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實施所謂的“對等關稅”,征收力度大超市場預期。隨后,在特朗普故意留出的談判空間下,“討價還價”階段開啟,阿根廷、越南、以色列等國已選擇妥協;而4月4日,我國政府宣布將從4月10日起對所有美國商品額外征收34%關稅,除此之外,歐盟、加拿大等經濟體目前也傾向于采取反制,貿易戰仍存在螺旋式升級的可能。
關稅并非終局,依舊是談判籌碼,后續如何交鋒還尚未可知。就當下而言,如何于混亂中抽絲剝繭、尋找后續指引基本面及資產走向的關鍵點是重要議題。
后續關稅博弈作何演繹?歐盟和日本的態度至關重要
在這場爭端中,主要非美經濟體有兩種選擇——反制或妥協。我國已采取了強硬的反制立場,中小型經濟體因對美國市場依賴度較高,作何選擇懸念不大且影響有限,當下左右博弈走向的關鍵變量在于歐盟和日本的選擇。
截至目前,歐盟委員會已擬定對部分美國商品加征 25%關稅的反制清單,但歐盟內部的分歧正在削弱其談判籌碼,且馬斯克也于近日伸出“橄欖枝”,表示希望看到美歐之間“零關稅”,又可能增添新的變數;日本方面,雖表示抗議但并未升級為直接對抗,考慮到占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約28%(截至2024年)的汽車產業或難以承受關稅沖擊,日本或更傾向于妥協。
對我國而言,后續是“孤軍奮戰”還是“抱團回擊”,會直接影響市場信心與資產表現,因此歐盟和日本的態度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美國基本面走向何處?滯漲與衰退誰先“敲門”,仍待觀察
基本面上,近期政策不確定性本已加大了美國企業的經營難度,關稅落地則有更快傳導至實體經濟的趨勢,滯漲風險顯著升溫。
短期而言,一方面,成本端的沖擊或進一步拖累消費增速和企業利潤率,美股暴跌又加劇了負循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成本沖擊較需求回落具有更強的即時性特征,“脹”或比“滯”更快顯現,美聯儲降息也受到較大制約,因此,鮑威爾近日表示不急于降息也在情理之中,當然軟數據的惡化尚未傳導至硬數據也是重要原因。
中期而言,雖然引導制造業回流是關稅的終極目標之一,但供應鏈形成非一日之功,美國制造業的供給彈性嚴重不足,關稅仍大概率仍指向滯漲。關鍵問題在于,美國基本面是否會繞過滯漲而直接向衰退演化,這需要更多數據驗證,本周即將公布的通脹數據或給到進一步理清美國基本面的線索;落到資產上,近期“衰退交易”或仍占上風。
向后看,美國基本面走向仍需關注三項因素:
1
貿易:關注4月9日前后美國關稅及各經濟體反制措施是否仍有變數,且若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持續加劇,“對等關稅”可持續性也值得懷疑;
2
財政:政府裁員減支下就業市場的弱化仍待數據驗證,同時,特朗普試圖對內減稅,但仍面臨國會制約,何時能夠推出尚待觀察;
3
貨幣:當前市場對年內降息預期升至4次,但在兩難境遇下,美聯儲降息如何落地仍未明朗。
國內基本面與市場受何影響?政策待時而動,財政對沖力度是關鍵
國內基本面上,出口端首當其沖,預計二季度出口數據會逐漸反應關稅影響,二季度經濟環比走弱或壓力增大。在此背景下,外需收縮風險會倒逼擴內需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上升,逆周期政策力度是關鍵,財政促消費、穩樓市、加大政府投資等是可能的抓手,重點關注財政發力的具體方向與節奏。
對A股而言,短期市場面臨關稅沖擊與業績驗證的雙重壓力,情緒或維持弱勢。結構性上,內需+紅利防御屬性凸顯;此外,科技周期較少受宏觀影響,技術進展更多靠民營,年內或仍有布局機遇。
對債市而言,短期內外圍不確定性為債市帶來交易性機會,長端利率再次回到搶跑寬松預期的點位,平坦化的曲線下中短端性價比較高。不過,當匯率來到7.33附近(截至20250408),在后續“穩匯率”等目標的平衡下,降息或許依然不是當下的必選項,對資金尚不宜過于樂觀。
投資有風險,基金投資需謹慎。
在投資前請投資者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基金凈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現虧損.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一定盈利, 也不保證最低收益.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未來業績表現。其他基金的業績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