空間兩個層面考慮。時間上要統籌近期和中遠期的資源配置,不能因眼前資源過剩就大量削減供給或移作他用。空間上要把局部富裕和很多地方短期不足結合起來,以有余補不足。這需要提高基礎教育的管理層級,探索市縣結合的管理體制,加大資源統籌力度。
熱詞二:高中多樣化發展
兩會會客廳:高中階段在《綱要》中提到了要多樣化發展,以前我們可能想到的就是準備高考,現在要如何多樣化發展?
馬曉強:高中階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等。多樣化發展就是針對過去所有高中一味為了升學的問題。學生有多樣化的成長需要,不僅為了學習知識和升學,還有就業準備、多方面興趣發展等。所以,高中階段要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選擇,提供多樣化的成長成才道路。
熱詞三:職普融通
兩會會客廳:在職業教育領域,大家更多關注的是“職普融通”,您覺得這里的“職普融通”指的是什么?
馬曉強:“職普融通”就是在現代教育體系里,把人的知識學習與生活實踐的教育結合起來。普通教育提供綜合知識文化和能力,職業教育提供職業技能和素養。我們要積極推進職業啟蒙教育,讓孩子知道社會需要什么樣的勞動技能、正確的勞動觀和職業觀。中學階段應積極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融合。
熱詞四:職業教育辦學能力
兩會會客廳:現在職業教育的關注度和認可度越來越高,但還存在很多問題,包括辦學能力不足、社會認可度不夠高等。您覺得這些問題怎么解決?
馬曉強:職業教育要提高辦學能力,選好社會所需要的專業,設置好課程、選好教材、配置好教師。特別要重視實踐教學,面向真實的生產或技能培養環境,提高學生的實踐教學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學會真本領、真功夫,出了校門就能應用。
熱詞五:高等教育優化布局
兩會會客廳:在高等教育領域,現在我們都在提要優化高等教育的布局,您覺得應該如何去理解?
馬曉強:優化高等教育布局要做好增量配置。新增高等教育資源要向中西部地區、民族地區傾斜。要按照優勢學科擴大雙一流建設規模,給中西部地區和民族地區提供機會。在中西部、東北地區建設高等研究院,結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把頭部高校與重點行業企業結合起來。同時,要擴大優質本科招生規模,擴大研究生培養規模,提高博士研究生占比。
熱詞六:拔尖創新人才
兩會會客廳:現在我們有很多計劃,包括“沃土計劃”“脫穎計劃”等,您覺得這些計劃釋放出了什么樣的信號?
馬曉強:“沃土計劃”針對中小學科學素養,“脫穎計劃”針對高中階段教育。這些計劃是對國家拔尖創新人才戰略的提出,體現了教育領域對人才成長規律、培養規律的科學認識。需要拔尖創新人才從早期發現到貫通式培養成體系地推進。在培養的廣度和深度上還有很大空間。
熱詞七:人工智能與教育
兩會會客廳:創新應該是教育的普遍性。今年DeepSeek非常火,所以我相信今年的人工智能+教育在兩會上一定會是一個教育熱詞。您覺得未來人工智能和教育該怎么樣來更好的融合?
馬曉強:首先,要對中國教育充滿自信。DeepSeek的出現提升了中國教育自信。我們本土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在人工智能領域已經領先于世界水平。其次,對中國人工智能教育應有更大期待和更深感情。中小學要加強人工智能教育,到2030年要普及。全社會要關注人工智能與青少年身心健康和認知規律相適應的問題,積極促進青少年擁抱人工智能,同時防范潛在負面問題??萍冀?、教育界要形成合力研究這些問題。教師如何引導青少年積極投身人工智能應用實踐至關重要,這對教師能力提出了極大挑戰。
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
這場春天的盛會
必將為構建優質均衡的
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注入強勁動能
兩會會客廳:兩會即將召開,您對于今年的代表委員們在教育強國建設方面將發揮怎樣的作用有何期待?
馬曉強:每年兩會代表都會提出眾多議案,作為研究機構,我們對此深感興趣并深受啟發。今年《綱要》出臺后,我們期望社會各界能在未來三年、乃至未來十年的執行和操作階段,就如何落實《綱要》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來源 | 育見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