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之間,美方不再尋求和中國談判?并且還重新找了十幾個國家充當幫手。面對美方的持續施壓,中方的兩個字回應簡單明了,大有深意。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最近,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毫不掩飾地表示,對于中美貿易問題,中方應該主動降溫,成為首先邁出緩和步伐的一方。
他的理由是,中國對美出口金額是美國對華出口的五倍,這種“不平衡”顯然是不正常的,必須加以糾正。更具威脅性的是,他暗示美國已準備好一整套升級對抗的手段,其中甚至可能包括實施禁運。
在同一天,他還揭示了美國的另一個轉變:美國已將與中國的貿易談判暫時擱置,轉而尋求與其他15到18個國家建立新的貿易協議。
這一策略,讓人不由得想起了特朗普的某些操作。回顧過去,中美之間的針鋒相對使得雙方的關稅稅率分別攀升至145%和125%。
如何看待貝森特的表態?實際上,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的70%,實際上源于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產業鏈布局,也就是說,他給出的理由純粹就是瞎找借口。
而就在幾天前,貝森特還在IMF和世界銀行會議期間,與中國官員低調會面,討論“金融穩定”議題。這種“斗而不破”的策略,無疑暴露了美國在極限施壓與實際利益之間的猶豫不決。
美國想壓制中國,但敢于這樣做嗎?
白宮前經濟顧問說得好:“美國人最想念的還是中國產品。”所以說,如果真的實施禁運,美國產業鏈可能就此斷裂。以中國為全球最大電子產品制造基地的背景下,蘋果、特斯拉等巨頭都有可能遭遇重創。很自然,一旦這種情況發生,美國消費者所依賴的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將瞬間告急。
(美國人搶購中國全景相機)
對于貝森特的表態,中國顯然不能坐視不理。巧合的是,貝森特發表言論的第二天,中國外交部發布了一個硬核雙語視頻《不跪》。這一舉動可以看作是對美國壓力的一次強烈反擊。視頻中反復強調“中國不跪!中國不退!”,這是對霸權主義的有力回擊,也是在全社會范圍內凝聚起“不屈脊梁”的信念。
(外交部發布雙語視頻《不跪》)
歷史總是具有諷刺意味的。特朗普當初豎起高墻,意圖封鎖中國的發展。結果呢?中國乘勢重塑全球貿易關系,并且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正在認可并歡迎中國的發展模式。盡管特朗普千方百計地想遏制中國,卻在無意中幫助中國壯大。原因簡單明了:中方所走的道路,代表了正義與公平,因此更能贏得人心,而美國的單邊主義則愈發孤立。
通過這場由美國挑起的關稅戰,以及中國堅定且精準的反擊,世界開始看清誰才是真正的經濟巨人。毫無疑問,是中國,而非美國。
世界的格局已經在悄然改變。對比一下美國簡單粗暴的關稅措施,和中國穩、準、狠、新的反應手段,能夠清晰的發現,中國在用21世紀的科技和全產業鏈思維,來應對美國保守的關稅壁壘,這無疑是一種降維打擊。中國正在通過科技賦能的新方式,重新定義國際貿易規則。
(特朗普發起貿易戰,恰恰是把路走窄了)
回過頭來看,貝森特的表態不僅是對中國施壓,也是對美國自身焦慮的體現。國際貿易關系復雜且多樣化,美國試圖通過簡單的懲罰性措施,來重塑游戲規則無異于癡人說夢。全球化程度如此之深入,任何一種簡單粗暴的方法都難以奏效。
總的來說,目前,美國正處于一個十字路口,特朗普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經濟政策和國際戰略定位。
一方面,繼續沿用舊有的高壓政策,很可能將自己推向孤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尋求合作共贏的策略,才是走出困境的鑰匙。畢竟,無論是中美兩國,還是整個世界,都需要穩定和可持續的經濟環境。撇開短期利益紛爭不談,共同繁榮才是長久之道。
在未來的日子里,中美之間的博弈勢必還會延續,但令人期待的是,中方已經找準了正確之路,就看美方會不會懸崖勒馬,和我們相向而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