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儀:澎湖迷霧障,阿里難辨人
北京西山上有一個無名英雄廣場,是為了紀念那些在上獻出生命的烈士而修建的,塑像分為56組,共計有八百余名,當然,他們只是那些更多在這一戰線上犧牲烈士的代表。
在第7組中有個名字叫陳儀,根據注釋為,原臺灣行政長官、浙江省主席,因保護杭州免遭戰火,勸降湯恩伯起義,于1950年6月18日被槍決。
也就是說,陳儀是被大陸定位于我黨秘密戰線的同志和英雄,然而在海峽對岸,他的名字是暴政和劊子手的代名詞。
這是因為當年在臺灣發生的“二二八事件”時,他是臺灣省主席,直接導致了此事件性質的轉變,可以說,他是此次事件的主要責任人。
“二二八起義”紀念郵票
對“二二八事件”性質的定義,大陸和臺灣是截然不同的,大陸稱之為“二二八起義”,為此還專門發行了一套郵票紀念,而臺灣則稱為“二二八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