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極目新聞援引英國天空新聞網最新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將原定于4月15日針對美國關稅的反制措施暫停90天。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希望給談判一個機會。如果談判不能令人滿意,將采取反制措施。“進一步對策的準備工作仍在繼續。”據此前報道,針對美國對歐盟加征鋼鋁關稅,歐盟9日宣布通過反制措施,擬4月15日起對美國輸歐產品加征報復性關稅。
先是特朗普宣布對除了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推遲90天實施新的關稅政策,在此期間相關國家的對等關稅降為10%。就是這些蠅頭小利讓歐盟又看到了和美國協商的希望。和中國不同,歐盟一直以來都對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抱有幻想,特朗普推遲關稅政策并不是因為他改變了自己的關稅策略,而是在中國的強硬態度面前,美國不得不放低姿態營造出一種“可以談”的假象來迷惑中國,暫緩對歐盟加稅只是這其中的一環,并不是最終的結果。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資料圖)
據財聯社4月10日消息,東盟經濟部長發表聲明稱,東盟承諾不對美國關稅采取報復性措施,并表達與美國進行坦誠和建設性對話以解決貿易相關問題的共同意愿。開放的溝通與合作對于確保平衡和可持續的關系至關重要。
就近期有記者詢問美國對華加征關稅一事是否會影響到美國電影進口,國家電影局發言人10日表示,美國政府對中國濫施關稅的錯誤行徑,勢必會令國內觀眾對美國影片好感度進一步降低。我們將遵循市場規律,尊重觀眾選擇,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我們始終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將引進世界更多國家優秀影片,滿足市場需求。
特朗普(資料圖)
事后各大影視公司的股價如坐滑梯般下滑,反映出中國市場對美國文化輸出的深刻影響力。這種巧妙的反制,既表達了對不合理關稅的不滿,又推動國產電影的發展,可謂一箭雙雕。反觀美國,手中一直緊握的唯一武器似乎只有關稅,但這一招數的效力在逐漸減退。中方則另辟蹊徑,與歐盟、東盟等國際伙伴加強合作,對抗美國的壓力。而對美追加的關稅,很可能是中方在這個領域最后的回應。下一步,或許中方將會在其他經濟、文化版圖上逐步推進反制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局面也正是特朗普擔心的,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本意是通過施壓迫使各國讓步,但實際效果適得其反。對中國加征的145%關稅未能撼動其經濟韌性,對盟友的威脅同樣失效:歐盟暫停反制只是權宜之計,而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公開反對美國單邊主義,呼吁“合作共贏”。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關稅戰無意間還成為了中歐關系的催化劑。歐盟貿易委員謝夫喬維奇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已啟動電動汽車關稅談判,擬以“最低價格承諾”取代懲罰性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關稅超過100%,實際貿易就已經沒有太多意義了,無論是100%,1000%或者10000%,都是一樣的,中美拼的是經濟韌性。特朗普的關稅戰如同一場“經濟豪賭”,結果卻輸光了美國的國際信譽,中國24小時破局的背后,是五千年合縱智慧與現代外交的融合,更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實踐。反觀美國,從退出《巴黎協定》到破壞世貿規則,其“霸權工具箱”已銹跡斑斑,世界各國不會為“美國優先”買單,卻愿為合作共贏投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