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近年來,我國低空經濟快速發展,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達1.5萬億元。作為新興產業,低空經濟尚處于起步階段。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本期邀請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安全是低空經濟生命線
低空經濟發展情況如何?為何強調推動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
朱克力【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國空科技(中國)低空經濟研究院院長】:低空經濟是以低空飛行活動為核心,以無人駕駛飛行、低空智聯網等技術組成的新質生產力與空域、市場等要素相互作用,來帶動低空基礎設施、低空飛行器制造、低空運營服務和低空飛行保障等領域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
低空經濟具有科技含量高、創新要素集中、產業鏈條長、使用主體多元、輻射范圍廣等特點。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低空經濟成為全球科技競爭新賽道,蘊含著巨大的經濟潛力和創新活力,受到世界各國廣泛關注,各主要經濟體積極布局,搶占發展先機。
美國在通用航空、無人機運輸、城市空中交通等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擁有超5000個通用航空機場,在冊航空器數量穩定保持在20萬架以上,飛行員數量突破80萬人,對GDP的貢獻率超0.5%;擁有強大的科研實力,政府和企業每年投入大量資金開展技術研發,眾多高校和科研機構為技術創新提供支持;在產業應用方面,多數城市已開展通用航空旅游業務,超5000架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參與其中。
日本明確2025年和2030年發展目標,包括啟動先進空中交通服務、實現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空中出租車和重型貨運無人機業務的全面商業化。本田、豐田等企業積極參與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研發。在應用場景拓展上,日本不僅在石油海上平臺飛行、港口直升機引航等工業領域開展廣泛應用,還在觀光娛樂、醫療救護、山區搜救等民生領域進行積極探索。
歐盟著力豐富應用場景。圍繞機場運營、空中交通服務、空中交通管理和航空基礎設施四大領域進行布局。德國聚焦工業和物流應用,通過嚴格的空中管制法律引導,鼓勵相關公司開發空中出租車、載人飛行器等產品。歐盟還通過“地平線2020”和“地平線歐洲”兩期計劃,孵化出多個城市空中交通項目和企業,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我國低空經濟也快速崛起。中央出臺系列政策舉措支持低空經濟發展。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將“低空經濟”寫入國家規劃,標志著低空經濟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2024年、2025年連續兩年將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近年來,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加快增長。據中國民航局數據,2024年我國全年新增通航企業145家、通用機場26個,頒發無人駕駛航空器型號合格證6個、新增實名登記無人機110.3萬架,無人機運營單位總數超2萬家。
各地因地制宜發展低空經濟取得顯著成效。在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作為低空經濟發展先行城市,圍繞引培低空經濟鏈上企業、鼓勵技術創新、擴大低空飛行應用場景、完善產業配套環境等方面推出系列舉措。截至2024年11月底,深圳低空經濟領域鏈上企業超1700家,產值規模突破900億元。在長三角地區,蘇州提出力爭到2026年打造成為全國低空經濟示范區,吸引眾多低空經濟企業和科研機構入駐,正形成集研發、制造、運營、服務于一體的產業生態。在成渝地區,成都積極推進低空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低空空域管理專業化水平,發展“低空+文旅”“低空+物流”“低空+交通”“低空+應急”等場景,加快建設西部低空經濟中心。
對于低空經濟而言,安全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安全是低空經濟的生命線,低空飛行活動涉及航空器安全、空域安全以及地面人員和財產安全等多方面,需完善政策法規體系,明確低空飛行規則和標準,加強安全監管,建立健全安全保障體系。同時還應看到,低空應用場景復雜、涉及部門和領域多,需各方形成合力。在技術創新方面,要加大對航空技術、信息技術等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突破技術瓶頸,提高低空飛行器的性能和安全性。在產業協同方面,要促進低空飛行器制造、運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各環節融通發展,形成完整產業鏈條。在市場培育方面,要持續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激發市場需求,提升整體市場競爭力。這些環節都離不開專業人才的培養與支撐。
低空經濟具有較強的數字經濟屬性,既是數字經濟生態發展的新領域,也是數據要素賦能實體經濟的新實踐。未來一個時期,推動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需依托人工智能、5G通信等數智新技術,為飛行控制、空域管理與運營調度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支持。在此基礎上,一方面要拓展數字新空間,借助數字孿生技術,構建與實體空域相對應的虛擬空間,實現對低空飛行全方位實時監測與模擬推演;另一方面要開發數據新資產,飛行數據、運營數據等的價值在未來有望被深度挖掘,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生產要素。促進低空經濟與數智技術深度融合,加快實體空域與數字空間互融共生,推動產業鏈與數據鏈雙鏈協同建設,釋放低空經濟發展活力與更大潛能。
實現低空空域安全高效利用
我國推動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取得哪些進展?成效如何?
王楊堃(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運輸所交通運輸技術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推動低空經濟發展,安全是基本前提,空域是關鍵資源。在空域中,有類似于地面交通的運行網絡,地面交通有車道、紅綠燈和交警,空域則有航線、通信導航、監管指令??沼虻氖褂煤凸芾硇枰裱囟ㄒ巹t,以確保飛行安全和效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提出,在劃分空域上,應當兼顧民用航空和國防安全、低空經濟發展需要以及公眾利益,使空域得到合理、充分、有效利用。這不僅表明國家將合理釋放更多空域資源用于發展低空經濟,也意味著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將有更加堅實的法律保障,低空經濟的安全性和效率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推動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低空經濟迎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
一是空域管理體制改革進程加快,帶來更多政策紅利。特別是《草案》的審議,為推動空域管理體制改革釋放了更加積極的信號,有助于更好推動軍地民三方在空域劃設、流程審批、運行管理、安全防控等方面形成精準的協同效應,也有助于穩定行業發展預期,促進標準化、規范化治理。目前,空域管理體制改革迎來許多新突破。例如,中央空管委擬將600米以下適飛空域的管理權限交給6個開展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試點城市的地方政府,民航局、空管局也在重點推進300米以下和120米以下空域規劃使用工作,深圳市力爭于2025年實現全市120米以下適飛空域開放面積占比突破75%。此外,在低空經濟標準化建設方面,全國低空經濟企業參與起草的標準數量已突破1.3萬條。
二是低空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迅速,促進了低空智聯網布局建設。實現低空空域的安全高效利用,需加快補齊信息基礎設施短板,低空智聯網成為首要方向,這將帶動通信、感知、導航、監視、算力、服務等領域相關產業快速發展。例如,依托無人機自主飛行、5G-A等新一代移動通信、低軌衛星通信等技術的推廣應用,通感融合、空天地一體的低空通信網絡將加速實施規?;季纸ㄔO。目前,國內已有330余個城市啟動5G-A網絡部署,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基礎電信運營商已形成較為系統的低空智聯網建設方案,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已在10余個城市開展高速率低空通信試驗,計劃2025年完成300個城市載波聚合部署。此外,大規模、高密度、高復雜度的空域管理離不開算力支撐,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速演進和融合應用,城市數據底座搭建、大數據存儲處理與應用、AI大模型算法等低空算力產業也將迎來大發展。
三是低空領域安全防控多層次、立體化發展顯著,釋放安防產業發展動能。低空安全防控是低空經濟發展的基石。當前,低空經濟發展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運行安全、隱私安全等方面仍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安全市場需求呈快速增長態勢。2024年全球低空安全市場規模為68億美元,同比增長29.3%,國內市場規模突破150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反制設備、監測系統占比超70%。隨著低空飛行活動日益頻繁,運行環境更趨復雜,低空安防產業正進入技術融合創新與市場加速啟動疊加的機遇期。多源融合監控、智能風險預警與反制、全流程閉環管理等多層次、智能化、立體化的新型安防技術有望得到快速推廣應用。例如,虛擬空域數字孿生系統在深圳試點應用,使低空飛行事故率下降56%。此外,智聯網建設、監管體系升級、關鍵設施防護、重大活動安防等領域的市場需求也在持續增長。
四是低空空域資源要素化、市場化配置提升,提高了場景應用商業價值。適應低空經濟發展需要,對空域進行合理劃分和利用是將空域這一自然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的過程。目前,通過數字化技術已實現低空空域的可表達、可測量、可規劃、可利用,使得空域資源成為承載海量數據處理進而具備商業價值的經濟要素。作為國家標準實施的北斗網格位置碼,可實現對低空空域的精細化剖分、厘米級定位、唯一性標識,為低空飛行器的識別、監測、追溯、航路規劃、飛行服務等提供了數字底座,使得空域的利用更加安全、精準、高效且具備商業開發價值。低空飛行器及其航線開發、場景應用日趨多樣化,對空域供給與低空需求的精準適配性提出更高要求,針對不同低空飛行器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低空空域設計進入快速驗證階段。例如,重慶融合北斗衛星導航、天地一體化通信和人工智能算法,對10多種機型103架實體無人機在80米至300米之間不同空域開展物流配送、環境監測、電網巡檢等場景應用綜合測試驗證,為空域資源分層分類精細化供給、市場化配置提供了借鑒。
做好應用場景安全風險防控
各地在推動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方面積累了哪些經驗做法?
沈映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知識產權經濟研究所所長):推動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除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建立健全行業標準和監管體系外,還需重點構建智能運行體系,加強低空飛行器安全管理。
規模化的低空飛行活動,具有多元、高頻及復雜的運行特性,需構建完善的低空信息基礎設施,提供全面的低空通信服務、精準的飛行導航支持以及高效的空域監管能力,確保低空飛行活動實現互聯互通、精準導航、實時感知與有效控制。2024年,深圳發布智能融合低空系統,將市域級低空空域數字化,并融合了城市級信息模型底座與全域智算算力的低空管理和服務操作系統。高新技術企業縱橫股份推出低空數字經濟領域全場景、全鏈條解決方案,旨在解決低空經濟發展中的安全管理難題和飛行服務需求。該系統融合了通信保障、導航服務、低空監視網、空地結合氣象監測網、感知探測網及反制安全網六大基礎設施,為低空飛行的空域管理、安全監管、飛行服務和信息共享提供了全要素數據支持。
現代航空器需通過集成優化多種飛行管理系統和相關技術,實現飛行控制、智能避障、故障診斷等功能,從而提高飛行安全性和穩定性。其中,智能化飛行控制技術采用先進的智能算法,可根據飛行狀態和環境變化自動調整控制參數。今年3月,中國民用航空局授予聯合飛機TD550D無人直升機系統型號合格證,宣告了全國首款通過適航審定的無人直升機系統誕生。該系統可實現高精度定位和路徑在線規劃,在智能避障技術方面結合了多種傳感器和算法,使設備能夠自主感知周圍環境,識別并避開障礙物,實現安全、高效移動和作業。
通過對無人機的飛行高度、速度、距離等進行精確控制,有效保障飛行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深圳大漠大智控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無人機飛行控制系統及集群編隊技術研發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其產業呈現安全化、自動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特點,在保障飛行安全方面制定了一套嚴格的安全規范,現已在深圳、重慶、上海、北京等超50座城市建立天空數字新媒體常態化應用基地,并相繼入駐北京古北水鎮、遵義烏江寨等100余家文旅景區和主題樂園。
依托技術研發合作,構建智能制造平臺,實現飛行器設計、仿真測試與生產制造的全流程數字化,降低產品成本,提升安全性能。湖南山河星航是一家專研輕型運動飛機和無人機的公司,其推出的第一架輕型運動飛機SA60L,不僅實現了航電系統完全自主開發,且構建了從設計、制造到適航認證的完整體系。該公司無人機產品線涵蓋固定翼、多旋翼、直升機三大系列,搭載自主研發的飛行控制器,確保飛行安全和穩定。為更好優化低空經濟產業鏈,該公司設計了一條涵蓋航空制造、航空運營和售后市場的產業鏈條,形成閉環生態。2024年中報顯示,其低空經濟相關業務收入超5億元。
飛行中的能源動力問題是低空飛行器提高續航能力的關鍵。需研發安全性能更好的新體系動力電池技術,如固態電池、氫能源等新能源電池,因為固態電池在安全性方面有獨特優勢,其固態電解質不易燃、不易泄漏,極大降低了電池熱失控的風險。2024年11月,億航智能EH216-S完成首次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固態電池飛行試驗,其搭載的高性能固態鋰電池穩定性極佳,使得EH216-S單次不間斷飛行續航時間提升60%至90%。另外,石墨烯航空電池的研制也令人期待。相較傳統電池,石墨烯航空電池能量密度可提升50%以上。
高原低氧環境對飛行安全和穩定提出更高要求?!疤炷可揭惶枴睙o人機專為解決工業無人機續航與耐低溫難題而設計,集結了眾多技術突破。2024年3月,“天目山一號”在陜北的天然氣管線泄漏巡檢中表現出眾。在黃土高原起伏的地勢中,它攜帶多載荷仿地飛行超2小時,連續巡檢了50公里,這一成果在行業內堪稱突破性進展。幾個月后,這款無人機又飛往海拔超4500米的西藏高原,成功完成高原低氧環境下的連續飛行測試,展現了其出色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目前,這款無人機已在油氣勘探、電力巡檢、應急救援等多個領域得到示范應用,具有廣闊的市場推廣前景。(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