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無欲無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望,至于所謂的“清心寡欲”,更多是一種無法心想事成之后的無奈和逃避。
一定要正視自己,沒有自知之明的人就難有好的命運,而認識自己就需要從看清楚心中的欲望開始。
但這個世界太過于喧囂了,有人告訴你要“自我反省”,有人告訴你要“我行我素”,表面看起來都有道理,都有例證。過了很久之后你會發現,你只能是成為你應該成為的人。
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壞的?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如果是以別人的答案為答案,那你就算跟別人一樣,那最后還是落得個“意難平”的下場。時不再來,后悔莫及是最慘痛的代價。
如何得到想要的東西?十年苦思一朝頓悟:最好的辦法藏在一句話里
對于這個問題老方曾想了十多年。一開始是身邊的人對老方說“這是好的,那是對的”,我應該這么想、那么做,不然的話就是不聰明,會讓他們不開心。
而在我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吃了很多的苦頭之后,才發現別人是錯的:他們其實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在這個世界上,能夠明白自己心中所欲且能有意識、有方向前進的人,并不多。
只有你知道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你才有可能得到,否則就是跟大街上的人一樣隨波逐流,為物欲所迷,身不由己,一輩子自欺欺人還以為自己什么都好。
我不知道你真正想要什么,天生我材必有用,你需要捫心自問才行。但我可以告訴你如何得到你想要的東西,這是我經過十多年的苦思才想明白的真理。大道至簡,真理也就一句話: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一朝頓悟,豁然開朗。
普通人的最大錯誤就是:緣木求魚,本末倒置!
上面那句話出自三國劉備的遺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劉備在此句后面還有一句“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可以說,他畢生的成功經驗都濃縮在其中了。
原來我看劉備所說跟“雞湯”差不多,誰不知道為善去惡呢,道德修養又有什么用?特別是在見識到世俗、社會中很多小人得意、壞人張狂而好人吃虧的事情后,更是不以為然。
良言既不能當飯吃也不能當錢花,隨便聽聽就罷了,不能當真。但在我人到中年,經歷過很多人和事后才發現劉備說得對,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平常想要有錢有名有地位,世上的好東西很多啊,名利權情,福祿壽禧財,人人都喜歡,看到別人有的時候就覺得自己也要有,于是認為應該努力,向什么妙招,走什么捷徑,使什么巧勁,并以此為聰明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