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故事根據資料改編,人物、時間、地點、情節、配圖均為虛構,與現實無關,本文旨在宣揚正義,杜絕犯罪發生,并無不良導向,請理性閱讀!
“老王!出大事了!生產線出問題了!你快回來看看!”
電話里的老劉很是焦急地說道。
剛剛退休的王裕龍嘆了口氣。
他早有察覺似乎哪里不對。
當他對老板說出他的結論的時候,老板倒吸一口涼氣,震驚不已……
01退休
晨光熹微,山西某重工業機械制造廠的大門緩緩打開。
王裕龍像往常一樣,準時來到了廠區。
但今天與以往不同,這是他在公司工作的最后一天。
三十五年,從二十三歲來到這座廠房,如今已是兩鬢斑白。
機修車間的每一寸地板,他都走過無數遍;那些龐大的機器設備,更是在他手下修理過成百上千次。
"老王,今天可是你的大日子啊!"人事部的老劉迎面走來,遞過一份文件,"退休手續都辦好了,下午兩點歡送會,可別遲到。"
王裕龍接過文件,笑著點點頭。
他沒告訴任何人,今天早上特意來得早,就是想最后一次檢查那臺從德國進口的精密加工中心。這臺價值上千萬的設備,是公司的命脈。
剛走進車間,就聽見新任機修部主管小李的聲音:"都把工作區域整理干凈點,待會兒歡送會要拍照呢!"
王裕龍看了看小李,這個年輕人是空降到公司的,據說有國外留學背景。
這半年來,他總覺得機器的保養維護有些不對勁。
只是馬上就要退休了,他也不好多說什么。
"德明,今天高興吧?"妻子昨晚還特意打來電話,"等你退休了,咱們就去兒子那邊住段時間。"
想到兒子,王裕龍的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兒子在省城做工程師,常勸他提前退休。
但他知道,這些大型設備就像自己的孩子,沒照看好總是放心不下。
下午的歡送會如期舉行。張總親自到場,還給王裕龍頒發了"優秀員工終身成就獎"。
"王師傅,這些年真是辛苦您了。"張總握著他的手說,"咱們公司能發展到今天,您功不可沒啊!"
王裕龍謙遜地笑笑。
他記得十五年前,正是自己改良了進口設備的部分結構,才幫公司渡過了一次重大危機。
但這些,他從來沒跟別人提起過。
歡送會結束,王裕龍收拾好自己的工具箱。
這些扳手、螺絲刀,有些都用了二十多年,他最后看了眼車間,準備離開。
"等等,王師傅!"小李突然追了出來,"那個...要不要一起吃個飯?"
王裕龍婉拒了:"家里還等著我呢,改天吧。"
走出廠門的那一刻,他又回頭看了看。
夕陽下,那座他付出了大半生心血的廠房靜靜矗立。他知道,自己雖然退休了,但心卻永遠留在這里。
晚上六點,王裕龍剛和家人碰杯慶祝退休,放在茶幾上的手機就急促地響了起來。
是老劉打來的。
"老王,出大事了!"老劉的聲音透著焦慮,"德國產的那臺加工中心突然停機了,現在整條生產線都癱瘓了!"
王裕龍的手一頓,心里咯噔一下。
他今早檢查時就覺得那臺機器的運轉聲不太對勁,但被小李打斷后也沒來得及仔細查看。
"小李呢?"他下意識地問。
"他說是程序出了問題,可折騰了兩小時一點進展都沒有。現在張總都快急瘋了,車間里還有三千萬的訂單要趕工。"
02召回
放下電話,王裕龍望向餐桌上熱氣騰騰的飯菜,嘆了口氣。
妻子已經知道要發生什么事,默默把他的外套遞了過來。
"去吧,我知道你放心不下。"
趕到工廠時,車間里一片混亂。
幾個技術員圍在電腦前擺弄著,小李的額頭上全是汗珠,正在大聲吩咐著什么。
張總一看見王裕龍就快步迎了上來:"王師傅,您可來了!這機器要是再修不好,公司真要虧大了!"
王裕龍二話不說,換上工作服就鉆進了機器底部,熟悉的機械轟鳴聲中,他的手指細細摸索著每一個零件。
三十五年的經驗告訴他,問題可能沒表面上看起來那么簡單。
"不對勁。"他皺著眉從機器底下爬出來,"這不是程序的問題,是機械故障。軸承的磨損程度異常,像是長期缺少潤滑造成的。"
小李的臉色突然變得有些難看:"不可能!我每周都按照手冊要求進行保養的。"
王裕龍沒有理會他,繼續檢查著機器的其他部位。
漸漸地,他的表情越來越凝重。
主軸承嚴重磨損,冷卻系統效率低下,傳動部件也出現了細微的裂痕。
種種跡象表明,這臺價值連城的精密設備在過去半年里經受了嚴重的摧殘。
張總在一旁急得直跺腳:"到底能不能修?這批訂單如果延期,違約金就要幾百萬啊!"
"能修。"王裕龍放下工具,緩緩站起來,"但是......"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聽見機器深處傳來一聲刺耳的"咔嚓"響。
緊接著,整個加工中心發出一陣令人牙酸的金屬摩擦聲,然后徹底停止了運轉。
車間里一片死寂。
張總的臉色鐵青:"這是怎么回事?"
小李連忙解釋:"可能是程序出現了連鎖反應,我這就聯系德國技術支持......"
王裕龍卻搖了搖頭。
他早上察覺到的異常聲響,現在終于找到了源頭。但結果比他預想的還要嚴重得多。
這時,老劉匆匆跑了進來:"張總,德國那邊說最快也要三天后才能派技術人員過來。"
"三天?"張總一下子癱坐在椅子上,"要是耽誤了交貨期,這些訂單不就全泡湯了?"
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裕龍身上。
在場的每個人都知道,如果說有誰能夠力挽狂瀾,恐怕只有這位剛退休的老師傅了。
張總深吸一口氣,站起來走到王裕龍面前:"王師傅,我們愿意付出任何代價。只要您能修好這臺機器,您開什么條件都行!"
王裕龍望著這臺陪伴了自己十幾年的設備,又看了看滿臉緊張的小李。
他忽然明白了什么,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張總,光是修好可不行。"他緩緩開口,"我倒是可以告訴你,為什么這臺機器會出現這么嚴重的故障。"
03發現
小李聽見這話,臉色比剛才更加難看,不自覺地往后退了一步。
王裕龍走到控制臺前,打開了設備的運行日志。
三十多年的經驗讓他對這臺機器的每個參數都了如指掌。他快速翻看著近半年的數據記錄,眉頭越皺越緊。
"張總,您還記得這臺機器是什么時候開始出現小故障的嗎?"王裕龍一邊查看數據,一邊問道。
張總思索片刻:"好像是半年前開始的,那時候維修次數突然多了起來。我還專門批了一筆維修預算。"
"預算?"王裕龍突然停下手中的動作,"能具體說說嗎?"
老劉在一旁補充道:"是啊,光今年上半年,維修費用就比去年全年還多。小李說是設備老化,需要經常更換零件。"
聽到這里,王裕龍的眼神變得異常銳利。
他快步走到儲物柜前,打開了裝備維修記錄本翻看了幾頁后,他的表情更加嚴肅了。
車間里的氣氛越來越緊張。
小李的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手指不停地絞著衣角。
"張總,您看看這個。"王裕龍指著維修記錄本上的幾行字,"這些更換的零件,型號都不對。"
張總湊過去一看,一頭霧水:"這不是原廠配件嗎?"
"表面看是原廠的,但實際上......"王裕龍從工具箱里拿出一個小零件,"這是我今早檢查時發現的。您仔細看看噴涂的標識。"
張總接過零件,對著燈光仔細端詳。
突然,他的臉色大變:"這是仿制品?"
王裕龍點點頭:"不光是仿制品,還是劣質仿制品。這種零件的使用壽命,連原廠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車間里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所有人都知道,在精密設備上使用劣質配件意味著什么。
"難怪.....難怪這半年來,設備的精度一直在下降。"一個老技工喃喃自語。
王裕龍繼續說道:"不僅如此,有人為了掩蓋這個問題,還在系統里做了手腳。把預警閾值都調高了,讓設備帶病運轉。"
張總的臉色由白轉青:"這是誰干的?"
話音剛落,小李突然轉身就要往外跑,但他還沒邁開步子,就被兩個保安攔住了。
"我問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張總怒不可遇。
小李渾身發抖:"我......我也是被逼的......"
王裕龍打斷了他,"張總,事情恐怕沒有僅僅換個零件這么簡單。您最好先看看這個。"
他從口袋里掏出一個U盤,說道:"這是我這半年來收集的一些證據。但在查看之前,我有句話要說。"
張總一愣:"王師傅,您說。"
王裕龍環顧四周,目光最后落在了那臺癱瘓的機器上:"修是可以修的,但不是現在。"
"為什么?"張總急切地問。
"因為,如果現在修好它,只會讓某些人有機會繼續掩蓋問題。"王裕龍的語氣異常堅定,"張總,您難道不想知道,究竟是誰讓這臺價值上千萬的機器幾乎報廢嗎?"
張總握著U盤的手微微發抖。
他似乎意識到了什么,臉色變得更加難看。
隨即張總就將所有人請出了辦公室,只留下王裕龍。
U盤里的內容在電腦上緩緩展開,每一頁都像一記重錘,砸得張總臉色煞白。
"這不可能......"張總的聲音都在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