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進入4月,全球政治舞臺上的暗流涌動愈發明顯,美國試圖通過“聯合俄羅斯限制中國”的策略悄然登場,特朗普政府希望借助與俄羅斯的聯盟來削弱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從而重新確立其在全球范圍內的主導地位。
特朗普和普京
不過,這場精心策劃的地緣政治游戲卻在短短幾天內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中俄外長的一次會面直接讓美方的計劃化為泡影。
中俄外長會晤
那么,在大國間的較量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深層原因?特朗普所謂的“離間計”為何注定成為一場國際笑談?
特朗普
特朗普的“聯俄”為何難以奏效?
自2025年重返白宮以來,特朗普便將“拆散中俄聯盟”作為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標。他頻繁向俄羅斯釋放友好信號,甚至提出諸如“承認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和“取消對俄制裁”等極具吸引力的條件。
觀察者網2025年04月26日特朗普稱“克里米亞歸俄羅斯”,澤連斯基回應
他希望通過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調停俄烏沖突,以此拉攏普京,促使俄羅斯與中國保持距離。然而,這種操作卻被俄方看作是“缺乏實質意義的政治承諾”。
特朗普
俄外長拉夫羅夫曾在公開場合強調:“俄羅斯不會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更不會背棄對華承諾。”
拉夫羅夫
更為尷尬的是,4月28日,中俄外長在巴西金磚峰會期間舉行了高調會晤。王毅外長明確表示:“盡管國際局勢瞬息萬變,但中俄之間的相互信任和支持始終如一。”
王毅外長
拉夫羅夫對此表示認同,并宣布俄方將全力支持中國舉辦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同時邀請中方領導人出席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儀式。
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的首次彩排在莫斯科開始
這樣的政治互信徹底打破了特朗普的離間企圖,他的分化策略也因此宣告失敗。
參加彩排的裝備方陣由有“傳奇坦克”之稱的T-34坦克領銜
俄方拒絕被美國挑撥的關鍵因素在于俄烏沖突的僵局問題。美國提出的停火方案要求俄羅斯立即實施長期停火,但普京僅同意在特定節日臨時停火三天,并堅持采取“邊打邊談”的策略。
普京
拉夫羅夫在會談中明確指出,俄方不會接受任何預設條件。這一強硬立場的背后,是對西方制裁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的深刻擔憂。如果美國退出調解,俄羅斯經濟將更加依賴于中國。
圖源網絡
中俄深化合作,“向東看”戰略持續發力
俄羅斯的信心來源于中俄合作的不斷深化。2024年,雙邊貿易額突破2400億美元,能源、糧食、科技領域的合作不斷擴大。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同比增長了23%,天然氣進口量也創下歷史新高。此外,中俄在衛星導航(北斗與格洛納斯)、北極開發等領域的合作進一步鞏固了雙方的戰略紐帶。
中國海關總數
除了俄烏問題,中俄外長還就伊核、朝核問題協調了立場。過去一個月,美伊已經進行了三輪核談判,但進展十分有限。
中俄外長
作為伊核協議的重要調解方,中國與俄羅斯共同主張全面解除對伊朗的制裁。而在朝核問題上,雖然特朗普稱朝鮮為“核擁有國”,并試圖重啟對話,但中俄始終堅持半島無核化原則,強調任何解決方案都不能破壞地區平衡。
圖源網絡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近期在亞太地區頻繁部署中程導彈,并推動北約“亞太化”。此次中俄外長明確反對任何形式的“陣營對抗”,直指美國的霸權邏輯。
圖源網絡
結語
特朗普的“聯俄大計”實際上是一場賭博,但他低估了中俄關系的堅韌程度。從蘇聯解體到克里米亞危機,歷史證明,每當俄羅斯面臨西方圍堵時,中國始終是其最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
圖源網絡
如今,中俄不僅在經濟上實現互補,更在安全議題上形成了牢固的“攻守同盟”。相比之下,美國同時遏制中俄的戰略已顯得力不從心。
圖源網絡
烏克蘭戰場耗費巨大,中東局勢動蕩不安,亞太盟友態度搖擺不定,加上國內黨派斗爭激烈,特朗普的“聯俄”更像是一個暫時性的無奈之舉。
特朗普
大國間的博弈從來都不是偶然的。中俄外長看似平靜的會談,實則充滿了激烈的交鋒。特朗普的“聯俄大計”破產,不僅是外交上的失敗,更是美國單極霸權時代走向終結的一個標志。
信源:人民網2025年04月29日——王毅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央視新聞2025年04月30日——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首次彩排在莫斯科舉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