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游客在西巖山都市田園體驗采摘樂趣。記者 張奇輝 攝
當動感音樂遇上田園農耕,當魔法故事碰撞篝火狂歡,當小火車觀光穿梭于田園漫游,別樣的“五一”開啟了廈門市翔安區西巖山都市田園的歡樂時光。
5月1日,由翔安投資集團主辦,廈門翔安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廈門業翔民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五一趣翔安,番樂西巖山”系列活動正式啟幕。摘小番茄、抓泥鰍、摘草莓、挖包菜、田間故事會、田間運動會、篝火晚會、打卡紅藜麥田,為期5天的農文旅盛宴通過音樂、農耕、非遺、市集等多元形式,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場沉浸式田園假日體驗。
多元融合
打開田園快樂密碼
5月1日下午3點半,隨著歡快的旋律響起,田里的臺灣紅藜麥隨風搖曳,一場麥田音樂會奏響了活動的序曲。
音樂會只是前奏,真正的“主角”是腳下的土地。在采摘體驗區,孩子手持塑料籃子,穿梭于番茄藤蔓間,親手摘下圓潤飽滿的小番茄。“要挑黃色的,透亮一些的……”來自同安的小游客童伊娜一邊采摘,一邊跟小伙伴們分享自己“試”出的經驗。不遠處,包菜田里熱鬧非凡,家長與孩子協作歡樂挖菜。
楊女士一家四口手中的籃子裝滿了香氣四溢的草莓,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采摘園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妙香7號草莓,是從臺灣引進的種植技術,不打農藥和化肥,“我們的種植團隊也是從臺灣請來的”。
活動的“煙火氣”在番樂市集達到高潮。這里不僅匯集了翔安本地特色農產品,如手工蜂蜜、農家米酒,還設有非遺手工體驗區。游客可以親手制作漆扇、學習棕編技藝,在匠人的指導下感受傳統文化的溫度。“沒想到在田園里還能體驗非遺,孩子玩得都不想走了!”李先生展示著孩子剛完成的編織籃和植物拓印帆布包,贊不絕口。
當夕陽為西巖山披上金紗,活動的“夜場模式”正式開啟。“破冰行動”“抓泥鰍音樂游戲”“桃花朵朵開”“包菜接力賽”等活動,將農耕元素與運動結合,讓市民游客在嬉戲中體會農耕的辛勞與樂趣。
趣味互動
共筑田園親子記憶
夜幕降臨時,篝火燃起,魔法故事會登場。資深繪本老師化身“故事魔法師”,帶領家長和孩子,開啟一場充滿想象的故事之旅,解鎖親子共讀的全新體驗。“這樣的活動既讓孩子親近自然,也讓我們找到了童年的記憶。”游客陳小姐感慨道。
從白天到夜晚,從音樂到美食,從親子互動到熱血競技,各種各樣的沉浸式體驗開啟了豐富多彩的田園生活。據介紹,5月2日-5日,西巖山都市田園推出小番茄、草莓、包菜全天采摘活動,讓市民游客體驗“從枝頭到舌尖”的新鮮。3日到5日,已經上線了麥田CS、種稻抓泥鰍等親子活動,歡迎廣大市民網上報名預約。翔安西巖山都市田園還擁有廈門最大的130畝臺灣紅藜麥種植地,目前正逐漸成熟,成熟后將呈現漂亮的紅艷的大地景觀,可供市民游客觀賞。
此次活動是翔安推動“文旅+農業”融合發展的創新嘗試。“下半年,我們將推出玉米、旱稻等大地景觀作物,繼續挖掘鄉村資源,創造出新穎、有趣的田間地頭的新玩法。”西巖山都市田園運營主理人馬賢勝表示,西巖山都市田園從去年年底啟動了農文旅融合性項目的建設和發展,今年3月份舉辦了草莓采摘節,接下來還將持續完善接待服務設施,讓游客在接下來的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有更豐富的體驗活動。
這場田園狂歡,不僅讓游客在假期收獲歡樂,更讓翔安的鄉村文旅煥發出新的活力。作為活動的主辦方,翔安投資集團黨總支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以持續深化拓展“三爭”行動為抓手,從活動籌備到現場執行全程把控,充分激發黨員干部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記者 曾嫣艷 通訊員 蔡建東 葉曉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