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余暉
4月28日至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到陜西、河南調研。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期最后一年。
劉國中說,加快研究過渡期后政策舉措和工作機制,建立分層分類幫扶制度,確保銜接有效、底線兜牢。
前往商洛?
在陜西調研期間,劉國中到了商洛市。
位于秦嶺南麓、鄂豫陜三省結合部的商洛,曾經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也是陜西脫貧攻堅任務最為艱巨的地區。2020年2月,商洛所有貧困縣(區)實現脫貧摘帽。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陜西考察,第一站就到了商洛,調研秦嶺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工作,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接下來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
2021年2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舉行,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脫貧縣要扶上馬送一程,設立過渡期,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
2020年12月,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印發。《意見》提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設立5年過渡期”。
地方層面在持續做好鞏固銜接工作。
以商洛市為例。《2025年商洛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24年,該市投入銜接資金19.09億元,實施補短板促振興項目1637個,“鄉村CEO”培訓實現全覆蓋,監測對象無一戶返貧致貧。
力戒形式主義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期最后一年。
劉國中實地調研鞏固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成果、產業和就業幫扶等情況。他強調,要慎終如始做好各項工作。
劉國中還提到,要優化完善監測幫扶機制。
需要說明的是,正是因為有了過渡期的政策安排,構建了完善的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盡管近幾年經歷了重大疫情、自然災害等多重沖擊和挑戰,脫貧地區始終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但仍然不能松勁。農業農村部在2024年10月的一次會議中提到,近年來自然災害多發重發,部分農產品價格低位運行,脫貧群眾就業增收受到影響,同時一些地方在開展監測幫扶工作中形式主義苗頭不同程度存在,存在集中排查層層加碼、重復填表報數等問題,加重了基層負擔。
因此,必須進一步優化監測辦法,提升工作質效。
劉國中要求,要壓緊壓實各方責任,防止思想松懈、工作松勁,力戒各類形式主義;要優化完善監測幫扶機制,加強易返貧致貧重點人群監測,提升監測幫扶效能。
劉國中還提到,“有針對性做好產業和就業幫扶,因地制宜提升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民就近就業增收。”
加快研究?
“健全幫扶資產長效管理機制”也是重點。
脫貧攻堅以來,國家投入形成了較大規模的資產,這是今后持續開展幫扶的重要依托。當前,一些幫扶資產在使用管理上也存在著權屬不清、管護不力、閑置浪費、處置困難等問題,有的甚至被違規侵占和流失。
劉國中還提到,“要健全幫扶資產長效管理機制,加強易地搬遷后續扶持,落細落實幫扶措施,持續做好易地搬遷‘后半篇文章’。”
他還提到,“加快研究過渡期后政策舉措和工作機制,建立分層分類幫扶制度,確保銜接有效、底線兜牢。”
就在今年2月,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文秀對外提到,“當前我們正在組織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進行總體評估,在評估的基礎之上,對各項幫扶政策分類優化完善。”
對于農村低收入人口,重點是統籌開展農村低收入人口及防止返貧致貧對象的識別監測,強化對有勞動能力的農村低收入人口的開發式幫扶,加強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注重激發內生動力,增強“造血”功能。
對于欠發達地區,重點是促進這些地區振興發展,有針對性地加大政策傾斜的力度,通過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等機制給予差異化支持,讓欠發達地區在現代化進程中逐步趕上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