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位臺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在聯合預警體系支撐下,戰區空軍多批多架殲轟機以戰斗編組前出,在臺灣海峽和臺島西南建立打擊陣位。專家解讀:如果“臺獨”分裂勢力膽敢越線 就將引火燒身、死路一條。
據港媒報道,東部戰區空軍梯次出動數十架次殲擊機、轟炸機,位臺灣海峽與臺島南北兩端成體系破限進逼,干擾機、加油機在空提供策應支持。在預警機的引導指揮下,空中編隊與海上驅護艦、地空導彈建立協同,實施區域奪權、空中截擊等演練。報道指出,這次演習有轟-6K戰機,掛載鷹擊-21反艦彈道導彈騰空而起,而這一罕見畫面,在過往的“聯合利劍”軍演中從未出現。鷹擊-21被稱為“航母殺手”,采用創新構型,將彈道導彈的突防優勢與巡航導彈的精準打擊相結合。
臺海演習(資料圖)
眾多軍事專家指出,對于解放軍特別是東部戰區而言,此類演訓已然常態化,就如同家常便飯一般稀松平常。除了殲-35外,臺媒還發現我軍山東艦航母早已抵近臺島東南方向,并進入了所謂“臺軍應變禁區”。這也證明了,一旦雙方開戰,我軍不僅能對臺獨分子展開全面圍剿,并且還堵死了“臺獨”勢力出逃的后路,而這也印證了那句“臺獨勢力的挑釁每進一步,繩索就勒得更緊一分”。
如果與2022年8月份舉行的臺海演練相比,本次臺海演練的時間確實比較短,畢竟2022年的臺海演練前后持續了大約一周時間,而本次臺海演練的持續時間只有2天。不過我們要看到的是,本次臺海演練是一次完全貼近實戰化的演練,完全貼近實戰化不僅僅是出動的裝備和演練的各項任務要貼近實戰化,在時間上也要貼近實戰化,因為實戰中對時間的把控非常重要。
臺灣地區(資料圖)
近日,民進黨當局稱,已經與華盛頓進行了初步關稅談判,說是可以建立“強大而穩定的經貿關系”。真會如此嗎?之前臺積電宣布對美加碼千億美元投資,曾令許多人以為臺灣可能換來美國的“關稅優待”。結果卻是,連一些外媒都感到納悶:“臺積電巨額投資卻換來美國高關稅”。顯然,賴清德當局不惜犧牲臺灣民眾利益,一味對美曲意逢迎,不可能換來臺灣經濟的發展與繁榮。
就在此前不久,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宣揚兩岸“互不隸屬”的分裂謬論,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之后,解放軍在臺海附近開展了軍事演習。有評論稱,這是對賴清德“臺獨”分裂言論和臺美近期勾連動向的反制。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回應表示,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現在不是,今后也絕不可能是。
目前,特朗普的瘋狂舉動也說明了,美國國內矛盾總爆發,甚至到了不愿意繼續當世界霸主的地步。例如,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的首席智囊蘇起就提出了,特朗普可能采取的政策是“抗中不保臺”。沒有了美國人在前面搗亂,兩岸統一必然進入了超快車道。賴清德與民進黨之所以愿意出賣臺灣利益來討好美國人,恐怕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擔憂“臺獨”徹底被美國人拋棄。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最近于美國國會接受質詢時再度鼓吹,為“嚇阻解放軍可能對臺灣發動的攻擊”,美國必須大力提升無人自主系統的發展與部署,“在臺灣海峽打造令解放軍望而卻步的地獄景象”。盡管外界對于制造業嚴重拉垮的美國有沒有能力大規模生產數以萬計的無人裝備提出質疑,但臺灣方面卻主動跳出來為美國“解憂”。臺媒12日稱,臺灣也要配合美國的“地獄”景觀戰略,發展有足夠數量的攻擊型無人作戰裝備,以及建立量產目標的“自主供應鏈”。
在此背景下,值得一提的是,島內親民進黨的“臺灣民意基金會”公布最新民調,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支持度下降到 45.9%,創下去年5月上任以來的次低紀錄;不贊同其領導方式的人飆升到 45.7%,創下任內新高紀錄。民調顯示,對于賴清德處理臺灣地區事務的方式,島內民眾有45.9%贊同,45.7%不贊同,8.5%表示沒意見、不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