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長王毅前腳剛結束與日本首相石破茂的東京會談,隔天就宣布對日本進口的間苯二酚繼續征收反傾銷稅,期限5年。這種“談完就征稅”的操作,讓不少人猜測背后有深意。
日本最近在臺灣問題上沒少折騰。石破茂之前公開說“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還質疑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的法律效力。日本政客甚至竄訪臺灣,公開支持臺獨勢力,軍事上還計劃在西南諸島部署超千枚遠程導彈。
中國這次加稅看似針對化工產品,實則是對日本踩紅線的警告。數據顯示,間苯二酚主要用于橡膠和醫藥領域,日本企業占中國進口量的32%。加稅后,日本相關企業每年要多繳數千萬美元關稅。
有分析認為,中國用經濟手段敲打日本比軍事回應更靈活。既不影響中日正常貿易大局,又能精準打擊特定行業。比如日本半導體產業90%的原材料依賴中國供應,若中國擴大制裁范圍,日本企業可能面臨斷供風險。
王毅外長這次赴日參加中日韓外長會,表面談合作,實際也帶著“提醒”任務。中國國防部最近三次提到“外部勢力干涉臺海將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被外界視為對日本的最后通牒。
現在要看日本怎么接招——是繼續當美國的馬前卒,還是回到談判桌前。畢竟沖繩離臺灣才200公里,真鬧起來日本本土最先遭殃。中國這次出手不重,但傳遞的信號很明確:紅線不是擺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