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人生的道路像一條分叉的河流,有時看似寬闊的大道反而暗藏暗礁,而那些被人輕視的小路或許通向廣闊天地。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兩個軍人的不同選擇,兩種截然相反的人生軌跡,誰能想到命運會開出如此出人意料的答卷?
成功的定義,從來都不是世人眼中的標準答案。
01
那是1992年初夏的一個下午,西北軍區招待所的小院里,兩棵老槐樹投下斑駁的陰影。林昊天和宋遠征并排坐在石凳上,面前的茶幾上擺著幾瓶啤酒和幾碟下酒菜。兩人都穿著整齊的軍裝,胸前的軍功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老林,咱們就要轉業了,你想好去哪兒了嗎?”宋遠征抿了一口啤酒,眼睛里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林昊天看了看遠處練習隊列的新兵,眼神中有一絲不舍:“組織上給我安排了省城建設局的位置,條件還行。”
“那太好了!”宋遠征一拍大腿,“我托關系弄到了省城國企的一個位置,咱倆還能經常見面!省城的生活多好啊,吃喝玩樂應有盡有,單位分房子,福利待遇也不錯。”
林昊天沉默了一會兒,從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這是我家鄉的來信,現在國家正在大力發展小城鎮建設,我們鎮長特地寫信邀請我回去。”
宋遠征瞪大了眼睛:“你不會是想回鄉下吧?那地方有什么好的?臟亂差,工資低,條件艱苦,你在城里多好啊!”
“我還沒完全想好。”林昊天收起信,目光堅定,“不過我倒覺得小地方或許有大作為。”
那天晚上,林昊天回到宿舍,給未婚妻杜雨柔打了個電話。電話那頭的她聽到林昊天可能回鄉鎮的想法,有些意外。
“你真的決定回去了?”杜雨柔問。
“嗯,我覺得那里更需要我,也更適合我。”林昊天說,“你在軍區醫院工作得好好的,我不想耽誤你。如果你愿意,我們可以暫時分開一段時間,等我在那邊站穩腳跟再接你過去。”
電話那頭沉默了許久,杜雨柔輕聲說:“我跟你一起去。我是軍人的女兒,也是即將成為軍人妻子的人,苦點累點算什么?我會申請調到鄉鎮衛生院。”
林昊天握緊了話筒,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一周后,轉業分配會上,當林昊天宣布自己選擇回鄉鎮工作時,所有人都愣住了。宋遠征像看瘋子一樣看著他:“老林,你是不是腦子進水了?那可是鄉下啊!”
林昊天笑了笑:“十年后再見,看看誰走得更遠。”
02
1992年夏末,林昊天背著行囊回到了家鄉濱海鎮。鎮子不大,主街道坑坑洼洼,兩邊的房子低矮破舊,完全看不出發展的跡象。林昊天的心不由得沉了下去。
周啟明鎮長親自來接他:“昊天,你能回來真是太好了。鎮上正缺你這樣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輕人。我給你安排了鎮建設辦副主任的職位,主要負責鎮區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
林昊天來到鎮建設辦,發現辦公室只有一間破舊的平房,里面擺著幾張舊辦公桌,幾把破椅子,連電風扇都是壞的。工作人員三三兩兩地聊天,看到林昊天進來,只是隨意瞟了一眼就繼續聊天。
“這是我們新來的副主任,林昊天同志,大家歡迎。”周啟明介紹道。
大家敷衍地鼓了鼓掌,一個中年男人走過來,自我介紹道:“我是科員老王,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問我。”
接下來的日子,林昊天逐漸熟悉了工作。他發現工作困難重重:資金短缺、設備落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第一周開例會,他提出要規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時,下面的人都交頭接耳,不以為然。
“林主任,你剛來不了解情況。我們這兒就這條件,你那些想法在大城市可能行得通,在這兒不現實。”老王直接說道。
林昊天沒有氣餒,他決定從小事做起。他親自帶隊測量鎮區主干道,設計排水系統,帶著工人填補道路坑洼。很快,大家被他的認真和專業所打動,工作積極性高了起來。
杜雨柔也來到了鎮衛生院。衛生院條件艱苦,設備老舊,藥品短缺。但她不計較這些,認真工作,還組織義診活動,走村入戶為老人和孩子檢查身體。她溫柔體貼的性格和專業的醫療技能很快贏得了鄉親們的喜愛。
年底,林昊天收到了宋遠征的來信。信中,宋遠征詳細描述了省城的繁華和自己工作的舒適:“老林,我在國企干得不錯,領導很欣賞我。單位分了套兩居室的福利房,離單位很近,上下班很方便。工資福利也不錯,每月有固定獎金,還有各種補貼。我跟同事們經常去新開的酒吧、歌廳玩,生活多姿多彩啊!你在鄉下還習慣嗎?要不要我托關系,幫你調到城里來?”
看完信,林昊天苦笑了一下。他看了看自己租住的破舊平房、每天騎的舊自行車,再想想宋遠征描述的城市生活,心里不由得有些失落。
杜雨柔看出了他的心事,握住他的手:“我相信你的選擇,也相信我們的未來。農村才是中國最大的舞臺,你不是常說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鼓勵發展鄉鎮企業嗎?我們的機會就在這里。”
林昊天點點頭,心中的不安漸漸平息。年底,他們舉行了簡樸而溫馨的婚禮。婚禮上,林昊天對杜雨柔說:“我保證,不會讓你后悔跟我回來。”
03
1993年春,改革開放的浪潮席卷全國。林昊天在報紙上看到沿海城市建設蓬勃發展的消息,突然有了靈感。他注意到小鎮周邊有豐富的沙石資源,可以成立沙石廠,為周邊的建設項目提供建材。
他帶著想法去找周啟明。周啟明聽完他的想法,連連點頭:“這是個好主意!我們正愁拿什么項目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呢。鎮里可以投資一部分,你來負責籌建和運營。”
籌建沙石廠的過程并不順利。首先是資金問題,鎮里只能拿出有限的資金,剩下的需要林昊天自己想辦法。他四處奔走,借了一些錢,又找到當地幾個有實力的村民入股。接著是設備問題,他跑到省城考察,買了一些二手設備,雖然老舊但勉強夠用。最后是人員問題,他從當地村民中招了一些工人,自己手把手教他們操作設備、注意安全。
沙石廠建成后,又面臨著市場開拓的問題。開始時,沒有人愿意從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購買建材。林昊天只好親自帶著樣品,挨個去拜訪附近的建筑工地,推銷產品。他降低價格,保證質量,慢慢地贏得了一些客戶。
晚上回到家,林昊天常常累得直接倒在床上。杜雨柔會默默地給他端來熱水,捶捶肩膀:“累了一天了,好好休息吧。”
這天,林昊天在報紙上看到了宋遠征的名字。報道說宋遠征因工作出色,被提拔為科長,還獲得了先進工作者的稱號。照片上的宋遠征西裝革履,意氣風發。林昊天不由得看了看自己粗糙的雙手和因長期在外奔波而曬黑的臉,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杜雨柔看出了他的心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不用跟別人比。你看,沙石廠已經有起色了,再堅持一下,會越來越好的。”
林昊天點點頭,把報紙放到一邊,拿出紙筆,開始規劃沙石廠下一步的發展。
時間轉眼來到1995年,林昊天的沙石廠已經步入正軌,不僅解決了30多名當地村民的就業問題,還為鎮里增加了可觀的財政收入。周啟明提拔林昊天為鎮建設辦主任,全面負責鎮里的基礎設施建設。
這一天,林昊天接到了宋遠征的電話。電話那頭,宋遠征的聲音依舊充滿活力:“老林,最近怎么樣?我聽說你在鎮上干得不錯嘛!”
“還行,混口飯吃。”林昊天笑道,“你呢?”
“我啊,挺好的。單位剛給我調了級別,工資又漲了。”宋遠征頓了頓,“不過最近單位開始搞改革,說是要提高效益,可能要裁員。我暫時沒事,但心里也不踏實。”
林昊天聽出了宋遠征話里的擔憂,安慰道:“你能力強,肯定沒問題的。”
掛了電話,林昊天若有所思。國企改革的消息他在報紙上看到過,這是大勢所趨。相比之下,鄉鎮企業的發展潛力似乎更大。
這時,鎮上的個體戶王建國找到了他。王建國是當地最早的個體戶之一,頭腦靈活,善于抓住機遇。他對林昊天說:“林主任,我看你的沙石廠經營得不錯,有沒有興趣一起合作,擴大規模?另外,我想成立一個小型建筑隊,承接周邊鄉鎮的小型建設項目,你有經驗,可以一起。”
林昊天覺得這是個好機會,于是兩人一拍即合,開始合作。他們擴大了沙石廠的規模,增加了生產線,同時成立了小型建筑隊,開始承接周邊鄉鎮的道路、橋梁等小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事業有了起色,林昊天和杜雨柔的生活也漸漸好轉。他們搬出了租住的平房,在鎮上買了套小樓房,添置了一些家具。更讓他們高興的是,杜雨柔懷孕了。
當杜雨柔生下一個健康的男孩時,林昊天喜極而泣。他抱著兒子,輕聲說:“爸爸會給你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
04
1996年春,省城的一家咖啡廳里,宋遠征正和幾個朋友喝著咖啡。他西裝革履,手腕上戴著一塊名表,看起來意氣風發。
“老宋,聽說你們單位要改革了?”一個朋友問道。
宋遠征輕松地笑了笑:“是有這事,不過對我影響不大。我在單位表現不錯,領導看重我,前陣子又升了職。”
“那你運氣不錯。我認識的幾個國企里,已經開始裁員了。”朋友說,“現在外資企業正在大量招人,待遇比國企好多了,你有沒有考慮過跳槽?”
宋遠征搖搖頭:“國企鐵飯碗,多少人羨慕呢。再說,我們單位福利待遇好,分了房子,還有各種補貼,哪那么容易放棄。”
回到家,宋遠征的妻子正在整理新買的窗簾。他們的房子是單位分的福利房,雖然不大,但位置不錯,離單位近,配套設施齊全。
“老公,窗簾換了顏色,好看嗎?”妻子問道。
宋遠征點點頭,心情很好:“挺好看的。對了,下個月單位組織去海南旅游,你做好準備,咱們一起去放松一下。”
妻子開心地笑了:“太好了!我聽說海南的景色特別美。”
就在這時,電話響了。是單位的通知,說是下周開始要進行崗位競聘,每個部門要精簡人員,提高效率。
宋遠征放下電話,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雖然他在單位表現不錯,但這次改革力度大,誰也說不準會有什么變化。
他忽然想起了林昊天。上次通電話時,林昊天提到他已經辭去公職,和人合作開了建筑公司,生意做得不錯。宋遠征當時還有些不以為然,認為林昊天放棄“鐵飯碗”不明智。但現在看來,或許林昊天的選擇更具前瞻性。
“在想什么呢?”妻子問道。
宋遠征回過神來,勉強笑了笑:“沒什么,單位有點事,我再想想。”
他走到窗前,看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隱隱感到一絲不安。
1996年夏,林昊天和王建國的合作已經小有成效。他們的建筑隊承接了幾個小項目,雖然規模不大,但利潤可觀。這一天,林昊天正在工地上檢查進度,王建國匆匆找來。
“昊天,有個大機會!”王建國興奮地說,“縣里要修一條新公路,預算兩百萬,我打聽到消息,有機會接這個項目!”
林昊天眼前一亮:“這可是個大項目!不過我們的資質夠嗎?”
“資質是個問題,我們得成立正規公司才行。”王建國說,“你得辭去公職,全身心投入,我們一起把公司做大。”
辭去公職意味著放棄穩定工作,風險不小。林昊天回到家,跟杜雨柔商量這事。
“你真的要辭職?”杜雨柔有些擔憂,“公職多穩定啊,現在兒子還小,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
林昊天握住妻子的手:“我看好這個機會。這些年鄉鎮發展很快,建設項目越來越多,市場潛力巨大。我在部隊學的就是工程專業,這是我的強項。再說,我跟王建國合作的沙石廠和建筑隊效益不錯,積累了一些經驗和資金。”
看到丈夫堅定的眼神,杜雨柔點點頭:“好吧,我支持你。只要我們一家人在一起,什么困難都能克服。”
林昊天去找周啟明,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周啟明勸他再考慮考慮:“你在鎮里工作得好好的,為什么要冒這個險?創業哪有那么容易,風險很大的。”
“鎮長,我心意已決。”林昊天說,“這些年在鎮上工作,我學到了很多,感謝您的栽培。創業是有風險,但現在正是好時機,我不想錯過。”
周啟明見勸不動他,只好同意:“那好吧,但有困難記得回來找我。鎮里的項目,只要你有能力,還是會優先考慮你的公司。”
林昊天和王建國正式成立了建筑公司,專注鄉鎮基礎設施建設。開始階段困難重重:資金短缺、人才缺乏、競爭激烈。他們拿出所有積蓄,又從親友那里借了些錢,總算籌集了啟動資金。
林昊天負責技術和管理,王建國負責市場開拓和關系維護。他們日夜操勞,逐漸在當地站穩了腳跟。縣里那個公路項目最終沒有拿到,但他們通過投標,獲得了幾個小型項目,收入還算穩定。
當第一筆可觀的利潤入賬時,林昊天松了一口氣。他親自去銀行取錢,買了一束花和一個蛋糕,回家給杜雨柔一個驚喜。
“這是什么日子啊?”杜雨柔抱著兒子,驚訝地問。
林昊天笑了:“沒什么特別的日子,就是想謝謝你一直支持我。公司有了第一桶金,以后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杜雨柔紅了眼眶,緊緊抱住丈夫。
05
到了1998年,林昊天的建筑公司已在當地小有名氣,承接了多個鄉鎮基礎設施項目。他培養了一支有戰斗力的團隊,多是本地農村青年,通過培訓成為技術工人。公司效益良好,林昊天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提高。
這一天,林昊天接到了宋遠征的電話。電話那頭,宋遠征的聲音不像以前那么洪亮了。
“老林,最近怎么樣?”宋遠征問道。
“還行,公司發展不錯。”林昊天說,“你呢?”
宋遠征嘆了口氣:“我們單位改革力度大,裁了不少人。我因為能力還行,保住了職位,但工資下降了不少,工作壓力也大了。”
林昊天聽出了老友的落寞,安慰道:“這是全國性的改革,會有陣痛,但長遠來看是好事。你能力強,肯定能適應的。”
“希望如此吧。”宋遠征頓了頓,“聽說你現在做老板了,生意做得不錯?”
“還可以,就是小打小鬧。”林昊天謙虛地說。
“有機會我去看看你。”宋遠征說完,匆匆掛了電話。
林昊天放下電話,若有所思。當初他選擇回鄉鎮時,很多人不理解,覺得他放棄了大好前程。現在看來,這個選擇或許是對的。城市生活表面光鮮,但競爭激烈,環境的變化有時候超出個人的控制范圍。相比之下,鄉鎮雖然條件艱苦些,但機遇也多,施展空間大。
公司的事務很多,林昊天沒有太多時間感慨。他忙著跟客戶談合作,跟銀行談貸款,跟政府部門溝通項目,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但他樂在其中,看到公司一步步壯大,他感到無比滿足。
杜雨柔在衛生院工作得心應手,還成了鎮上的名醫生,許多病人慕名而來。兒子也健康成長,已經上了幼兒園,是班里最調皮的孩子。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生活越來越好。
林昊天常常思考,什么是成功?是像宋遠征那樣在城市里有份體面的工作?還是像自己這樣在鄉鎮創業打拼?他不確定答案,但他知道,自己現在的生活,是他想要的。
林昊天不知道的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機遇即將到來,這個偶然的機會將徹底改變他的命運軌跡,也將讓他和宋遠征的人生道路產生天壤之別。而這一切的開始,只是他去省城一次普通的建材采購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