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侶之間的權力之爭,到底是誰說了算?
“權力之爭”是原生家庭問題的一個具體體現。當一個人在很小的時候就陷入到家庭的權力之爭時,他就會在內心埋下一顆種子:即只有通過權力的爭奪,才能夠確保自己的幸福。在親密關系中,伴侶間的矛盾似乎在所難免。然而,當我們深入觀察這些矛盾時,會發現許多沖突的核心都與“權力”有關。
無論是誰說了算,還是如何分配家庭責任,伴侶間的權力爭奪往往隱藏在表面的爭吵之下。這種爭奪不僅僅是簡單的控制欲,而是背后復雜心理動力機制的體現。本文將從心理動力學的視角,幫助伴侶們理解權力爭奪的本質,并提供妥善處理的建議。
認識權力之爭:矛盾的根源并非表面問題
很多伴侶在爭吵時,往往覺得矛盾是因為“他不理解我”“她總是固執”“一方總是占對方便宜”。但如果我們深入觀察,就會發現這些表面的問題背后,實際上是權力的博弈。權力之爭可能以“誰做主,誰聽從”“誰更重要,誰更有決定權”為表現形式,甚至演變成“冷戰”“爭吵”“報復”等消極行為。當個體認定了這樣一個信念時“只有通過爭奪權力,才能夠為自己贏得幸福”時,家庭矛盾也就一觸即發了。在這種情況下,除非另一方徹底放棄權力,否則就會讓關系陷入僵局。
權力之爭并不僅僅是為了贏得一場爭論,而是涉及到雙方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安全。當一方感到自己的需求被忽視、價值被低估,或者無法控制關系的發展時,就會通過爭奪權力來試圖恢復心理平衡。這種爭奪可能以倔強、不配合、指責或逼迫對方為表現,但本質上是一種對情感安全的掙扎。由于個體對于幸福、安全、關系的表達形式過于狹窄,久而久之就會讓伴侶感到無力招架并選擇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