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不僅讓美方的霸權心態暴露無遺,而且還讓賴清德鼓吹的“美臺關系歷史最好”不攻自破。盡管賴清德當局在特朗普上臺之初,就通過提升防務預算、推動臺積電赴美投資等方式討好特朗普,但結果有目共睹,特朗普甚至都沒有正眼看過賴清德當局一眼,該加的關稅一點都沒有少。
面對美方的當頭一棒,賴清德不敢有絲毫抵抗,而是繼續發揮“賣臺”傳統,主動向美方低頭求饒,甚至還提出了所謂的“4點應對”以及“脫中入北”。
“4點應對”,總結起來就是盡可能掏空臺灣,對美國做出最大程度的讓利。包括加大對美投資,對美設置零關稅、大力采購美國商品、武器裝備等等。這些可都是花的島內納稅人的錢,破壞的是島內的產業競爭力。拿著臺灣地區的未來,去討好美國,其結果必然是被吃干抹凈。
所謂的“脫中入北”,更是荒唐至極,是賴清德當局胡亂編造的概念。所謂的“脫中”,就是脫離中國大陸市場,單看名字就充斥著“臺獨”色彩。所謂的“入北”,其實就是加入全球北方所謂“民主國家聯盟”,也就是美西方。
對于賴清德的做法,我國臺辦在日前的新聞發布會上,用“跪美賣臺”四字精準評價。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賴清德的做法都應該遭到唾棄。首先,期望通過妥協退讓,出賣自身利益討好美國,就想著特朗普能夠手下留情,是極為幼稚的表現。越南等國的例子就足以證明,當特朗普嘗到甜頭后,只會想要更多。現在的美國,連歐盟等傳統盟友都不打算放過,更何況不起眼的臺當局。
其次,所謂“脫中入北”,嚴重違反了市場規律。長期以來,大陸都是島內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對島內業者來說,大陸市場龐大,產業體系完備,消費力強,投資前景好。過去這些年里,還有不少惠及臺商的優惠政策。選擇加大與大陸的合作,才是順應形勢,符合市場規律的選擇。
但民進黨當局,這些年里為了自己的“臺獨”私利,不斷炮制各種莫名其妙的概念,蔡英文的“新南向”,賴清德“脫中入北”,都是想要通過行政手段,強行改變兩岸之間的經貿格局。其結果不言而喻,注定將以失敗告終。蔡英文搞了那么多年的“新南向”,但去年兩岸貿易額同比增長了9.4%,而這還是在民進黨當局刻意為兩岸經貿合作制造阻礙的前提下。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逆勢而為、不得人心的政策,注定不會有成果。
不僅客觀事實如此,島內的民意也開始出現了變化。島內多家民調機構公布的最新民調數據顯示,賴清德的支持率都呈現不同幅度的下跌,已經來到了其上任后的歷史低點。
對于市場客觀規律,以及未來道路該怎么選才最符合臺灣地區的利益,相信賴清德等人并非不清楚。但在他眼里,從來都不在乎臺灣的實際利益,而只有自己的政治私利,正如島內民眾自己所說的那樣,民進黨會的只有搞選舉,在島內打壓異己,根本不懂得如何治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