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煙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因未有效履行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進行審查登記等義務,被煙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警告、罰沒總額56452.09元。
來源:煙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60家餐飲商家資質審查“缺位”
“校生活”外賣平臺領罰單
根據煙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山東煙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對60家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未有效履行食品經營許可證審查登記義務,未建立并執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審查登記、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制止及報告、嚴重違法行為平臺服務停止、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等制度,未設置專門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未配備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未在主頁面公示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經營許可證,未在網上公示餐飲服務提供者的名稱、地址、量化分級真實信息,未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經營行為進行抽查和監測。當事人對審核不到位的60家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收取平臺跑腿費共6452.09元。
公開資料顯示,山東煙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從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主的企業,企業注冊資本500萬元人民幣。公司旗下運營著“校生活”“i生活”“i魯東”等多個平臺,業務覆蓋省內煙臺大學、山東工商學院、煙臺理工學院、青島大學等多所高校。
2013年,平臺創始人劉建坤考入煙臺大學文經學院文法系文秘專業。2014年,劉建坤初創建校園自媒體平臺“i文經”微信平臺,為師生提供服務。2015年,他與文經餐廳合作創立校園配送品牌“網上餐廳”。 2016年網上餐廳走出文經校園,更名為“i生活”服務平臺。
校生活配送的外賣
據悉,校生活的使用流程是學生在平臺下單后,商家接單后依據訂單需求制作餐食。餐食制作完成后,配送員會及時前往餐廳窗口取餐,隨后將餐品送達學校宿舍外指定的外賣柜處。送達后,配送員會通過電話提醒學生前來取餐,確保學生能夠在第一時間拿到訂購的餐食。
校生活配送員在窗口取餐
近年來,校園外賣市場繁榮,訂單量持續增長,覆蓋高校范圍不斷擴大,但繁榮背后也存在食品安全隱患。記者圍繞 “校生活” 小程序在相關高校的使用情況展開深入走訪調查。經了解,因 “校生活” 有學校的背書,大部分學生在點餐時,并不會特意去查看點餐頁面上諸如商戶經營資質、衛生評級等關鍵信息。在交流使用體驗時,部分學生反映該平臺存在配送不及時的問題,會導致餐食送達時間大幅延遲,影響正常的用餐安排 。
校生活位于大學校園內的外賣柜
校生活方面表示,平臺所有餐品均來自學校官方食堂,拒絕校外商戶。從采購到烹飪,全程可追溯,食堂后廚定期消殺,衛生評級公開。配送環節每份餐品都貼有食安封口貼,一餐一封口,封口貼破損可拒收。所有餐食均投保食品安全責任險,最高賠付百萬元,出現問題保險即刻響應,平臺協助快速理賠。配送過程中使用恒溫配送箱,讓餐品全程60℃以上保溫或4℃以下冷藏。配送員100%持健康證,每日測溫消毒,采用無接觸配送,保證30分鐘送達。
但記者就其被煙臺市市監局處罰問題聯系到平臺工作人員,對方回應稱自己并不負責該項業務,對處罰詳情并不知情。
多部門聯合通知
聚焦校園食品安全監管
3月13日,為進一步理清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建立健全協同監管機制,強化全鏈條監管合力,堅決守牢食品安全底線,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明確規定,完善校園食品安全協同管理機制。教育部門要會同農業農村、市場監管部門建立健全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全過程管理制度。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學校食品安全相關工作的統籌管理和指導,完善學校食堂大宗食材供應商資質評審制度,建立供應商不良記錄清單,推動優質安全食材進入學校食堂。推動學校食堂大宗食材集中招標采購,建立采購數字化平臺,規范食材采購、供應、驗收、結算等流程。教育部門要指導中小學校園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高效規范運行,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及時辦理反饋或直送的問題。市場監管部門要嚴格承包經營、食材供應、供餐等經營主體準入許可,依法查處涉及學校食品安全的違法行為。
校園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今年1月,國務院食安辦聯合教育部、公安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聚焦校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管理責任和現代化治理水平,部署各地進一步健全校園食品安全全鏈條防控風險的制度機制,強化校園食品安全保障。
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9月20日,山東省通信管理局發布的關于App侵害用戶權益問題的通報顯示,有22款存在問題并被該局通知限期整改的App未按要求在限期內完成整改,其中包括山東煙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校生活。該應用程序的問題有違規收集個人信息,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App頻繁自啟動和關聯啟動。
來源:山東省通信管理局
通報要求,2024年9月27日前,22款App開發運營者務必完成整改,否則將面臨下架、關停、行政處罰等措施。目前,華為應用市場已搜索不到校生活APP。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記者 蘇桐 實習生 丁潤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