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故事,非封建迷信,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旨在修心明性,啟迪智慧,請讀者朋友注意辨別。
她生在佛門世家,自幼每日誦經禮佛,受持五戒,十幾年如一日。鄰里都說,她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清修女子”。后來她出嫁了,嫁給了鄰國一位文士。兩人琴瑟和鳴、相敬如賓,村里人都說這是佛前注定的好姻緣。
可誰也沒想到,這樣一段看似圓滿的婚姻,卻把她逼到了“要不要繼續修行”的邊緣。原因很簡單——她聽到了一句“高僧開示”。
一、
那天,她去聽法,一位老修者講道:“色欲者,輪回之門,縱是夫妻,情動即業動。”這一句話像釘子一樣釘在她心上。回到家,她面對丈夫的溫情,竟生出一種莫名的罪惡感。她開始反復思考:“我若動情,是不是已經違戒?”她越想越亂,甚至開始夢見佛像落淚,天人掩面,一時間,她整個人陷入極大的煎熬。
在修行人的世界里,有個說法叫“知見不正,修越用力錯得越遠”。她正處在這個臨界點上:對戒律的誤解,快要把她從信仰的庇護中推入迷障。這種煎熬,不只她一人經歷過。在鹿野苑,有一位年輕男子,曾立志修行,持戒極嚴。他每日靜坐不語,不近女色,連母親送飯,他都要隔簾接取。
有人問他為何如此避俗,他答:“佛戒邪淫,我連念頭都不敢起。”可后來他瘋了。因為他發現,即使他閉目苦坐、斷絕言語,腦中仍會浮現雜念。他開始憎惡自己的身體,恨自己的思維,甚至想斷指贖罪。最終他崩潰,被師父強行帶離山林。
他的師父留下了一句評語:“他是把‘修心’錯當成了‘滅身’。”這一評語,在精舍中廣為流傳,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修行之路上,最難的從來不是斷色、斷財,而是——如何在持戒與人性之間,找到清凈的中道。她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正在滑入那個極端。于是她決定,親自前往奇緣精舍,向佛陀請問這個困擾自己已久的問題。
二、
那天,鹿野苑的風吹得很緩,佛陀端坐在蓮花臺上,身后祥云繞頂,光輝遍地。她跪下叩首,聲音輕得像一縷風:“世尊,弟子有一事不明,愿請您開示。”整個精舍頓時安靜了。她的身影不大,卻像把火,點燃了無數人心底壓抑的疑問。每個人都在等,佛陀會怎么答。因為他們都知道,她要問的問題,絕不是她一個人的困惑。
她的問題終于說出口了:“若夫妻之間有情有義,彼此敬愛,仍有肌膚之親,這算邪淫嗎?”空氣突然沉寂,連風似乎也停了下來。站在周圍的居士們一個個屏息凝神,這個問題他們也想問,只是不敢。佛陀并未立即作答。他緩緩抬手,指向院中一方蓮池,輕聲開口:“善女子,我且為你示現三個畫面,觀后自明。”
第一朵金蓮升起,花中浮現出了第一個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