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前,特朗普政府高調宣布對華實施“對等關稅”,擺出一副“極限施壓”的架勢。然而,這場貿易戰還沒滿30天,美方就開始撐不住了。
最新的消息顯示,美國政府正通過多種渠道主動接觸中方,希望重啟關稅談判。這種突如其來的“示好”,與其說是誠意,不如說是特朗普在給自己找臺階下。畢竟,貿易戰打到今天,美國不僅沒占到便宜,反而被自己的關稅大棒反噬得夠嗆。現在,特朗普想要的恐怕不是勝利,而是一個“體面認輸”的機會。
特朗普在4月初宣布關稅政策后,中方的態度始終堅定且明確:如果美方真想解決問題,就應該徹底取消對華單邊關稅措施,通過平等對話處理分歧。這是解決問題的核心,美國必須先撤掉自己架起的關稅壁壘,否則談判無從談起。
然而,特朗普政府的動作卻顯得十分矛盾。美方就開始頻繁釋放談判信號,一開始是“勸降”,過了一段時間后變成了“示好”,接著又開始軟硬兼施,甚至釋放假消息、主動碰瓷。他們頻繁對外放風稱“中美正在談判”,試圖營造一種“中國主動求和”的假象;私下卻又急切地尋求接觸,生怕中方不接招。這種“陰陽做派”恰恰暴露了美方的真實心態,既想保住面子,又不得不面對現實。
那么,特朗普為何突然放低姿態?答案很簡單:美國扛不住了。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GDP環比萎縮0.3%,股市震蕩下行,美元匯率跌至近三年低點。特朗普引以為豪的“對等關稅”不僅沒讓中國屈服,反而讓美國企業叫苦連天。不少美國中小企業和農場主瀕臨破產,就連軍工巨頭諾斯羅普·格魯曼都因中國稀土出口管制而推遲B-21的生產計劃。這些數據無一不在證明,特朗普的貿易戰策略已經徹底失敗。
一個月前,特朗普趾高氣揚地要求中國“主動打電話求和”,甚至放話稱“中國很快就會撐不住”。結果呢?中國不僅沒打電話,反而通過精準反制讓美國疼得跳腳。如今,特朗普不得不自己派人來接觸,只能感嘆一句,從“全面進攻”到“重點進攻”只用了5天,迅速轉進到“245%對125%優勢在我”,“優勢談判”沒開始直接變成了“求和談判”,真有你的,美稅宗!
他的“戰略不確定”談判手法,也就是通過釋放混亂信號擾亂對手判斷,在中國面前完全失效。中方不僅沒被帶節奏,反而利用美方的焦慮心理,逼出其真實意圖,牢牢掌握談判主動權。這種反差充分說明,特朗普的貿易戰從一開始就是一場建立在錯誤假設上的豪賭,現在他賭輸了,就得認。
中方選擇在此時曝光美方的接觸行為,打破了特朗普試圖營造的“中國主動妥協”的虛假敘事,讓國際社會看清誰才是真正被迫調整策略的一方,其次也向其他被美國施壓的國家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中國的反制是有效的,美國的極限施壓并非不可戰勝。日本、韓國、印度等國目前都在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但進展緩慢。如果中國能逼得美國低頭,其他國家自然更有底氣堅持自己的立場。中方的這一策略,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也是在為全球貿易秩序爭取更公平的環境。
因此中國的堅定立場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巴西總統盧拉近日公開稱贊中方的反制措施“令人欽佩”,并表示單邊主義的霸凌行徑理應遭到共同抵制。
盧拉的表態,代表了很多國家的內心想法。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繞過美元,采用本幣結算,世界正在擺脫對美國單極體系的依賴,中國在這場貿易戰中的“勝利”,無疑加速了這一進程。如果美國繼續一意孤行,最終被孤立的不會是中國,而是它自己。
特朗普政府面臨的是一個極度尷尬的局面:國內經濟數據難看,盟友離心離德,民意支持率跌至39%,創下80年來美國總統同期最差紀錄。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主動接觸”更像是一場止損行動。但問題在于,中方的條件很明確,取消所有單邊關稅,平等對話。特朗普愿意接受嗎?
如果他真的認輸,他用宗教狂熱的方式創造的“贏”學還如何維系?如果他繼續硬撐,美國經濟還能扛多久?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決定這場貿易戰的最終結局。
無論如何,有一點已經很清楚:中國在這場博弈中占據了絕對上風。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不僅沒嚇住中國,反而砸了自己的腳。現在,球在他那邊。是繼續硬撐,還是體面認輸,無論他怎么選,歷史都會記住這一刻,單邊主義的時代,該結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