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還寒,賞梅正當時。
時隔八年,穎之決定又去舍輞村看看白梅盛開。
導航舍輞村,從寧波走機場高架南行,左轉金海路,過了金海隧道,梅香撲鼻,沁人心脾,路邊的白梅開得正艷,放下車窗,行駛在花香彌漫的路上,真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
寧波地鐵3號線到達金海路站,再轉乘公交車也可以到達舍輞村。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莼湖街道舍輞村,地處雨施山東南麓,背靠龍燈會山,面朝天燈山,群山環抱之中,兩水相匯,村莊規模龐大。
來到這里,仿佛一夢入桃源,亭聯云:“白云深處仙境,桃花源里人家”。
舍輞村民姓王和周,王姓人家占到全村人口的85%,始遷祖南宋時從山東瑯琊來明州任刺史,后居大堰萬竹箭嶺村,裔孫王昌四,以燒炭為生,行至云蓋嶺,見此山環水繞之地,于是卜筑于此,逐漸發族,與周氏共居一村,雙姓閃耀,綿延世澤,和睦相處。
舍輞之名,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來源于文人的聯想,相傳南宋時舍輞已成村落,路人、富商、文人集聚之地,“逾云蓋嶺,沿澗東趨,兩山夾峙,路隨山轉,頗崎嶇偏狹,抵其境,則豁然開朗,峰排青而泉流冽,桑柘成蹊,田疇環宅,不知藍橋輞谷,誠復何如。”
村莊之境,堪比王維《輞川集》詩中的藍橋輞谷,故名舍輞,如今村莊已在規劃建設輞川旅游項目。
第二種說法來源于張蒼水抗清的故事,張蒼水統兵轉戰沿海堅持抗清,曾率部驅車經過雨施山,山道崎嶇,車不能行,因此下令舍棄車輞,用馬馱物,繼續行軍,人們為了紀念張蒼水舍輞抗清,村莊故名舍輞村。
第三種來源于當地的方言,人們自古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村莊地勢平坦,離海較近,是漁民們優良的曬網場,逐漸諧音為舍輞,也有寫成舍網。
舍輞之名的三種說法,穎之傾向于認為張蒼水舍輞抗清的說法更靠譜。
南岙溪和王子溪兩水在村前相匯為舍輞溪,流經莼湖街道,匯入象山港,沿溪山清水秀,環境宜人。
沿南岙溪往南岙村,或者沿王子溪往舍輞水庫,沿路皆是白梅成林,梅香十里,偶爾有紅梅點綴,繞花千回,感覺置身于花園般的人間天堂,沉醉不思歸。
流連梅花林,“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從舍輞村沿王子溪西行前往舍輞水庫,暗香流動,穿行花花世界里,到達舍輞水庫大壩,眺望梅林浩瀚綿延成梅海,曲徑繞轉,竟不知是畫里還是夢里。
舍輞水庫,也寫成舍網水庫,始建于1995年,水庫所在的溪流,因王氏而名王子溪,兩山夾峙之間,如仙境碧玉落凡塵。
沿水庫邊的公路繼續向山谷中前行,發現上游還有一個水庫,名叫后門坑水庫,建于1976年,更加隱秘,少有人至。
站在后門坑水庫大壩上,一眼可望上下兩個水庫,如山中碧玉連綴,隱秘而美麗。
如果繼續前行,經嶺頭水庫,可至冷西、方門等地,一路穿行風景里。
從舍輞村前往南岙村,兩地并線,沿路都是白梅盛開,梅香十里,寧波賞梅勝地,不虛兩次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