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傳統就是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但要是太能生了有時候也挺令人感到苦惱,就比如說我們的開國中將吳信泉,他和妻子竟然連續生下了12個子女,就連周總理都要戲稱:你家這是要高航空母艦啊。
不過話說回來,吳信泉將軍雖然子嗣不少,但是在教育方面可是一點沒含糊,這全都是他的妻子俞蕙如的功勞,而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一位賢內助,才能讓吳信泉在革命的事業上大展拳腳。
戰火當中的一見鐘情
吳信泉生于1912年的湖南省,年少時慷慨激昂,曾經參加過平江農民赤衛隊,之后在1930年的時候加入中國工農紅軍,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
吳信泉在革命根據地當中表現優異,曾經擔任過紅5軍的政治指導員,先后參加過蘇區的五次“反圍剿”作戰和兩萬五千里的長征,可謂是我黨當中戰功赫赫的人物。
在抗日戰爭時期,吳信泉被任命為第115師344旅688團的政治部主任,參加了晉東南的“反九路圍攻”,1940年的時候跟隨部隊進入了晉魯豫邊區,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遇見了命中注定的俞蕙如。
之所以說是命中注定,那是當時我軍正在為以后的淮海戰役做準備,而當時的吳信泉正好被提拔為淮海軍區司令員兼任政委,經常要帶領著部隊奔赴前線,雖然其中充滿了危險,但是也得到了當地廣大百姓的熱情招待。
當吳信泉來到安徽泗縣的時候,受到了當地婦女救國會的熱烈迎接,為了表彰戰士們的辛勞,當地百姓特意舉辦了一場隆重而又簡單的歡迎會,軍民一家親是我軍素來的傳統,因此吳信泉也是沒有阻攔。
然而就在吳信泉率領部下列隊入場的時候,突然被眼前的一個年輕女子所吸引,雖然她的面龐說不上多么的清秀,但是一雙眼睛卻是炯炯有神,最關鍵的是她的精氣神,在嘈雜的會場當中顯得獨樹一幟。
如此有氣場的女子頓時引來了吳信泉的興趣,要知道此前部隊當中的領導可是沒少給他牽紅線,但是最后的不是被吳信泉拒絕,就是不了了之,有人說這是因吳信泉眼光太高,對此要他也是不可否認,但是這一次他很肯定,他對眼前的女子是一見鐘情了。
吳信泉從來都不是一個和婆婆媽媽的人,相反他的執行力很強,在鎖定了目標之后,他徑直來到了那名女子的身前并開誠布公地介紹其自己的,在經過簡單的了解之后,吳信泉這才知道眼前之人的身份,她便是當地婦女救國會的隊長俞蕙如。
其實俞蕙如在當地也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另類,因為在那個時期女性成婚的年齡都非常的早,但是俞蕙如卻因為身上那種生人勿近的氣質,讓不少男性都望而卻步,而吳信泉此次的大膽介紹,但是讓俞蕙如有種別開生面的感覺。
于是兩人在不斷交流的過程當中,感情也是變得日漸深厚,剩下的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若是跟其他的人相比較,兩人的感情路線實在是太過普通,但這也正是雙向奔赴的魅力所在。
1940年的年底,吳信泉和俞蕙如在阜寧縣完成了婚禮,雖然沒有豪華的宴席和漂亮的新房,但是在戰友們和鄉親們的祝福下,見證了這一段天賜良緣。
旺夫益子,家庭成員不斷壯大
吳信泉和俞蕙如在成婚之后的生活,很快便因為戰爭的開始而打亂,因為吳信泉需要奔赴戰場,所以俞蕙如也只能在根據地當中期盼丈夫的平安歸來。
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在這種聚少離多的環境下,其他的夫妻兩人很難誕下一子半女,但是吳信泉和俞蕙如兩人卻是打破了這種魔咒,一連生下了12子女之多,而更令人稱奇的是,這十二個子女竟然一個都沒有夭折,全部都存活了下來。
有人說俞蕙如天生有著一副旺夫益子的好面相,所以才會講這么一大家子帶得井井有條,但是在俞蕙如看來卻并非這樣,這一切都是她背后在默默地付出,畢竟當時的物質條件實在是不寬裕,要養活這么多張嘴,其中壓力的壓力可想而知。
隨著孩子們的長大,俞蕙如和吳信泉身上的壓力也在不斷地增長,雖然吳信泉在1955年授勛的時候被授予開國中將的稱號,但是他那工資也很難養活這一大家子的。
每當吳信泉看著妻子頭上的白發,他心里就有著說不出的難受,于是他便想盡辦法,為自己的孩子提供優質的生活,其間他更是以身作則,不斷加強孩子們的身心教育,樹立他們正確的三觀。
但工作上和生活上的雙重壓力最后還是讓吳信泉不堪重負,就在這個時候周總理得知了他的情況,于是便專門上門拜訪這位功勛卓絕的紅軍戰士。
當周總理跨進吳信泉的家門的時候,頓時就被眼前的一幕給驚呆了,只見一字排開12個孩子整整齊齊地列隊迎接,縱然是見多識廣的周總理也不免為之驚訝,尤其是在他們的身上,他看到了家庭的和諧與生機,這讓他不禁深有感觸。
之后在跟孩子們討論國家建設和未來發展的時候,他更是被孩子們的言語所震驚,因為眾人的發言不僅很有針對性,而且個個都是對祖國未來有著美好的設想,甚至還有不少人想要扎根部隊保衛國家。
對此周總理笑稱吳信泉的這些孩子們兼具海陸空三軍的發展,完全可以搞一個航空母艦了,最后為了褒獎吳信泉夫婦為革命的貢獻,以及對孩子們的愛護,周總理更是額外給他們一份補助,從而減少吳信泉夫婦的生活壓力。
而吳信泉夫婦本想拒絕,但是在聽到周總理表明他這是對新中國的未來的資助的時候,便只能收下,而吳信泉的這些孩子們,也的確沒有辜負周總理的期待,在各自崗位上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對此您有什么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中留言和討論。
參考資料:
吳信泉. www.sdkrzzjng.com. [2020-01-13]
《戰將吳信泉》
湘潮——吳信泉與俞惠如 作者:張愛希
綿綿思念——將軍決勝豈止在戰場 作者:黃進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