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3月28日“中國人民大學”微信公眾號
黨委宣傳部新媒體中心
「聚焦」出品
南海之濱
“博鰲時間”再次開啟
博鰲亞洲論壇
2025年年會
備受世界矚目
本屆論壇年會以
“在世界變局中共創亞洲未來”
為主題
新的“博鰲共識”在這里凝聚
更多“博鰲方案”從這里啟航
2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共迎全球挑戰 共建亞洲家園》的主旨演講。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斯洛文尼亞前總統、通州·全球發展論壇理事長圖爾克,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國家一級教授、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原副校長、人口與健康學院院長杜鵬,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王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義桅等參加論壇,積極回應時代之題,《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日報》、中國新聞社等主流媒體對他們的觀點紛紛予以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博鰲論壇上的人大聲音
林尚立:讓各種文明
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對話
林尚立參加“加強文明對話,促進理解信任”分論壇,分享推動開創世界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的思考。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聯合國主管政策事務副秘書長蓋?萊德,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馬輝,第73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厄瓜多爾前外長、防長瑪麗亞·費爾南達·埃斯皮諾薩·加塞斯,意大利常駐聯合國代表毛里齊奧·馬薩里,中國國家大劇院院長、世界劇院聯盟主席王寧,國際儒聯副會長、德國哥廷根大學東亞文學與文化榮休教授、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施寒微等同場交流。
“世界大變局之下,人類需要重新認識自己、構建秩序、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在不同文明間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對話。”林尚立認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高屋建瓴,為共同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塑造人類文明對話和相互理解的新時代?!?/p>
林尚立認為,要以文明對話增進互信,通過學術交流、文化互鑒、青年交往等方式,夯實合作的價值觀基礎。要以創新協同應對挑戰,加強科技創新合作,激活發展的內生動力。要以開放包容重塑秩序,提升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話語權,維護多邊主義的核心地位。
林尚立表示,教育是增進國際理解、推動文明交流的基本途徑,高校是傳承人類文明、融通中外文化、增進文明互鑒的重要紐帶。如今,中國的大學正面臨著革命性的重塑,大學迫切地要把各種各樣的文明和文化、智慧融到學生的心靈當中。過去是知識的時代,未來是智慧的時代,智慧時代最大的源泉來自于不同的文明,對不同文明的理解、對不同文明的吸收,是如今大學的生存之道和發展之道。
圖爾克:在全球變局中重建國際信任
強化《國際法》與多邊合作機制
圖爾克參加“高端對話:聯合國未來峰會之后的全球治理”“高端對話:在世界大變局中重建信任” 和“加快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 下一步行動”分論壇并發言。他表示,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局勢下,重建信任既至關重要,也極具挑戰。
圖爾克表示,單極世界已經結束,“一個國家主導整個世界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中國始終支持聯合國的統一框架,這對于促進全球信任建設至關重要。在回應“如何維護《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的權威”時,圖爾克表示,《國際法》正在面臨削弱的風險。放棄《國際法》會帶來大量的負面后果,《國際法》的重要性應成為共識。
針對當前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人工智能帶來的不穩定因素,圖爾克表示,應建立對人工智能“負責任使用”的國際機制。國際社會應通過具體舉措推動法律和技術的健康發展,在全球變局中重建信任,推動實現真正的戰略穩定。
吳曉求: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
只會越開越大
吳曉求主持“高端對話:中國改革與經濟前瞻”并在“構建開放世界經濟:挑戰與出路”分論壇上發言。他表示:“未來改革和政策調整的重點在于讓消費者、投資者、企業家、外資等市場主體對中國經濟的現在和未來充滿信心?!?/p>
吳曉求認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是高水平開放的新探索。2025年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未來,無論是海南的國際自由貿易港還是內地的經濟,開放仍然是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strong>
針對中國經濟未來如何發展,吳曉求表示,以良好社會保障體系解除消費約束,需要很長過程。目前,中國經濟面臨消費需求、人口老齡化等方面的問題,未來如何在防范債務風險的同時保證經濟的穩定增長,需要政策的高度協調。如何用有效的政策,促使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在內的企業主體有信心能夠讓資本留下來,也是未來改革的重要任務。
吳曉求表示,“無論對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還是對全球經濟的增長,高關稅都不利于經濟發展,會影響資本、貨物、人才、科技的流動?!敝袊鲝堎Q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經濟全球化,只有遵守基于各國的自然稟賦和比較優勢形成的國際貿易秩序,才能更好地促進全球經濟增長。
杜鵬:人口老齡化是打造亞洲命運共同體
必然面對、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
杜鵬在“加強區域交流與合作,攜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分論壇主持圓桌討論環節時表示,亞洲地區集聚了經濟社會及人口老齡化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和地區,打造老齡化時代的亞洲命運共同體,需要推進各國分享互鑒老齡政策及實踐,深入探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新思路新舉措。具體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是深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對接,完善常態化溝通機制。亞洲各國應當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將人口老齡化的挑戰轉化為推動亞洲各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福祉改善的積極力量。
二是從國際、國別、國內層面綜合發力,形成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多主體合力。在國際層面,應著力構建國際政府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伙伴關系,協調各國綜合應對老齡問題;在國別層面,要加強真誠對話、互學互鑒、合作共贏;在國家內部,要推進“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不斷提升老齡問題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三是暢通各種“硬聯通”和“軟聯通”,攜手挖掘銀發經濟紅利。亞洲各國應當積極推動亞洲銀發經濟一體化進程,讓更多亞洲老年人共享銀發經濟發展成果。中國銀發經濟的快速增長,將為亞洲各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機會,必將為亞洲和全球經濟的增長提供強大推動力。
王文:在變局的漩渦中聽見亞洲的“心跳”
王文主持,并在。他表示,今年博鰲亞洲論壇的主題“在世界變局中共創亞洲未來”充分反映了全球政商學界對全球政治經濟格局變革的關切。盡管政治風險、全球經濟復蘇乏力與科技革命沖擊等議題引發普遍焦慮,但商界領袖們“拒絕躺平、繼續前行”的宣言,仍展現出企業家們破局而生的韌性,折射出其對中國經濟的堅定信心。“博鰲就像一個壓力轉換器,將焦慮轉化為解題的動能”,王文說。
在王文看來,地理上的亞洲與文化認同的亞洲存在巨大鴻溝,博鰲亞洲論壇正是致力于通過思想交流彌合這種分裂?!斑@是唯一以‘亞洲’命名、持續為亞洲認同發聲的國際平臺?!彼詳祿糇C——論壇推動的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已催生大量區域合作項目,許多企業家在此達成跨國合作協議。王文認為,亞洲開放文化的形成,正在改寫“亞洲復雜性”的敘事邏輯,博鰲亞洲論壇傳遞的集體智慧,也賦予了亞洲國家更成熟的博弈策略。
作為近年來論壇的新焦點,“全球南方”議題的發展令王文倍感振奮。他列舉了三個積極信號:中印關系緩和、中日韓出現合作回暖跡象、中國經濟復蘇帶動新興市場發展。數據顯示,新興市場國家貢獻了全球高達80%的經濟增長?!叭蚰戏降募w覺醒不是口號,而是正在重構經濟版圖的現實?!蓖跷目偨Y道。
王義桅:整合亞洲經貿合作機制
釋放區域大市場紅利
王義桅在CCTV4《中國新聞》博鰲向未來節目接受采訪時表示,針對亞洲國家如何協調合作、推動區域自由貿易發展與亞洲經濟復蘇的問題,博鰲亞洲論壇對經濟全球化有著重要貢獻,可用“亞洲力量”“亞洲方案”“亞洲智慧”三個關鍵詞概括:
亞洲力量。從規模來看,亞洲經濟總量在世界經濟中占據近半壁江山。從增長角度來看,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三分之一,印度等其他亞洲經濟體同樣表現出色。在質量層面,亞洲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持續提升,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綠色貿易以及中間品貿易等新型貿易形式十分活躍,為增強全球供應鏈的韌性與活力貢獻了亞洲力量。
亞洲方案。亞洲在區域經濟合作機制方面成果豐碩,為全球經濟發展貢獻了重要方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簽署,標志著當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此外,中國正積極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這些機制化建設既彰顯了亞洲推動區域經濟合作的引領作用,也為世界經濟合作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范例。
亞洲智慧。亞洲在化解沖突與分歧、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冷戰結束后,亞洲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而是積極靈活采用多種方法妥善處理地區矛盾問題,促進了亞洲的和平與繁榮,這是亞洲智慧對世界的重要貢獻。
立時代之潮頭,發思想之先聲
國際舞臺上
人大人始終
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
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學術己任
以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
中國之理為思想追求
積極傳播
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
山青海碧,日暖風輕
人大聲音愈發響亮
為持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創亞洲和世界更美好未來
貢獻更多人大智慧、人大方案
重要!重要!重要!
微信改版打亂發布時間
常有讀者朋友錯過文章更新
大家可以將“人大重陽”設為星標
點擊上方的公眾號卡片
再點右上角三個點
就能看到“設為星標”
保持聯系,一起前行
// 人大重陽
RDCY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陽投資向中國人民大學捐贈并設立教育基金運營的主要資助項目。
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聘請了全球數十位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為高級研究員,旨在關注現實、建言國家、服務人民。目前,人大重陽下設7個部門、運營管理4個中心(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來,人大重陽在金融發展、全球治理、大國關系、宏觀政策等研究領域在國內外均具有較高認可度。
別忘了“點贊”+“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