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特朗普玩砸了,西班牙不顧美國威脅力挺中國,為歐洲打響反美霸凌第一槍!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砸向全球,他恐怕沒想到,第一個硬剛美國的西方國家會是西班牙。這個南歐國家不僅沒被“割喉”威脅嚇倒,反而轉身與中國越走越近,成了歐盟反制美國貿易霸凌的排頭兵。
特朗普上臺后,將其“美國優先”政策之一的國際貿易關稅武器化,對歐盟商品加征懲罰性關稅,尤其是瞄準西班牙的橄欖油、紅酒等農產品。美國的這一棒子直接沖擊西班牙經濟:預計有價值8.4億美元的產品受到影響,農產品對美出口將銳減12%,導致5000人面臨失業的風險。
更讓西班牙人憤怒的,是美國財政部長那句“與中國合作等于割喉”的威脅。但是這句話不僅沒有嚇倒西班牙,反而成了他們轉向中國的催化劑。
西班牙農業部長普拉納斯直接懟了回去:“我們的貿易伙伴應該基于規則,而不是大棒。”話里話外,都是對美國傲慢的不滿。其實,看看西班牙和中國的合作就知道,他們真沒必要看美國臉色。中國已經是西班牙在歐盟以外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寧德時代在西班牙投資40億歐元建電池廠,奇瑞與西班牙車企合作的電動汽車都已下線。這些實打實的合作,讓西班牙人明白:跟著中國有肉吃。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更是用行動表態。幾年之內三次訪華,談綠色能源、談電動汽車、談數字商務等多方面的合作,每次都有新的成果。他在公開場合批評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呼吁“別打貿易戰”。這話不僅是對歐盟說的,更是說給美國聽的。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反而促成了歐盟的團結。以前歐盟內部在援烏問題上吵得不可開交,法德主推軍事介入,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卻否決增加援烏預算。但是這次,歐盟27國迅速通過反制法案,計劃對美國商品加征25%的關稅。西班牙的強硬表態,就像點燃了歐盟反抗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的導火索。
西班牙的地理和文化優勢,讓它成為中歐合作的天然橋梁。南歐的地理位置,讓西班牙既能對接歐洲市場,又能輻射北非、拉美地區。與中國合作,既能引進技術,又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還能降低對美國的依賴。這種戰略轉向,對歐盟來說也是好事。畢竟,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這場博弈的影響遠超雙邊關系的范疇。對美國來說,盟友體系的裂縫正在擴大;對歐洲來說,西班牙的示范效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對中國來說,與西班牙的合作模式為“一帶一路”的升級版提供了新范本。在綠色技術、數字經濟等領域,或將成為中歐合作的新引擎。
特朗普以為關稅大棒能馴服全球,卻沒想到西班牙用“第一槍”就擊碎了他的幻想。這場較量不僅關乎國際貿易大勢,更是一場決定未來世界秩序的規則之戰。而西班牙的選擇,恰恰印證了多極化時代的趨勢——單極霸權終將讓位于合作,相互尊重終將取代脅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