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兩棲作戰,很多人都會想到二戰時期著名的諾曼底登陸戰,這場盟軍發起的突襲戰是二戰轉折點,盡管德軍之前料到盟軍會在沿海登陸,但無法確定具體地點,只能分兵駐防,最終的結果就是哪里都守不住。以史為鑒,如果未來臺海地區發生軍事沖突,解放軍被迫決定武力統一,那么解放軍也要面對如何開展兩棲作戰這個高難度課題,其中噸位達到4萬噸的兩棲攻擊艦將是成敗的關鍵。
近兩年,不少網友都關注到中國海軍已經在南部沿海地區修建了一個兩棲作戰訓練場,該訓練場模擬了登島作戰的環境,意味著中國解放軍已經開始強化兩棲部隊的訓練力度,以便應對云波詭譎的臺海局勢。那么問題來了,兩棲作戰究竟有什么難處?為什么世界各國在兩棲作戰問題上都保持謹慎態度,不敢輕易出手。
兩棲登陸作戰之所以復雜,是因為它涉及到的兵種和領域非常多,需要海、陸、空三軍的協作,同時導彈部隊、天基衛星、電子戰部隊、網絡空間作戰等各個領域要各自發揮作用,實現高水平的協調,才能打好一場現代兩棲作戰。可以這么說,兩棲作戰是風險最大且成本最高的作戰方式。
尤其是搶灘登陸部隊,一旦上岸后就難有退路,最好的結果就是拿下灘頭,站穩腳跟,但這并不容易。結合臺海情況來看,臺軍已經裝備了大量先進的導彈和反登陸武器。如果解放軍發起行動,灘頭必然是一片火海。在這種情況下,兩棲登陸戰對武器裝備的要求就高了,必須要有快速瓦解對方防線的武器,例如兩棲攻擊艦和兩棲船塢登陸艦。
過去中國一直缺乏此類戰艦,但在近十幾年,中國大力發展此類裝備,已經研制了4萬噸的075兩棲攻擊艦,2萬噸的071船塢登陸艦,以及不同類型的氣墊登陸艇和兩棲戰車,他們使得解放軍海軍陸戰隊的搶灘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人員的損失。
但在該領域,中國的準備還不充分,結合美國海軍的情況來看。美國在兩棲作戰領域有豐富的經驗,深知關鍵時刻空軍和海軍有可能被阻擊,無法為登陸部隊提供足夠的火力支持。所以美軍大力發展兩棲作戰編隊。這種編隊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隨時打,隨時撤。所以中國現在也在發展獨立的兩棲作戰編隊,但武器裝備系統還不夠完善,仍需時日。
近幾年,中國海軍以“下餃子”的節奏打造大型戰艦,可以預見的是,最多再有五六年,中國將具備很強的兩棲作戰能力,屆時,中國海軍幾乎可以在全球80%的海岸地形環境下登陸,除非地形特別陡峭,否則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擋不住解放軍。這意味著臺灣島周邊80%的區域都可以登陸,這就是解放軍穩操勝券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