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就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拜登政府在俄烏沖突期間埋下的雷,讓特朗普忙的是焦頭爛額,還是無法促成雙方和談。曾經揚言要在24小時解決俄烏沖突,成了最大的笑話。
近日,《紐約時報》實錘,直接把五角大樓老底掀了個底朝天,原來在俄烏戰場上,被炸得灰頭土臉的俄軍天天念叨的"神秘力量",果然是美國在暗中操控。
早在2022年,美國情報部門20名情報精英組成的"龍特遣隊"便直插烏克蘭前線,德國威斯巴登軍事基地里,每天清晨都有上百個北約的軍官盯著衛星照片和電子信號。
如果沒有美軍的情報,烏克蘭根本不可能清楚的知道俄軍彈藥庫的精確坐標。
五角大樓嘴上說著"不直接參戰",但是暗地里,烏軍的海馬斯每次發射之前,都得華盛頓點頭。去年曝光的機密文件顯示,北約在烏克蘭前線安插了150多名軍事顧問,從作戰地圖繪制到無人機操控,全鏈條包圓了。
最讓普京扎心的,是曾經曝出的"月球冰雹行動"。美國海軍情報局親自下場,給克里米亞半島的烏軍出謀劃策。短短幾個月,俄軍S-400防空系統、基洛級潛艇這些看家寶貝接連報廢,黑海艦隊愣是被無人艇逼成了"近岸海軍"。要說殺人不見血,CIA這手玩得真是爐火純青。
面對北約的信息化降維打擊,俄軍也不是吃素的。
最近放出的戰報顯示,170名烏軍特種兵和西方雇傭軍被一鍋端,這擺明了是沖著情報節點去的。俄軍現在學精了,重點盯著烏軍的軍用機場、無人機工廠、通訊樞紐打。
俄羅斯現在玩的是"資源換時間"的賭局。烏東四州地下埋著價值十萬億美元的礦產,搶下來夠吃幾代人。
要說最尷尬的,還得數歐洲那些國家。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的數據看著挺唬人:200萬大軍、6700輛坦克、2300架戰機。但是北約二十多個國家都是各懷鬼胎,不想被美國邊緣化,但又不得不依附于美國,到現在還為增加軍費預算這事扯皮呢。
普京不再完全信任美國是絕對的,而且俄軍在戰場上占盡了優勢,更沒有要停火,放棄“到嘴的鴨子”的道理。
31日,《參考消息》援引德媒爆料,普京在內部會議上放出狠話:談判過程很漫長,而且不確保能取得成果,所以俄羅斯已經做好了準備,就算再打100年,俄羅斯也奉陪到底!
普京的底氣從何而來?看看數據就明白了:俄羅斯經濟在戰時狀態下竟逆勢上揚,2024年GDP突破200萬億盧布,增速達4.1%,遠超歐美預期。
更關鍵的是,通過能源"向東轉"戰略,俄羅斯對華能源出口暴增60%,亞洲市場完全接住了西方的制裁大招。
現在莫斯科街頭的超市里,中國產日用商品占據四成貨架,老百姓日子過得比開戰前還滋潤。難怪俄社會調查顯示,支持特別軍事行動的民意始終穩定在75%以上。
反觀烏克蘭和歐洲這邊,情況就慘多了。
歐盟統計顯示,光德國就為援烏掏空了價值300億歐元的武器庫存,法國陸軍坦克保有量降到冷戰以來最低水平。最諷刺的是,烏克蘭去年GDP暴跌29%,近千萬人口外逃,現在全靠美歐每月50億美元的輸血續命。
而最戲劇性的轉折出現在大西洋彼岸。
特朗普最近接受NBC采訪時突然"變臉",公開表示對普京"非常生氣"。這位曾經盛贊普京"天才"的前總統,現在威脅要對俄石油加征"二級關稅"。
怎么突然又翻臉了呢?原因是普京前幾天提議讓烏克蘭進行選舉,把澤連斯基換掉,然后讓烏克蘭新政府和俄羅斯進行談判。
所以特朗普憤怒了,認為普京沒有和談的心思。
在對普京發完火之后,特朗普又平等的朝澤連斯基“開火”了:他警告澤連斯基,如果要是敢撕毀礦產協議,那就等著瞧吧!特朗普還特別強調一點!烏克蘭不會成為北約成員國。
澤連斯基態度反反復復也很正常,畢竟美國的協議就是“霸王條款”,一旦烏克蘭簽署,那么烏克蘭全國所有礦產收益都將打進美國控制的聯合基金,不僅如此,烏克蘭每年還要為此支付4%的利息。這簡直是把烏克蘭變成殖民地!
就在這劍拔弩張的節骨眼上,中國外長王毅的專機降落在莫斯科。外界最關心的當然是中方會不會當和事佬調停俄烏沖突。
其實中國早就亮明態度:中國始終致力于勸和促談,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這次中俄外長會晤,中俄也會就黑海糧食通道、能源設施保護這些具體問題交換意見。
但中國能提供的是一個徹底解決沖突的思路和方案,中國會為推動停火而努力,但俄烏沖突是否會按下結束鍵,決定權還是在俄烏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