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創作
“媽媽,我可以不去幼兒園嗎?”小雯拽著李女士的衣角,眼睛里閃爍著恐懼的光芒。
“怎么了寶貝?你不是最喜歡幼兒園了嗎?”李女士低頭看著女兒,疑惑不解。
“我……我害怕。”小雯的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
李女士摸了摸女兒的頭,“別胡思亂想,幼兒園有什么好怕的?快去換衣服,要遲到了。”
如果哪天她能多聽女兒說一句話,也許一切都會不同...
01
那是個普通的星期三早晨,陽光透過薄霧灑在小區的草坪上。
八點剛過,小區里的人們忙著趕往各自的工作崗位,孩子們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地上學去。
突然,一聲尖銳的慘叫劃破了早晨的寧靜。
“有人跳樓了!”不知誰喊了一聲。
人群迅速聚集在一棟高樓下,十五層的高度,地面上躺著一個小小的身影。
紅色的校服,粉色的小書包,還有散落一地的彩色鉛筆。
那是星灣幼兒園的校服,那時只有五歲的小雯。
遠處傳來警笛聲,越來越近。
“讓開!讓開!”幾個穿白大褂的人沖過來,蹲在小雯身邊。
“死了……”一個醫生搖搖頭,輕聲說。
“不可能!這不是真的!”一個女人瘋了似的從人群中擠出來,撲向小雯的尸體。
那是小雯的母親李女士。
“我女兒今天早上還好好的!她還跟我說再見!”李女士的聲音嘶啞,淚水模糊了她的雙眼。
幾個警察上前拉住她,“李女士,冷靜點,我們需要處理現場。”
李女士掙扎著,“讓我看看我女兒!讓我看看她!”
一個女警察抱住她,“李女士,你這樣對孩子也不好,讓我們先帶走她,好嗎?”
李女士終于癱軟下來,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夏日的陽光落在她身上,照出一片慘白。
小區的人群圍在四周,竊竊私語。
“才五歲啊!”
“聽說是從自家陽臺跳下來的。”
“怎么看都不像個意外。”
“這么小的孩子,怎么會想到自殺?”
李女士被警察攙扶著帶走,她渾身發抖,嘴里不停地喃喃:“小雯,媽媽的小雯……”
她的眼神空洞,像是一下子老了十歲。
02
李女士是城里一家知名公司的部門經理,日子過得體面而忙碌。
三十五歲的年紀,開著一輛不錯的車,穿著得體的職業裝,每天早出晚歸。
她的丈夫王先生在外地一家建筑公司工作,是個工程師,常年不在家,每月回來一兩次。
夫妻倆都忙于事業,卻也恩愛,只是聚少離多。
小雯是他們的獨生女,生于他們結婚第五年,來之不易,備受寵愛。
剛滿五歲的小雯,長著一張圓圓的小臉,大大的眼睛,笑起來特別甜。
她性格活潑開朗,在幼兒園里人緣很好,老師們都夸她聰明懂事。
因為夫妻倆都忙于工作,小雯平時主要由奶奶照顧。
王奶奶今年六十五歲,身體硬朗,慈祥和藹,把小雯視如掌上明珠。
王奶奶每天給小雯做可口的飯菜,接送她上下學,陪她玩耍,給她講故事。
小雯也特別黏奶奶,有什么心事都會告訴奶奶。
但不幸的是,王奶奶在半個月前突發腦溢血,住進了醫院。
醫生說情況不算太嚴重,但需要住院觀察一段時間。
這半個月來,小雯的照顧問題全落在了李女士身上。
“我能行。”李女士對丈夫說,“你放心在外地工作,我能照顧好小雯。”
于是,這半個月,李女士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準備早飯,送小雯上幼兒園,然后趕去上班。
晚上下班后,再匆匆忙忙趕去接女兒,買菜做飯。
她常常工作到深夜,小雯早已入睡,第二天又是匆忙的一天。
忙碌中,李女士沒有太多時間關注小雯的情緒變化。
她只記得,最近一周,小雯不太愛說話了,吃飯也吃得少,晚上也時常做噩夢。
李女士以為這只是因為奶奶不在家,小雯想念奶奶罷了。
她沒有多加注意,只是敷衍地安慰女兒,說奶奶很快就會回來。
有時候小雯會突然問她:“媽媽,壞人會傷害我們嗎?”
李女士忙著看文件,頭也不抬地回答:“不會的,別胡思亂想。”
小雯還會問:“媽媽,你會保護我嗎?”
李女士隨口答道:“當然會,媽媽永遠保護你。”
她不知道,這些話在小雯心里有多么重要。
如今想來,那些異常的信號早就出現了,只是她太忙太累,沒能留心。
03
警方的調查很快有了初步結果。
根據小區的監控錄像顯示,當天早上八點零三分,小雯獨自一人在家,爬上了家中陽臺的窗臺,然后一躍而下。
整個過程沒有其他人在場,排除了他殺的可能性。
鄰居們也證實,事發前沒有聽到爭吵聲或異常響動。
“那天早上,我七點五十送女兒去上學時,還看見小雯站在陽臺上。”903室的張太太說,“她看起來很平靜,我還跟她揮了揮手。”
“我沒想到……”張太太哽咽了,“沒想到十分鐘后她就……”
李女士被請到警局做筆錄,她的神情恍惚,眼神空洞。
“您最近有沒有發現孩子有什么異常行為?”劉警官溫和地問道。
李女士努力回憶著,“她最近不太愛說話...晚上經常做噩夢...還有,她不太愿意去幼兒園了。”
“不愿意去幼兒園?為什么?”劉警官追問。
“我...我不知道。她以前很喜歡幼兒園的,這兩周突然就不想去了。每天早上都要我哄很久。”
“她有沒有說為什么不想去?”
“沒有...她就是說她害怕...我以為她只是想念她奶奶。”李女士的聲音顫抖著。
“奶奶?”
“是的,孩子奶奶前半個月住院了,平時都是她照顧小雯的。”
“您丈夫呢?他在哪?”
“他在外地工作,我已經通知他了,他正在趕回來的路上。”
劉警官點點頭,“您還記得早上出門前,孩子有什么異常舉動嗎?”
李女士搖搖頭,突然又想起什么,“她...她問我可不可以不去幼兒園。”
“您怎么回答的?”
“我讓她別胡思亂想,快去換衣服。”李女士痛苦地閉上眼,“我那時候趕時間,沒多問她為什么不想去。”
劉警官記錄下這些信息,然后說:“我們會聯系幼兒園,了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如果您想起什么重要的事,隨時告訴我們。”
警方隨后聯系了星灣幼兒園。
小雯的班主任張老師表示,小雯一直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學習成績很好,與同學相處也很融洽。
“她特別聰明,畫畫也很棒,每次活動都積極參與。”張老師說。
但她也提到,最近兩周,小雯確實變得有些沉默寡言,不像以前那樣愛笑愛鬧了。
“我曾經問過她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但她只是搖頭,說沒有。”張老師說,“我以為可能是家里有什么變故,所以沒有過多追問。”
“她最近畫的畫有些奇怪,”張老師補充道,“以前都是畫花花草草、小動物,最近畫的全是黑色的,看起來很壓抑。”
警方詢問了幼兒園的其他老師和小雯的同學,但都沒有發現明顯的線索。
沒有人知道為什么一個五歲的孩子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種情況極其罕見,警方也感到棘手。
自殺現象在兒童中幾乎不存在,尤其是學齡前兒童,他們通常沒有明確的死亡概念。
這讓警方不得不考慮是否有其他因素導致了這個悲劇。
“我們會繼續調查,”劉警官對李女士說,“也請您回家看看,是否能找到什么線索。”
04
李女士回到家中,空蕩蕩的房子里充滿了小雯的痕跡。
客廳墻上掛著小雯的照片,她穿著幼兒園的校服,笑容燦爛。
茶幾上擺著小雯用彩泥捏的小動物,還有她畫的畫。
李女士拿起那些畫作,這才發現,最近小雯畫的畫全都用了黑色和灰色。
以前她最喜歡用鮮艷的顏色,畫滿是陽光和花朵的世界。
但現在,她畫的全是黑壓壓的一片,陰郁而壓抑。
有一幅畫上畫了一個小女孩,被一個高大的黑影籠罩著。
小女孩看起來很害怕,嘴巴張著,似乎在喊叫。
李女士一張一張地翻看,心如刀割。
這些畫作傳遞著一種無聲的絕望,如同小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痛苦。
李女士走進小雯的房間,整潔的小床上放著小雯最喜歡的玩具熊。
床頭柜上擺著小雯最喜歡的睡前故事書,《小熊和月亮》。
李女士翻開書,里面夾著小雯歪歪扭扭寫的小紙條:“我愛媽媽。”
李女士摸著這行字,淚水再次涌出。
她摸著玩具熊,想起每晚小雯抱著它入睡的模樣。
房間的角落里,小雯的書桌上放著各種童話書和繪本。
李女士翻看著這些書,希望能找到一些線索。
突然,她在《白雪公主》的書頁里發現了一張折疊的紙條。
上面寫著:“我害怕那個叔叔。”
李女士心頭一顫,哪個叔叔?
她急忙翻遍了小雯的所有書本,又找到幾張類似的紙條。
“他跟著我。”
“他說要帶我去玩。”
“他說不能告訴別人。”
李女士的手抖得厲害,這些紙條透露出一個可怕的信息:小雯可能遭遇了什么危險。
但是誰?是誰在威脅她的女兒?
李女士坐在小雯的床上,淚如雨下。
她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的女兒會走上這條不歸路。
是什么樣的痛苦,讓一個五歲的孩子選擇了死亡?
她想起小雯最近的種種異常:不愛說話,常做噩夢,不想去幼兒園。
這一切都有了一個可怕的解釋。
李女士的目光落在小雯的書包上,那個粉色的小書包此刻顯得異常刺眼。
她伸手拿過書包,沉甸甸的,里面還裝著小雯當天要用的東西。
05
李女士拿起小雯的書包,準備整理里面的物品。
書包里裝著小雯的水杯、餐巾紙和一些幼兒園的作業本。
還有一個裝午餐的小飯盒,里面是小雯最愛吃的糖醋排骨和西蘭花。
李女士看著這些東西,想到小雯再也不會用它們了,心如刀絞。
她一樣一樣地拿出來,擺在床上。
水杯、鉛筆盒、橡皮、作業本,都是普通的學習用品。
鉛筆盒里裝著幾支鉛筆和一副彩色筆,都是小雯最喜歡的小熊圖案。
作業本上工工整整地寫著小雯的名字,里面有她剛學會的一些漢字和簡單的算術題。
老師給她的評語都是“很棒”、“繼續加油”之類的鼓勵。
李女士翻看著這些作業本,想象著小雯坐在桌前認真寫字的樣子。
那么乖巧、那么懂事的一個孩子,怎么會想不開呢?
她把書包翻了個底朝天,想看看是否還有什么遺漏的東西。
就在這時,她注意到書包內側有一個隱蔽的小口袋。
這個口袋藏在書包內袋的夾層里,很不起眼。
李女士以前從未注意過這個口袋,小雯肯定是特意把東西藏在這里的。
她伸手進去,摸到了一個硬硬的東西。
拿出來一看,是一個小小的筆記本,封面上畫著卡通圖案。
這個本子她從未見過,看起來像是小雯自己偷偷藏的。
李女士打開本子,里面全是幼童稚嫩的筆跡,當她看清內容時,一陣寒意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