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中國國防部的“早晚要來收了你們”,這句話給臺島內帶來的震撼可想而知。
加上最近美國和烏克蘭的一系列沖突表現,讓不少綠營支持者已經近乎絕望。
其中有人認為,如果“統一”行動開始,按照現在的軌跡美軍大概率會出兵,但只做兩件事情就會離開。
所謂的“美軍兩件事”指的到底是什么?這種猜測又是否具有合理性?
島內非常關注美國軍方對華態度,美國這屆政府剛組閣后不久,美防長海格塞斯就給出了中美軍事相處的原則:
美國絕對無意和中國發生沖突,也不意味著雙方的沖突無法避免。
由此美方申請延續拜登時期和中國建立的“護欄規則”,也就是避免發生摩擦。
加上特朗普的關鍵幕僚馬斯克已經提前撤出SpacxX公司在臺灣的子企業,各種跡象已經很明顯了。
即使如此,島內的“獨派”還在上躥下跳,不愿意面對事實。
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明確拒絕回答“美軍是否會出兵保衛臺海”這一關鍵問題,并表示“不想將自己擺在那種位置”。
這句話一出,讓很多對特朗普還有幻想并自我安慰的綠營政客心涼了半截。
不過要說真正的問題,還是在于特朗普近日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吃干抹凈”的姿態——
在白宮當著全球的面指責澤連斯基“沒有底牌就不該抵抗,讓美國代替談判停戰就行”。
特朗普的政策態度也暗示了島內“獨派”打算“倚美謀獨”野心的破滅。
只要籌碼足夠的前提下,美國賣掉哪個合作伙伴都是很輕易的事情。
更何況是原本就承諾在“一個中國”基礎上的臺灣省。
近日有島內人士根據美國的政策動向,發布了一篇“美國會來臺灣的兩大原因”的文章。
解讀了他們所認為的未來臺海沖突爆發時刻,美軍對臺灣的動向。
首先美國來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撤僑。
根據數據統計,目前有80多萬他國公民經常性居住在臺灣島,這其中美國公民的數量超過了1萬人,是一個不低的數字。
所以他們認為美軍干涉臺海沖突的最有可能原因并非是《與臺灣關系法》等,介入的首要理由很可能是“保護僑民”。
這樣一來臺當局就可以借助這些僑民來尋求拖延的機會,發起輿論攻勢尋求美國的介入。
即便是特朗普政府不想干涉,也會因為美國國內的政治輿論環境而沒得選擇。
但如此有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臺島能“拖”得足夠久,給輿論發酵和炒作迫使美國出兵的機會。
如果行動時間很短暫,等待結束之后撤僑即可。
也就是說我方的應對之策就是讓島內快速繳械失去抵抗力,或者賴清德當局的主要部門無法引導宣傳局勢,這一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不過也有說法質疑用美僑“綁架”美國出兵不切實際。
有俄烏沖突的例子在先,美國也沒有因為美籍人士滯留烏克蘭國內就去幫助澤連斯基。
島內人士認為美軍第二個“出兵臺海”的原因就是要炸毀臺積電,不讓中國大陸獲得這座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工廠。
臺積電的芯片生產能力已經非常夸張,僅是2024年一年就在美國投產部署了亞利桑那州4nm生產線,并且準備擴建第二個工廠。
此外臺積電還準備在臺灣臺南、新竹等地建立新的2nm、3nm先進制程代工廠及先進封裝廠,屆時將繼續強化他們的“壟斷地位”。
臺積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故此該文章觀點認為美國到時候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來臺,在保不住的情況下炸毀這座工廠。
盡管特朗普上臺前稱臺積電“奪走了很多美國人的飯碗”,對其很有意見,但相比較該工廠被大陸拿下,美方肯定不能容忍。
由此臺積電又被稱為牽絆島內政客的第二個希望,對此保持期待。
不過實際情況又要讓他們失望了。
2023年荷蘭方面曾向美國保證,如果有需要或者到“必要時刻”,荷蘭有能力直接遠程報廢掉臺積電的制造設備。
荷蘭是阿斯麥的母國,這也就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美國可以置身事外,不必親自去蹚這趟渾水。
所以島內寄希望于一個臺積電就讓美國出兵介入,還是太高看他們的籌碼了。
況且誰也不知道美方到時候是否會遠程發射導彈將臺積電炸毀,畢竟出兵代價很不劃算。
《外交事務》雜志在2月下旬發布的報告中也奉勸美國,別對臺灣的執念太強,這將會讓他們押注于一場無法取勝的戰爭。
該觀點也在警告特朗普政府,攪局臺灣得到的和失去的不成正比,干涉毫無意義。
目前來看特朗普政府還有四個關鍵點可能成為他們避免出兵的原因:
其一是特朗普以讓美國“再次偉大”為執政目標。
其重點在于振興美國制造業、創造就業機會以及提升社會福利水平,進行適得其反的出兵行動得不償失。
其二是中美實力差距原本就不大。
在西太平洋地區,遠離美國本土,后勤保障線過長,軍事資源調配成本高昂。
若要在此主導一場高強度作戰,美國恐怕有心無力。
其三是美國長期奉行“以臺制華”戰略。
其目的并非真正為了“保衛臺灣”,而是將臺灣作為制衡中國大陸的棋子。
為此斷送美國軍人的話,對內是無法交代的。
其四是最近發生的烏克蘭事件也讓美國和盟友越來越遠。
美國在國際上的盟友對于其卷入臺海沖突更加持謹慎態度,歐洲盟國普遍不愿因非核心利益與中國大陸發生正面沖突,所以幫助美國不會盡心竭力。
特朗普是個精明的商人,利益最大化才是他的追求。
參考資料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就臺灣、經貿、新冠疫情、印太等問題對中國進行指責,外交部回應》北京商報
《和評理|美國打“臺灣牌”害臺灣 “臺獨”路越走越窄》中國日報網
《美國人的反思比臺灣更快:可不能把國運押在臺灣》海峽導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