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大棒”失效后,特朗普再出損招,限制其他國家與中國開展貿易,中方給出三句話,罕見公開警告。
美總統特朗普推出的“全球關稅政策”已進行了半個月,但實際效果卻不值一提,據白宮透露,美國的190多個貿易伙伴中,只有約15個國家對美妥協,而中國等主要經濟體則對美有力反擊。美國海關的數據顯示,這半個月中美方的關稅收入只有5億多美元,但股市卻蒸發了約4萬億美元。
在美國內部,美聯儲、上百家美國行業巨頭紛紛上書,要求特朗普取消關稅政策,深感不妙的特朗普連續讓步,先是對75國暫緩加稅90天,又對電子產品進口實行豁免,同時在輿論上對華釋放談判信號。特朗普對全球加稅的直接目的是緩解美國的貿易逆差,增加財政收入,畢竟美債已突破36萬億美元,美國2025財年上半年的財政赤字超1.3萬億美元,特朗普急需“扭虧為盈”。
特朗普幻想世界各國都將屈服,對美降稅或讓渡經濟利益。但事實證明,美國消費市場并非無法取代,中國也不是上世紀的中國,對此特朗普再度調轉方向,選擇“捏軟柿子”,近日要求世界其他國家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以換取美方關稅豁免,言外之意是不準購買中國商品。對此中國商務部通告全球,對美方的霸權政治、濫施關稅的行徑進行了強烈批判,同時對其他國家罕見發出公開警告:一是表示以損害別人利益來換取所謂豁免是與虎謀皮,最終只能是兩頭落空。
二是如果有人以中國利益為代價與美交易,中方絕不接受,將堅決反制。三是強調中方愿與各方攜手應對,共同抵制美方錯誤政策,捍衛國際公平正義。中國商務部的三句話層層遞進,先是點明對美妥協換不來和平,更得不到尊重,只會損人不利己,隨后亮出中國立場,只要有人損害中國利益,我們將堅決反制,最后針對美方的霸道政策,給出了應對之道,那就是團結一致共同應對,只有這樣才能維護多邊貿易機制。美方以“虛空造牌”的方式逼迫其他國家與中國脫鉤,看似無本萬利,實際上只是一廂情愿。
中國是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中國商品已經成為許多國家不可或缺的剛需,中斷對華貿易并不現實,換來的結果是被迫接受其他國家價格更高的商品,直接后果就是本國物價升高和通脹加劇。除此之外,中國的零部件、原料是國際供應鏈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稀土、電子元件等,各國很難找到替代品。特朗普的設想雖好,但不具有可操作性,即便有些國家與中國貿易量不高,但考慮到美國政策的不穩定性,大多會選擇隔岸觀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