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看病繳費是大家去醫院比較頭疼的事。來回重復地繳費,不僅患者費時費力,還大大增加了醫院的工作量。于是,“信用就醫”便出現了。換言之,就是“先看病,后付費”,患者可以不用付押金,直接看病、住院。
3月2日,邯鄲市“信用就醫”便民服務在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正式啟動。該服務模式整合醫保、醫療、銀行三方資源,以個人征信為基礎,以醫保信用為加持,金融機構通過“信用就醫”平臺從多個方面對參保群眾進行信用狀況評定,為參保群眾授權“信用就醫”額度。
一次“無感”就醫體驗
與傳統就醫結算方式相比,“信用就醫”支付模式也解決了群眾就醫時資金周轉不便的困擾。
4月7日8時,患有乳腺惡性腫瘤的市民黃女士又到了住院治療的日子。由于化療、放療需要多次住院,每次的花費都不是小數目。像往常一樣,這一天她前往醫院辦理住院手續。
當繳納住院費用時,工作人員向黃女士介紹,可以申請“信用就醫”。
在工作人員的耐心指導下,黃女士打開“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互聯網醫院”微信小程序,選擇小程序首頁的“信用就醫無感支付”。整個流程依托移動端實現數據交互,黃女士無需在醫院各線下窗口來回奔波,就成功申請到了相應的信用額度。
“我打算用這個信用額度支付此次放療費用。”黃女士說,這筆錢由銀行提供,用款短信會自動發送,詳細告知“信用就醫”支付金額、到期日、免息優惠等信息。
“信用就醫”創新性地將信用體系與就醫服務深度融合。市民憑借自身信用獲取一定授信額度后,在就醫過程中產生的所有醫療費用,均由醫院信息系統自動發起無感支付,醫保報銷部分也能實時結算。
黃女士的經歷并非個例。在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越來越多像她這樣的患者,正得益于“信用就醫”,收獲全新的就醫體驗。
市民張先生因急性腸胃炎緊急就醫,借助“信用就醫”,從踏入醫院急診室到順利住院,全程僅耗時半小時。對此,張先生不禁感慨:“真沒想到看病也能預先‘透支’費用了,現在的就醫體驗比以前好太多了!”
據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信息處處長趙鵬飛介紹:“以往患者來醫院看病,必須攜帶身份證件或者醫保卡,而選擇‘信用就醫’的患者,僅需一部手機,無需攜帶任何證件即可來院就診。關于‘信用就醫’的診療費用,患者需于次月25日之前完成還款。若到期未結清,剩余本金部分將自動分為6期,并開始計收利息,不過其利率遠低于傳統銀行信貸產品。”
醫院流程優化,患者安心就診
那么,哪些居民能享受“信用就醫”?如何實現“信用就醫”?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邯鄲分行行長李冰告訴記者,年齡18(含)至60(含)周歲、河北省社保參保人群可以申請“信用就醫”,最高可獲批30000元的“信用就醫”額度,即申即用,可享受最長56天的還款免息待遇,同時可與配偶、子女、父母共享額度,實現“一人申請、全家共享”。
此外,“信用就醫”對于在還款期內還款確有困難的患者,還提供分期還款功能,利率遠低于傳統銀行信貸產品,讓老百姓“關鍵時有錢看病”。
“信用就醫”的推行,不僅重塑了患者的就醫體驗,還為醫院的運營帶來了顯著變化。
在醫院的出入院服務中心,記者留意到,醫院特意設立的信用支付辦理窗口前,工作人員正耐心地為患者解答疑問。
一位工作人員一邊為患者指引操作,一邊說道:“自‘信用就醫’開展以來,咨詢的患者越來越多,大家對這項便捷服務的興趣都很濃厚。”
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的醫護人員在日常診療中,也會主動向符合條件的患者介紹這一服務,幫助他們緩解就醫資金難題。該院日間醫療中心副主任醫師戴玉娜介紹:“很多患者在得知有‘信用就醫’服務后,都松了一口氣,尤其是那些因突發疾病急需治療,卻一時湊不齊費用的患者。”
據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實施“信用就醫”后,醫院整體就診效率提升了30%。目前,申請“信用就醫”的患者已達80余人,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醫院真正實現了“先診療、后付費、免押金、省時間”,讓患者能夠更從容地接受治療,也讓醫院的服務流程更加高效、人性化。
源自:邯鄲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