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不行,這個保姆也不行,你再給我換一個。”
他的兒子趙明站在一旁,臉上寫滿了困惑和擔憂。
“爸,這已經是這個月第六個保姆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趙只是搖搖頭,沉默地走向自己的房間,留下一句“她不是那個人”。
這句莫名其妙的話,讓趙明陷入了深深的猜疑。他究竟在尋找誰?
為什么要換這么多保姆?老趙的行為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
01
趙德仁,65歲,退休校長。
在教育界,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
學生們尊敬他,同事們佩服他。
教師節的時候,他家里總是堆滿了學生送來的禮物和賀卡。
在趙德仁的辦公室里,墻上掛滿了各種榮譽證書和獎狀,見證著他四十年如一日的教育生涯。
從一名普通教師,到學校的教導主任,再到校長,趙德仁一步一個腳印,靠的是自己的實力和人格魅力。
他的教育理念被許多年輕教師奉為圭臬,他寫的教育隨筆甚至被結集出版。
退休的時候,全校師生為他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歡送會,很多已經工作的校友也趕回來參加。
那天,趙德仁感動得說不出話來,只能一遍遍地用手帕擦拭眼角的淚水。
自從去年妻子張玉華去世后,趙德仁便獨自生活在這棟老房子里。
這是一棟建于八十年代的三層小樓,周圍種滿了各種花草,每到春天,院子里便香氣四溢。
張玉華生前很喜歡園藝,把這個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條。
現在,趙德仁每天早晨都會給這些花草澆水,仿佛這樣能讓妻子的氣息繼續留在這個家里。
起初,一切似乎都很正常。
趙德仁處理好了喪事,整理好了妻子的遺物,甚至開始跟著老友們去公園下棋、打太極。
他常說:“人生苦短,要學會放下。”
人前,他是那個堅強的趙校長。
只有趙明知道,父親其實并沒有外表看起來那么堅強。
有幾次,趙明深夜回家,發現父親一個人坐在黑暗的客廳里,手里拿著妻子的照片,眼角掛著淚水。
趙明是趙德仁和張玉華唯一的兒子,今年三十五歲,在一家外企工作。
工作忙碌,趙明平時住在市區的公寓里,周末才會回來看望父親。
每次回來,他都會帶上父親喜歡的點心和水果,有時還會帶上女友李玲一起來。
李玲是趙明在公司認識的同事,兩人交往已經兩年多了。
她溫柔體貼,很得趙德仁的喜歡。
趙德仁常常對趙明說:“李玲這姑娘不錯,你可得抓緊了。”
“爸,你最近臉色不太好。”一個周末,趙明來看望父親時說道。
趙德仁坐在沙發上,神色有些疲憊,眼睛下面有明顯的黑眼圈。
他擺擺手,“老了嘛,人總會老的。”
趙明注意到父親的手有些微微顫抖,餐桌上的飯菜也比以前簡單了許多。
“我看你是太勞累了,要不請個保姆吧?”趙明提議道,“可以幫你做飯、打掃衛生,你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趙德仁沉思了一會,竟然出乎意料地點點頭同意了。
“也好,老了就該享享清福。”
這讓趙明稍微放心了一些。
02
第二天,趙明就聯系了一家口碑不錯的家政公司,為父親請了一位五十多歲的阿姨。
“趙叔叔,您就放心吧,王阿姨經驗豐富,照顧過很多老人,一定能讓您滿意。”家政公司的負責人信誓旦旦地保證。
可是,讓趙明沒想到的是,這個決定會引發一連串的怪事。
第一個保姆,干了三天就被辭退了。
星期五,趙明接到父親的電話。
“那個保姆不行,你再給我換一個。”趙德仁的語氣很堅決。
“怎么了?她工作做得不好嗎?”趙明有些意外。
趙德仁的理由是:“她做飯不合我口味。”
趙明雖然感到奇怪,但還是尊重了父親的決定,換了第二個保姆。
但第二個保姆,僅僅做了兩天就被換掉了。
這次,理由變成了:“她太吵了,我睡不好覺。”
趙明對此有些不解,因為那位李阿姨看起來文靜得很,說話的聲音都很輕。
但為了不讓父親不高興,他又換了第三個保姆。
第三個保姆來了一天,就因為“打掃不干凈”而被辭退。
家政公司的負責人也感到為難,“趙先生,我們公司的阿姨都是經過嚴格培訓的,到底是哪里不滿意呢?”
趙明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能再次道歉,并要求換人。
第四個、第五個、第六個...
每一個保姆都沒能在趙德仁家待超過一周。
每次趙明問起原因,趙德仁總是給出各種各樣的借口。
“她做菜放的鹽太多。”
“她整理房間的時候把我的書弄亂了。”
“她說話的口音我聽不習慣。”
這些借口,在趙明看來越來越牽強。
一個月內換了六個保姆,不僅趙明感到困惑,連家政公司都有些不愿意再繼續合作了。
“趙先生,實在抱歉,我們公司可能無法滿足您父親的要求。”負責人無奈地說,“也許您可以嘗試其他家政公司?”
趙明開始擔心父親的精神狀態。
自從母親去世后,父親的性格確實變得有些古怪,但這種頻繁更換保姆的行為還是太反常了。
“明哥,你爸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一天晚上,李玲在聽完趙明的講述后問道。
兩人正在趙明的公寓里吃晚餐,餐桌上擺著幾個簡單的家常菜,還有一瓶紅酒。
趙明嘆了口氣,“我也說不準,自從我媽走后,他就變得怪怪的。但最近這個換保姆的事情,確實太反常了。”
李玲給趙明倒了一杯紅酒,安慰道:“老人家年紀大了,難免會有些固執。也許他只是還沒有適應有外人在家里的感覺?”
“不,不僅僅是這樣。”趙明搖搖頭,“我總感覺他是在尋找什么,或者在期待什么。每次換保姆的時候,他都會說一句奇怪的話。”
“什么話?”李玲好奇地問。
“他會說:'她不是那個人'。”趙明模仿著父親的口吻,“就好像他在通過這些保姆尋找一個特定的人。”
03
李玲沉思了一會,突然眼睛一亮,“我有個主意。”
“什么主意?”趙明問,拿起酒杯喝了一口。
“不如我去當保姆,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李玲提議道,雙手托著下巴,眼睛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你?去當保姆?”趙明差點被酒嗆到,有些驚訝地放下了酒杯。
“對呀,我可以化個妝,改個名字,你爸又沒見過我,不會認出來的。”李玲說,眼睛里充滿了自信,“這樣我就能近距離觀察他,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他這樣頻繁地換保姆。”
趙明猶豫了一下,擔憂地說:“這樣會不會太冒險了?如果被我爸發現,他肯定會生氣的。”
“放心吧,我會小心的。”李玲信心滿滿地說,“再說了,我們也是為了他好,想知道他到底在困擾什么,才能幫他解決問題。”
趙明還是有些不確定,“但你要怎么做?你沒有家政經驗,也沒有相關證明。”
“這個簡單,”李玲狡黠地笑了笑,“我可以說是你朋友介紹的,是個私人保姆,不通過家政公司。再說了,做家務這種事情,我還是會的。”
趙明看著李玲信心滿滿的樣子,最終點頭同意了。
“好吧,那就試試看。但要小心,別被我爸識破了。”
李玲高興地拍了拍手,“放心吧,我會演好這個角色的。下周一我就去拜訪你爸,應聘保姆。”
趙明嘆了口氣,心想這個主意聽起來有些荒謬,但或許真的能幫助他弄清父親的心思。
這個周末,趙明照常回家看望父親,但沒有提起李玲的計劃。
他只是簡單地說:“爸,我找了一個新保姆,下周一會來應聘,你看看合不合適。”
趙德仁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
但趙明注意到,父親的眼睛里閃過一絲期待的光芒。
周一早上,李玲按照計劃來到了趙德仁家。
為了不被認出來,她特意化了一個素雅的妝容,把長發扎成了一個樸素的馬尾辮,還戴上了一副無度數的眼鏡。
她穿著簡單的白襯衫和黑色長褲,看起來干凈利落,像個專業的家政人員。
按響門鈴前,李玲深吸一口氣,給自己打氣:“加油,就當是演戲,演好這個角色。”
趙德仁很快開了門,打量了李玲幾眼,禮貌地請她進屋。
“您好,趙老師,我是周小雨,是趙明介紹來應聘保姆的。”李玲微笑著自我介紹,聲音比平時稍微低沉了一些。
“嗯,進來坐吧。”趙德仁的態度很平淡,沒有特別的反應。
兩人在客廳坐下,李玲仔細觀察著趙德仁的神情,想從中看出些端倪。
趙德仁穿著一件灰色的針織衫,看起來很整潔,但面色有些疲憊,眼神中透著一絲孤獨。
“趙明說你有家政經驗?”趙德仁問道。
李玲按照之前準備好的臺詞回答:“是的,我在朋友家做過兩年的保姆,主要負責做飯和打掃衛生。朋友去國外工作了,所以我就離職了。”
趙德仁點點頭,又問了一些關于做飯、洗衣服的問題。
04
整個面試過程很順利,趙德仁似乎對李玲的回答還算滿意。
“那就這樣吧,你明天開始來上班,每周休息一天,工資我會比市場價高一些。”趙德仁最后說。
李玲微笑著說:“謝謝趙老師給我這個機會,我會好好工作的。”
從面試的情況來看,趙德仁表現得很正常,沒有任何異常的舉動或要求。
這讓李玲有些疑惑,為什么前面六個保姆都被辭退了,而她卻輕松通過了面試?
是因為她的外表?還是她的說話方式?又或者,僅僅是因為趙德仁已經厭倦了頻繁換保姆,準備妥協了?
帶著這些疑問,李玲第二天正式開始了她的“臥底”工作。
清晨六點半,李玲準時到達趙德仁家,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她先是打掃了客廳和廚房,然后準備早餐。
趙德仁起床后,看到餐桌上擺好的早餐,點了點頭,但沒有多說什么。
“趙老師,您平時有什么特別的飲食要求嗎?”李玲一邊給趙德仁倒茶一邊問道。
“沒什么特別的,清淡一些就好。”趙德仁回答,語氣平淡。
早餐后,趙德仁去書房看書,李玲則繼續打掃房子的其他部分。
整個上午,趙德仁表現得很正常,除了偶爾出來倒水或上廁所,大部分時間都在書房里。
中午,李玲準備了幾個家常菜。
“趙老師,吃飯了。”李玲敲了敲書房的門。
趙德仁開門,眼神在李玲臉上停留了一瞬間,然后點點頭走出來。
晚飯很安靜。
趙德仁低頭吃飯,幾乎不說話。
李玲試圖找話題,“趙老師,這個魚我放了一點姜,您覺得味道怎么樣?”
趙德仁抬頭看了她一眼,“還不錯,比前幾個保姆做得好。”
這是他第一次主動評價她的工作。
李玲心里有些小小的成就感,但還是沒有從趙德仁的表現中看出任何異常。
第一天的工作就這樣平靜地結束了。
第二天,第三天...
一周過去了,李玲發現自己居然安穩地在趙德仁家工作了一整周,沒有被辭退的跡象。
這與前面六個保姆的經歷大相徑庭。
每天晚上,李玲都會給趙明發一條信息,匯報當天的觀察結果。
“你爸今天很正常,沒有特別的舉動。”
“他好像很喜歡我做的紅燒肉,吃了兩碗飯。”
“今天他帶我參觀了他的花園,給我介紹了每一種植物。”
趙明看著這些信息,也感到有些意外。
“看來我爸挺喜歡你的,至少沒有像對前面幾個保姆那樣找借口辭退你。”趙明回復道。
“是啊,但這反而讓我更加困惑了。”李玲寫道,“如果他對我沒有意見,那為什么對前面的保姆那么挑剔呢?”
“繼續觀察吧,也許時間長了會有新發現。”趙明回復。
05
第十天,一個平常的傍晚,李玲正在廚房準備晚餐。
趙德仁突然走了進來,站在一旁看她切菜。
“周小姐,你很像一個人。”趙德仁突然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懷念。
李玲心里一緊,手中的刀停頓了一下,“是嗎?像誰呢?”
趙德仁搖搖頭,沒有回答,只是轉身回到了書房。
這句話讓李玲的心跳加快了。
這是趙德仁第一次主動提起這個話題,也是第一次暗示李玲與某個人相像。
這個“某人”,很可能就是趙德仁一直在尋找的那個人。
當晚,李玲立刻把這個發現告訴了趙明。
“我懷疑你爸可能是在尋找一個長得像某人的保姆。”李玲在電話里說,聲音因為興奮而有些顫抖。
趙明皺起眉頭,“像誰?我媽嗎?”
李玲搖搖頭,雖然知道趙明看不到,“不知道,他沒說。但我感覺,這可能是一個突破口。”
“你認為這與他頻繁換保姆有關?”趙明問。
“很有可能。”李玲分析道,“也許他一直在尋找一個與某人相像的保姆,前面六個都不夠像,所以被辭退了。而我,可能恰好符合了他的要求。”
“但這個人會是誰呢?”趙明自言自語道,“如果是我媽,他應該會直接告訴我,沒必要這么神秘。”
“也許是一個我們不知道的人,一個與你爸有特殊關系的人。”李玲猜測。
“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線索。”趙明說,“繼續觀察吧,也許你能獲得更多信息。”
接下來的幾天,李玲更加仔細地觀察趙德仁的一舉一動,希望能發現更多線索。
她注意到,趙德仁經常會在看書的時候突然發呆,眼神飄向遠方,仿佛陷入了回憶。
有時候,他會在院子里的一棵老桐樹下坐很久,不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天空。
還有一次,李玲無意中看到趙德仁在看一本相冊,但當她走近時,他立刻合上了相冊,表情有些慌亂。
這些細節都讓李玲確信,趙德仁的心里確實藏著一個秘密,而這個秘密與那個他覺得李玲很像的人有關。
一個下午,趙德仁出門去和老友見面。
李玲趁機開始在房子里尋找線索。
她先是檢查了客廳的書架,上面擺放著各種教育類書籍和文學作品,還有一些照片。
照片中的趙德仁和妻子看起來很幸福,笑容燦爛。
但這些都是比較近期的照片,沒有什么特別的發現。
廚房和餐廳也沒有什么特別的線索。
06
李玲決定去二樓看看,那里有趙德仁的臥室和書房。
書房的門沒有鎖,李玲輕輕推開門走了進去。
房間里布置得很簡單,一張大書桌,一把舒適的椅子,幾個書架,還有一張小沙發。
書桌上整齊地擺放著筆記本、鋼筆和一些文件,看起來趙德仁經常在這里工作。
李玲小心翼翼地查看了書桌的抽屜,里面是一些文件和筆記,沒有什么特別的。
書架上的書都是教育類和文學類的,還有一些相冊。
李玲拿下一本相冊,翻看起來。
相冊里是趙德仁年輕時的照片,有些是他獨自一人,有些是和同事的合影,還有一些是他和學生們的合影。
照片中的趙德仁年輕英俊,笑容陽光燦爛,與現在的沉默寡言形成鮮明對比。
李玲認真地看著每一張照片,希望能找到一些線索。
突然,她在相冊的最后一頁發現了一張被夾在里面的照片。
照片有些泛黃,上面是一個年輕女子的側臉。
女子看起來二十出頭,長發飄飄,笑容溫婉,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
李玲把照片翻過來,背面寫著“雨桐”兩個字,字跡娟秀,應該是女子自己寫的。
這個發現讓李玲心跳加速。
雨桐是誰?為什么趙德仁會單獨夾著她的照片?這與他頻繁換保姆有關系嗎?
李玲趕緊用手機拍下了照片,準備發給趙明看看。
就在這時,她聽到了開門的聲音。
趙德仁回來了!
李玲趕緊把相冊放回原位,悄悄地溜出書房,假裝在打掃走廊。
“你在這里做什么?”趙德仁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帶著一絲疑惑。
李玲轉身,強裝鎮定,“我在打掃走廊的灰塵,趙老師。您回來得真早。”
趙德仁點點頭,似乎接受了這個解釋,“嗯,朋友有事先走了,所以我就提前回來了。”
他看了看書房的門,又看了看李玲,眼神中閃過一絲懷疑,但沒有說什么。
李玲松了一口氣,暗自慶幸沒有被抓個現行。
晚上,她把發現發給了趙明。
“你認識這個人嗎?她叫雨桐。”李玲發送了照片和消息。
趙明很快回復:“從來沒見過,不是我媽年輕時的照片。這個人是誰?”
“不知道,我在你爸的相冊里發現的。”李玲回復,“照片被單獨夾在相冊的最后一頁,背面寫著'雨桐'兩個字。”
“雨桐...這個名字我好像在哪里聽過。”趙明思索著,“但想不起來了。”
“你覺得她會不會就是你爸說我很像的那個人?”李玲問。
“有可能。”趙明回復,“但我們需要更多的證據。”
“我會繼續尋找的。”李玲寫道。
07
這個發現讓李玲更加確信,趙德仁的秘密與這個叫雨桐的女子有關。
但她還需要更多的線索來拼湊出完整的故事。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李玲繼續在趙德仁家里尋找關于雨桐的線索。
但趙德仁似乎變得警惕起來,很少離開家,即使出門也不會太久。
這讓李玲的調查變得困難起來。
一天,趙德仁突然對李玲說:“周小姐,我想給你看一些東西。”
他拿出了一些老照片,主動給李玲看。
“這是我年輕時的照片,那時候我剛當上老師。”趙德仁指著一張黑白照片說。
照片上的趙德仁年輕英俊,站在一群學生中間,笑得陽光燦爛。
“這是我和我妻子的結婚照。”他又指向另一張照片。
照片上的趙德仁和一位年輕女子穿著簡單的結婚禮服,看起來很幸福。
李玲注意到,他提到了很多人,但沒有提到“雨桐”。
“趙老師,您年輕時真帥。”李玲真誠地說。
趙德仁笑了笑,“年輕時誰不是風華正茂呢?”
他的眼神中有一絲懷念,又有一絲苦澀。
李玲想趁機問一問關于雨桐的事情,但又怕太冒險,最終還是決定繼續觀察。
幾天后,一個機會出現了。
趙德仁接到一個電話,說是老同事住院了,他要去醫院看望。
“我可能要晚一點回來,你自己先吃飯吧。”趙德仁對李玲說。
李玲點點頭,目送趙德仁離開,然后立刻開始了新一輪的搜尋。
這次,她決定更仔細地檢查書房。
在整理書架的時候,她無意中發現了一本厚重的字典。
這本字典看起來很舊,但位置卻很顯眼,似乎經常被翻閱。
李玲好奇地拿下字典,翻看起來。
令她驚訝的是,字典里藏著一疊信件,整整齊齊地夾在中間。
信件泛黃,字跡娟秀,落款是“雨桐”。
李玲偷偷地閱讀了幾封信,內容大多是日常生活和對感情的表達。
從這些信中,李玲逐漸拼湊出了一個故事:
雨桐和趙德仁年輕時相愛,但因為某些原因不能在一起。
他們分別后,雨桐依然寫信給趙德仁,但不知何時,信件就中斷了。
“親愛的德仁,收到你的來信,我很高興。這里的生活雖然艱苦,但想到你,我就有了堅持下去的力量...”一封信這樣寫道。
“親愛的德仁,聽說你升職了,真為你高興。我一直相信,你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另一封信寫道。
“親愛的德仁,我們已經分別三年了,但我對你的思念從未減少過一分一毫...”還有一封信這樣表達思念之情。
這些信件讓李玲感動不已,同時也更加確信,趙德仁頻繁換保姆的原因,就是在尋找一個與雨桐相似的人,以慰藉他內心深處未曾消逝的思念。
08
李玲小心翼翼地把信件放回原處,確保一切都和之前一模一樣。她不想讓趙德仁發現自己窺探了他的秘密。
“所以,他在找的人是雨桐?”李玲向趙明匯報了自己的發現。
趙明也很震驚,“我從來不知道我爸還有這樣的過去。他從未提起過這個人。”
“他可能是想找到雨桐,或者至少找到一個長得像雨桐的人,所以一直在換保姆,希望能找到一個與她相似的人。”李玲分析道。
“這也太...荒謬了吧?”趙明難以置信,“我爸一向是個理性的人,怎么會做出這種事情?”
“人在感情面前,有時候會做出一些看似荒謬的事情。”李玲輕聲說,“尤其是對于那些不曾忘卻的初戀。”
趙明沉默了一會兒,“也許你說得對。但我還是不明白,為什么那么多年過去了,他還念念不忘?他和我媽不是很恩愛嗎?”
“這是兩回事,人的心很復雜。”李玲說,“也許他愛你媽,但同時也從未忘記過雨桐。”
“那我們現在該怎么辦?”趙明問。
“繼續觀察吧,也許能找到更多線索。”李玲說,“同時,我會嘗試著和你爸聊聊,看能不能讓他主動提起雨桐的事情。”
一天,趙德仁帶了一位老人回家做客。
“這是王老師,我們以前是同事。”趙德仁介紹道。
王老師看起來比趙德仁還要年長一些,但精神矍鑠,背挺得筆直,一雙眼睛炯炯有神。
“這就是你說的那個保姆啊?”王老師上下打量著李玲,然后意味深長地看了趙德仁一眼。
“嗯,周小雨。”趙德仁點點頭。
王老師笑了,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確實挺像的。”
這句話讓李玲更加確信了自己的猜測。她趁機問道:“王老師,我像誰啊?”
王老師看了看趙德仁,見他沒有阻止的意思,就說道:“像趙老師年輕時的一個朋友,叫雨桐。”
趙德仁的臉色略微變了變,但沒有說什么。
王老師繼續說:“那時候,趙老師和雨桐是...”
“王老師,喝茶。”趙德仁突然打斷了他,給他倒了一杯茶。
王老師會意地點點頭,不再多說,但嘴角掛著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他轉而問起李玲的情況,聊起了一些輕松的話題。
李玲一邊應對,一邊偷偷觀察趙德仁的表情。
她注意到,每當話題接近雨桐,趙德仁就會有意無意地轉移話題,但眼神中卻掩飾不住的復雜情感。
晚上,王老師離開后,李玲發現趙德仁的情緒低落。
他坐在陽臺上,望著夜空,一言不發。
月光灑在他的臉上,映出了歲月的痕跡,也照亮了他眼中的孤獨和思念。
“趙老師,您沒事吧?”李玲輕聲問道,端了一杯熱茶放在他身旁的小桌上。
趙德仁回過神來,“沒事,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
他看著李玲,目光中帶著一種奇特的溫柔,“周小姐,你相信一見鐘情嗎?”
李玲有些意外,但還是回答道:“相信,為什么這么問?”
趙德仁笑了笑,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來,“沒什么,就是突然想到了。”
09
他站起來,走進書房,幾分鐘后又出來,手里拿著一個小盒子。
“這是我珍藏多年的東西,今天想給你看看。”
李玲接過盒子,小心翼翼地打開。
里面是一個精致的玉墜,雕刻著一朵小小的桐花。
玉墜雖然年代久遠,但在月光下依然散發著柔和的光澤,顯得格外珍貴。
“這是...”
“這是我年輕時送給一個人的禮物,后來又回到了我手中。”趙德仁的聲音有些哽咽。
他看著李玲,眼神復雜,“你真的很像她。”
李玲不知道該說什么,只能靜靜地聽著。
趙德仁繼續說:“我妻子去世前,告訴我要學會放下,要學會向前看。但有些事情,真的很難放下。”
他突然伸出手,輕輕抱了抱李玲。
這個擁抱讓李玲感到意外,但也感受到了一個老人深深的孤獨和思念。
“對不起,我有些失態了。”趙德仁松開手,有些尷尬地說。
“沒關系,趙老師。”李玲說,心中泛起一陣漣漪,“如果您想說,我可以聽。”
趙德仁沉默了一會,然后做了個深呼吸,“好吧,我想是時候說出來了。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