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加拿大常備軍總數不到6萬人,面積卻達到998萬平方公里。這么大的地盤,這么小的兵力,邊上就是全球最能打的美軍。按地緣邏輯,美國早該下手。
歷史沒走這條線,是因為兩百多年前,加拿大用真槍實彈把美國打痛了。美國最終選擇收編而非吞并,是被一次次實戰和邊境談判推著轉彎。
1812年開戰,美軍三線出擊,加拿大守住了全部邊界
1812年6月18日,美國總統詹姆斯·麥迪遜簽署對英宣戰書,美軍立即向加拿大展開三線攻勢。五大湖、魁北克、底特律同時調兵,美軍士氣高,目標明確,要拿下整個英屬北美殖民地。
底特律戰線成為第一個戰場。美軍面對兵力更少的英軍和原住民聯軍,指揮層嚴重失誤,幾乎沒開一槍就宣布投降。底特律要塞淪陷,是美國本土歷史上唯一一次有軍事重鎮被外軍占領。
魁北克方向,美軍從圣勞倫斯河方向進攻。英軍依托地形防線,聯合魁北克民兵與原住民部隊,反手包夾,形成強大阻擊圈。美軍連連受挫,后勤線被割斷,指揮系統出現混亂,士兵在零下十度的冰雪地帶被迫撤退。
五大湖方向,美軍嘗試依托湖上戰艦開辟突破口。英軍控制住湖區制海權,美軍幾場小勝并未形成持續推進能力。戰略協同失誤、前線指揮脫節,美軍三線作戰全部失敗。
1814年8月,英軍從加拿大海陸南下,約4000人聯合加拿大民兵直取華盛頓。總統詹姆斯·麥迪遜倉皇逃離,白宮、國會山、財政部大樓被縱火焚毀。這是美國建國史上最直接的軍事羞辱。
戰后簽訂《根特條約》,美英恢復戰前邊界,彼此歸還占領土地。美國在這場戰爭中沒有任何實際領土收益,加拿大以民兵與地方軍組織,完成對國家核心區的自主防守。
英裔、法裔、原住民聯手反抗外敵,形成統一戰線。加拿大國族意識開始形成,主權防線自此確立。
1867年鐵路計劃,加拿大提前并省,美國計劃斷路
1867年7月1日,加拿大聯邦正式建立,魁北克、安大略、新斯科舍和新不倫瑞克聯合成為英國自治領。聯邦成立后,加拿大開始以國家身份推進西擴戰略。
同年,美國完成對阿拉斯加的收購,試圖借由地理擠壓方式打通西北通道。英屬哥倫比亞正好地處美加之間,美國希望從經濟與地理上將其納入勢力范圍。
哥倫比亞地區財政赤字嚴重,對英國補貼依賴度高。美國向其提出經濟援助條件,加拿大則提出聯邦援助修建太平洋鐵路。哥倫比亞兩邊觀望,最終選擇聯邦方案。1871年,英屬哥倫比亞加入加拿大,承諾鐵路10年內通車。
加拿大中央政府迅速調配資源,建設國家統一鐵路網絡。工程于1881年動工,1885年全線貫通,東起蒙特利爾,西抵溫哥華。鐵路不僅連接地域,也穩固了國家領土結構。
美國未放棄對邊界的爭議。1898年,加拿大育空地區爆發金礦熱,美加在阿拉斯加—育空交界區發生沖突。美加英三方成立五人仲裁團,英國代表投票支持美國。邊界爭議至此結束,加拿大失去部分資源區。
1903年仲裁結果公布,加拿大不滿,但接受裁定。美加兩國邊界逐步穩定,美軍收縮北部戰略計劃,外交矛盾降溫。
鐵路計劃提前完成,加拿大避免分裂趨勢。美國戰略落空,吞并行動終止于地緣政治失敗。
二戰后對美依附,加拿大轉為“特殊盟友”身份
二十世紀初,美加關系進入轉型期。美國崛起為全球工業霸主,加拿大處于其影響圈層。
一戰爆發,加拿大代表英國直接參戰。美國1917年加入戰爭,與加拿大形成初步軍事聯動。
二戰爆發后,加拿大在1939年即向德宣戰。美國1941年底參戰,美加正式成為協作伙伴。戰爭期間,美加簽署數十項軍事、情報、后勤合作協議,建立北美防御體系基礎。
1949年,加拿大加入北約,與美國共享軍事部署框架。1958年設立北美防空司令部,聯合防御雷達系統,戰略上實現防空協同。
經濟方面,加美建立高度互通模式。能源輸出、機械制造、信息服務全面對接。1965年簽署《汽車協定》,1989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1994年并入北美自貿區。
政治層面,加拿大多次在國際安全事務中配合美國。例如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等戰爭,加拿大均派兵參與。外交立場緊隨美國,形成典型附庸關系。
加拿大維持主權框架,但軍事戰略、安全防線、外交態度均受美方主導。美國無需再以武力占領,加拿大已在結構上被納入美國戰略體系。
邊境設防取消,國家安全合一,經濟命運共享,美加從對立轉向聯動,主權與從屬在制度上達成平衡。
參考資料
上次美國覬覦加拿大領土結果如何?白宮重新裝修!-觀察者-2015-01-10
美國吞并加拿大的計劃,為什么破產了?-澎湃-2021-04-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