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中醫在中國有兩千多年的傳統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就已經基本形成。
但自清朝末年,現代醫學傳入中國后,中醫受到了諸多質疑。
隨便說幾個反對中醫的人物:孫中山、陳獨秀、魯迅、胡適、郭沫若、梁啟超……
陳寅恪甚至聲稱:“寧愿讓西醫治死,也不愿讓中醫看病。”
事實上,廢除中醫的主張一直沒有斷絕,甚至有兩次,中醫已經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
這兩次危機中,挽救中醫的人,一個是蔣介石,一個是毛澤東。
毛主席為什么要支持中醫呢?又對中醫做出了哪些改進?
一、中醫的兩次存亡危機
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達成共識,南京國民政府和武漢國民政府合并,史稱寧漢合流。
那時的汪精衛,可以說是出盡了風頭,自認是革新派的意見領袖。
很快,汪精衛選好了革新的下一個目標——中醫,并召開衛生部會議,做出“以四十年為期,逐步廢除中醫”的決定。
留學于日本大阪醫科大學的余云岫,成為此次廢除中醫的領軍人物,不僅在會議上不遺余力的出謀劃策,更是親自提出“舊醫(中醫)登記方案”,嚴格限制中醫的發展。
圖 | 余云岫
當時中醫有83萬人,全國90%的人,都需要依賴中醫看病,而西醫,全國僅有6000多人,且都集中在上海、南京這樣的大城市,許多小一點的市縣鄉村,甚至一名西醫都沒有,如此突然的限制中醫,無疑是完全忽視人民的生命健康。
因此,廢除中醫的提案,引起了軒然大波。
當時的蔣介石,面臨李宗仁、白崇禧、閻錫山等多地軍閥的挑戰,希望此事能盡快平息。
蔣介石對外宣稱:“我對中醫絕對擁護,我小時候有病都是請中醫看的,現在有時也服中藥。”
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國民政府頒發了“撤銷禁錮中國醫藥之法令”。
無論是迫于形勢,還是真心擁護,至少,廢除中醫的危機暫時消除了。
但以余云岫為代表的否定中醫的主張,卻被當時的主流社會所接受,此后,西醫得到了大力發展,中醫卻開始不同程度的受限。
在新中國成立后,中醫又一次面臨危機,這次,余云岫再次粉墨登場。
1950年,中央衛生部召開了第一次衛生行政工作會議,余云岫受邀參加會議,再次提出廢除中醫的理論,稱中醫是封建遺毒,既然封建社會結束了,中醫也應隨之消失。
衛生部副部長王斌和賀成,對余云岫的這一說法表示贊成,頓時廢除中醫的呼聲大漲,因為兩位副部長都是醫學科班出身,在戰爭年代長期奮戰于醫療第一戰線,多次救治黨內高級干部,在醫學界極具話語權。
兩人的表態,無疑讓中醫再次立于風口浪尖。
一時間,輕視甚至排斥中醫的現象層出不窮,“中醫沒有科學依據”、“中醫是開歷史倒車”的言論甚囂塵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醫政策的制定。
比如對中醫的從醫資格進行審查,只有通過考試才能繼續行醫,但考試的內容,又多是西醫方面的,導致當時許多中醫被淘汰,只能歇業或者轉行。
1953年,時任國家文委副主任錢俊瑞,發現了衛生部對中醫的苛責對待,認為這種做法有點過火,隨后上報中央。
毛主席聞聽此事,非常生氣,他認為看不起中醫是一種崇洋媚外的思想作風:“對新來的外國東西重視了,對自己本國的東西倒輕視了,看不起本國的東西,看不起中醫,這種思想作風是很壞、很惡劣的,是奴才式的資產階級思想!”
隨后,在聽取賀誠的工作匯報時,毛主席明確提出了中西醫結合的觀點:
中醫是一大筆遺產,必須批判地接受,把其積極的一面吸收過來加以發揮,使它科學化;另一面,對不合理的要研究批判,西醫也有不合理的部分,不合理的也要批判,中西醫要團結,互相看不起是不好的。
但衛生部并沒有足夠重視毛主席的意見,中醫的處境也沒有得到改善,由于衛生部的玩忽職守,衛生部部長李德全(馮玉祥夫人)、副部長王斌、賀成被撤職。
1954年,劉少奇正式提出恢復中醫,并做出多項有力舉措,比如成立中醫研究院、擴大中醫院等。截至1958年,全國新增300多家中醫院,并且各級衛生行政機關,相繼設立中醫機構,中醫的地位得到了極大提高。
圖 | 毛主席和著名中醫施今墨
在毛主席的指導思想下,中醫再次脫離險境,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國家的重視。
毛主席為什么如此重視中醫呢?
要說起毛主席和中醫的結緣,最早可追溯到1913年。
二、毛主席的中醫情結
1912年,北洋政府頒布了《壬子癸丑學制》,斷然否決中醫的價值,教育總長汪大燮決意廢除中醫,這事在當時也是轟動一時,毛澤東正值19歲,身為進步學生,毛澤東對此事自然有所觸發,在經過一番研究后,在《講堂錄》筆記中寫道:
“醫道中西,各有所長。中言氣脈,西言實驗。然言氣脈者,理太微妙,常人難識,故常失之虛。言實驗者,求專質而氣則離矣,故常失其本,則二者又各有所偏矣。”
毛澤東并不像其他人那般,只是簡單的憑經驗來論斷,而是堅信實踐出真知,在經過調研后,毛澤東發現,中醫盡管有許多理論很虛無,但確實有實際的療效,不應該一味的全盤否定。
正因為毛主席的親身調研,所以他對中醫并不排斥。
在井岡山時期,條件艱苦,官員受傷、生病時有發生,紅軍醫院里大多是西醫,面對國民黨的封鎖,經常出現缺醫少藥的緊急情況,鑒于實際情況,毛主席鼓勵發揮出中醫的作用,封鎖得了西藥,還能封鎖山上的草藥嗎?
最困難時期,紅軍醫院一度收治了263名傷員,全部采用中醫草藥的手段治療康復,幾株不起眼的草藥,挽救的可能就是一個戰士的性命!
圖 | 延安時期毛澤東、周恩來等人
在長征到達延安后,毛主席患了風濕性關節炎,冬天發作起來,連胳膊都痛的抬不起來,衛生員也給毛主席開了不少西藥,但是效果都不顯著。
偶然的一次機會,陜北著名中醫李鼎銘,得知毛主席患了關節炎,久治不愈,專程趕來楊家嶺,要給毛主席義務看病。
把脈后,李鼎銘開了個方子,很有底氣的說:“主席,我給你開四服中藥,吃完您的胳膊就能自由了!”
毛主席身邊的醫生都不太相信,但別人也是好心來給主席看病,不好說的太直接,就委婉的勸毛主席:“這個方子里面有生川烏,您的身體目前不適宜服用。”
毛主席不太在意:“總歸要先試試嘛,不試一試怎么知道效果呢?”
幾服中藥吃完,果然疼痛大消,毛主席再一次親身體驗了中醫的神奇。
1948年,淮海戰役前,毛主席召見粟裕,希望他能參與指揮作戰,恰逢粟裕那幾天得病了,只好推辭:“主席,你是了解我的,我這肚子要疼起來了實在撐不住,萬一延誤戰機就不好了。”
毛主席也是早有準備:“你的病我了解,我找了個老中醫,把你的藥都配好嘍!”隨即拿出幾服中藥,粟裕見毛主席如此關心,便一邊作戰,一邊服藥,等淮海戰役打完了,病也好的差不多了。
圖 | 粟裕為山西中藥廠親筆題詞
毛主席相信中醫,但也并不盲從,在1954年,毛主席再次提到對中醫的看法,毛主席主張中西醫要團結,要互相學習,這樣就可以爭鳴互補,對于中醫,既不能看不起,也不能強調得太夸大。
毛主席一直重視中醫,僅僅是因為自己體驗過中醫的效果嗎?或者是為了更好的發揚傳統文化嗎?
事實上,遠不止此,毛主席曾說過:“團結中醫的目的,是為了發展中國醫藥科學。首先要弄清楚,這不僅是為了中國的問題,同時是為了世界……中醫問題,關系到幾億勞動人民防治疾病的問題。”
毛主席重視中醫的深層考慮,依然是著力于廣大農村看不起病的勞動人民,毛主席想讓西醫為我所用,進而造福于四萬萬七千萬農民。
“對待中醫的問題,實際上是關系四萬萬七千萬農民的疾病醫療問題”
在大政為民的思想帶領下,赤腳醫生應運而生。
圖 | 毛主席視察四川農村衛生醫療工作
三、赤腳醫生與中西醫結合
在對待中醫問題時,衛生部犯過紕漏,瞧不起中醫,毛主席為此批判過衛生部,甚至放話,如果衛生部沒人愿意研究中醫,那他自己當衛生部長,自己去研究。
而在中醫事件過去之后,衛生部再次出現工作問題。
1965年6月26日,衛生部部長錢信忠向毛澤東匯報工作,毛主席得知,全國有140多萬名衛生技術人員,但只有13萬在農村。
毛主席罕見的發怒了:“衛生部的工作,只給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五服務,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還是老爺。廣大農民得不到醫療,一無醫,二無藥。衛生部不是人民的衛生部,改成老爺衛生部好了。”
隨即,衛生部響應毛主席號召,決定將醫療重點放到農村。
截至1975年,全國衛生經費的65%被用于農村,農村合作醫療全面開花,赤腳醫生隊伍迅速壯大,一度多達150萬名。
所謂赤腳醫生,泛指農村醫療人員,在當時,很大一部分赤腳醫生都是略有文化的農民,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業培訓后,回鄉給村民們看病,他們并非正式的醫生,也沒有固定的編制,閑時也要務工務農,很多時候,正在下田耕地,這些人就趕緊拿起小藥箱,甚至赤腳跑去人家里看病,赤腳醫生由此得名。
赤腳醫生,堪稱是世界醫療的奇跡,以極低的成本,做出了極大的成效,初步解決了中國數億農民看病難的問題,為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絕佳的范本。
世界衛生組織曾專門派人到中國農村實地考察,將以赤腳醫生為主的中國農村合作醫療體制,稱為“發展中國家解決衛生經費的唯一典范”,并稱贊毛澤東時代的中國醫療模式是“低收入國家舉世無雙的成就”。
當時國家為了提高赤腳醫生的醫療水平,曾組織上海中醫學院、浙江中醫學院等單位,集體編著一本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內容豐富的《赤腳醫生手冊》。
作為赤腳醫生的培訓教材,《赤腳醫生手冊》曾風靡一時,幾乎每個赤腳醫生人手必備。
而《赤腳醫生手冊》便貫徹了毛主席中西醫結合的思想,在書中,中醫、針灸被大量應用。
內容涵蓋了中醫的望聞問切、草藥采集、中藥制作、針灸針法等等。
針對大多數病癥,都會給出針灸、中藥、西藥三種治療方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此書評價極高,認為至少挽救了上億人的生命,更是將其翻譯成50多種語言,推廣到一百多個國家。
團結中醫的目的,是為了發展中國醫藥科學。首先要弄清楚,這不僅是為了中國的問題,同時是為了世界。 ——毛澤東
毛主席再一次用事實,證明了他的高瞻遠矚。
不得不感嘆一句,偉人千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