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汽車科技作者Erik的第277篇文章
3月3日,騰訊旗下AI助手“騰訊元寶”在中國區蘋果應用商店免費App下載排行榜上的排名超過DeepSeek,升至第一。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騰訊依靠著全世界最大的喇叭——微信,把Deepseek本家都趕下了AI應用榜。
不得不說,掌握了流量入口的,真香。
Deepseek發布以來,公開的互聯網平臺,就至少有18家都接入了,比如火山引擎、微信AI搜索、騰訊元寶、騰訊IMA、知乎直答、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飛書、阿里云百煉、百度智能云千帆、秘塔AI搜索、通義靈碼、騰訊網頁AI助手、釘釘AI助理、硅基流動、支付寶百寶箱等。
但,細心的人,一定會發現,不同互聯網平臺都接入了Deepseek,但使用起來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不是提問方式不對,也不是口型不對。
而是信息來源不同。
騰訊元寶的信息來源主要包括以下渠道:
微信公眾號:作為核心內容生態,覆蓋大量原創文章和熱點話題,提供獨家流量入口;
微信搜一搜/搜狗搜索:整合騰訊系搜索引擎能力,提升時新類和知識類問題的搜索效率;
騰訊新聞/視頻號:結合騰訊新聞資訊和視頻內容,增強實時性和多媒體信息支持;
互聯網權威信源:覆蓋全網公開信息,結合DeepSeek-R1模型實現跨平臺檢索和交叉驗證;
多模態輸入內容:支持PDF/Word/網頁鏈接、圖片、語音等格式,解析后納入搜索范圍。
最后一個就是今天騰訊元寶陷入協議含“霸王條款”的議論~
這涉及到了今天討論的核心:內容的歸屬問題。
百度自2025年2月全面接入DeepSeek后,信源渠道包括:
百度百科+知道+貼吧+文庫+百家號?,覆蓋權威知識(百科)、問答互動(知道)、社區討論(貼吧)、專業文檔(文庫)及自媒體平臺(百家號),形成全域內容布局?。
文心大模型的行業知識庫與訓練數據,接入知乎等平臺的站內知識庫等。
知乎原來是中文媒體專業信息的集散地,但后來就慢慢維持不下去了,于是2019年被百度快手戰略投資,從此算是棄了城
這就是在百度的Deepseek搜索入口得到的結果~
試了下,果然信息來源很干澀。
?火山引擎(字節跳動volcengine.com)?DeepSeek-R1信源:
主要涵蓋以下2個方面:
1、互聯網公開信息庫,基于合法合規的抓取技術,系統整合全球多語言公開數據資源,包括但不限于:
學術研究領域的期刊論文、預印本數據庫及開放獲取文獻
政府機構、國際組織的政策白皮書與統計數據
經認證的企業官網披露的年度報告、產品說明書等商業文件
主流新聞媒體發布的時效性資訊及深度報道
2、動態網絡信息采集系統
通過實時爬蟲技術獲取網絡公開內容,包括社交媒體平臺的公開貼文、論壇討論及專業博客的技術文章。為確保數據時效性,系統建立了動態更新機制,對突發事件和熱點話題可實現分鐘級信息同步,同時設置信息保鮮期算法,優先呈現 72 小時內更新的內容。
?納米AI搜索(360旗下網址?:www.n.cn)?
?信源數據包括:
公開數據庫(萬得wind、艾瑞咨詢、中國信通院等);
學術和研究機構資源(論文、知識庫);
教育平臺和課程資源、新聞媒體和行業報告。
納米搜索同樣有桌面端應用,有趣的是,相比元寶、Deepseek等桌面客戶端,納米搜索是唯一一個被火絨殺毒軟件給斃了的。
原因也還是,捆綁軟件安裝。
為這點事,周鴻祎又上了回熱搜,周開年贈送100輛車來漲粉,消防黃子韜,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用戶們發現參與抽獎的條件頗為繁瑣,需要在納米AI搜索App中完成簽到、搜索以及邀請好友等一系列任務,積累納米值來兌換獎券。
引發了廣泛的不滿,用戶們紛紛表示活動門檻過高,缺乏誠意。
?知乎直答(知乎:zhida.zhihu.com)?
信源來自知乎站內超過5億條問答、文章、專欄、圓桌討論等內容;
接入第三方權威機構提供的學術期刊論文(如CNKI)、行業白皮書(如艾瑞咨詢)、政府公開數據(如國家統計局)、企業年報等結構化數據,用于補充專業領域信息。
通過API對接主流新聞媒體、社交媒體熱點事件及政策動態。
有意思的是,知乎直答是打開網頁鏈接,必須得登陸賬號才能用Deepseek,不友好。
還有阿里的百寶箱,也要先登錄,后使用,我一直沒怎么用支付寶,所以實在就沒法體驗了。
以上,就是大部分普通人能用到的對話式問答AI搜索,使用Deepseek的體驗。
差異確實很大。
原因還是各大互聯網內容平臺的信息封閉。
各大平臺通過技術手段限制外部鏈接跳轉,例如微信無法直接打開淘寶或抖音鏈接,淘寶內容難以分享至社交平臺,形成“信息孤島”。
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小紅書等平臺通過構建私域流量池,限制內容傳播范圍,形成信息繭房。
這是結果,至于原因,封閉有利,平臺通過封閉策略鞏固用戶和流量優勢,在各自的自留地里隨意收割用戶。
中國互聯網企業長期依賴商業模式創新而非底層技術突破,導致技術生態走向封閉。
早期模仿國外產品后,缺乏開源共享精神,轉而通過封閉生態圈定用戶。
結果就是,現在各大平臺都引入了同一個Deepseek,相當于共用一個大腦,但因為各自原生家庭不同。
讀同樣一本書,輸出的答案的就不同。
智能了,好像又沒那么智能。
中文互聯網的有效信息,相對14億人來說,還是很少,所以無論是百度、微信、小紅書、抖音、b站、知乎,都很難找到確切的有效信源。
Deepseek不是神,他學到的也是來自于互聯網的信息。
給他吃什么,他就拉什么。
想起了Deepseek他爹梁文峰說過一段話: 我們希望更多人,哪怕一個小App都可以低成本去用上大模型,而不是技術只掌握在一部分人和公司手中,形成壟斷。 大廠的模型,可能會和他們的平臺或生態捆綁,而我們是完全自由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