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活在社會中,首先面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跟人打交道。相比于學習知識完全可以自己做主,多學或者少學,社交往往是失控的,我們也經常會遇到自己無法決定的事情,以及一些對自己不利甚至是十分危險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去堅持原則,不讓自己陷入巨大風險,是一件難事,甚至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的一門藝術。
在這方面,曾經在原總參謀長黃永勝身邊當過秘書的李必達就是一個例子。在他發現政治情況不對后,果斷作出了一個重大抉擇加速了林彪的出走。
李必達為什么能成為黃永勝的秘書,這還要從他的人生經歷說起。
他的老家是湖南漢陽,他出生那一年正是抗戰最艱難的1940年。當時的中國已有近一半國土已經淪陷,國家可以說是危在旦夕。
李必達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他考入中南政法學院后,于1964年順利從學校畢業。
如果按照一般的分配安排,李必達大概率會被分配到基層單位,很難有特別高的起點,更不可能成為中央高級領導的秘書。但他畢業那一年有個特殊情況,當時廣州軍區正從全國選召應屆生入伍,一直對軍營充滿向往的李必達報了名,并且幸運入選。當時廣州軍區在全國只選140個人,報名的人非常多,他能夠入選,可以說是概率很低的事情。但讓他想不到的是,他的好運氣還沒有用完,三年后的1967年11月,一件事改變了他的命運,他被調到廣州軍區司令部當秘書,沒過多久,又被派到了黃永勝身邊工作,成為當時廣州軍區司令員黃永勝的貼身秘書。
黃永勝在部隊里的地位可不一般,它是林總手下“四大金剛”之一,是林總的愛將。
當時林總在北京的地位也非常高,黃永勝的前途自然也是不可限量。所以盡管他只是一個秘書,但在大家眼中,他只要跟著黃永勝,以后升為國家或者地方的高級領導,也只是時間問題。
1968年3月,“楊、余、傅事件”結束后,在林總的幫助下,黃永勝升為解放軍總參謀長,一時之間位高權重。因為李必達平常表現不錯,所以黃永勝帶著他一起進京赴任,繼續擔任秘書職務。
當時李必達只有27歲,在周圍人眼中,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前途是一片“康莊大道”。然而實際情況是,他已經陷入了政治旋渦之中,因為黃永勝是林總的愛將。而當時北京的局勢頗為復雜,以林為首的集團和以江為首的集團存在很大矛盾,相互之間爭權奪利、爾虞我詐。年輕的李必達也經常面對這種復雜的局面,久而久之,他開始反思,這樣下去早晚會出問題。
但考慮到黃永勝一直比較器重他,如果直接講真話或者提出離職,似乎不太妥當。他反復考慮,決定換個策略,主動提出下基層,從而遠離政治旋渦。為了讓這件事能辦成,他決定先向黃永勝的妻子項輝方表達了自己的想法,直言自己在基層時間太短,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感覺難以勝任總長秘書職務,希望首長安排他到基層工作一段時間。
項輝方聽出了他的用意,考慮了一下,表示同意。但這個“同意”可沒那么簡單,黃永勝和項輝方要充分利用他的“剩余價值”,于是提出讓他去北京衛戍區作戰值班室工作,跟著北京衛戍區司令員溫玉成將軍。但有個條件,要關注溫玉成的一舉一動。溫玉成曾經在廣州軍區長期擔任副司令員,在特殊時期曾受到沖擊,林總關鍵時刻保護了他。所以他和黃永勝一起被調到北京工作,擔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但當時江青一直試圖拉攏溫玉成,這讓林總和黃永勝頗為擔心,所以干脆就安排李必達去溫玉成那里當“耳目”。這一波操作的用意非常明顯,李必達表示拒絕,結果惹怒了黃永勝和項輝方。
于是李必達就遭到了“特殊對待”,先是被派去燒鍋爐,然后讓他去北京針織總廠勞動,總之就是讓他在基層吃苦受累,在勞動中接受教育,用這種方式逼他讓步。但李必達非但沒有因此生氣,反而感到高興。因為他被黃永勝打壓后,盡管在基層吃了苦,但恰恰可以向所有人證明,他已經不再是黃永勝的人,和林為首的集團已經沒什么利益關系了。
后來他聽說了以林為首的集團在“九大”期間的不軌行為,擔心國家出現動蕩,他決定鋌而走險,給中央寄舉報信。
他當時的處境其實非常艱難,信件能不能真的遞上去,是一個大問號。他考慮再三,決定寫兩封信,第一封信給態度搖擺的溫玉成將軍,因為他和黃永勝有矛盾。第二封信直接寫給中央,通過總參謀部機要局寄出。
只要有一封能順利送到周總理等中央其他領導手中,就可以揭發那些人的陰謀。他自己也做好了隨時準備被抓走的心理準備。
沒過多久,他擔心的事情發生了,溫玉成把那封信交給了林總,他暴露了。 但幸運的是,另一封信到了周總理等其他領導的手中。黃永勝派人專門審問他,他堅持原則,遭到了長期的身心折磨。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林總的飛機墜機,在周總理的親自過問下,李必達恢復了自由,留在總參謀部軍訓部當參謀。1979年參與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回京后擔任過商標局常務副局長等職務。
盡管他曾經給黃永勝當過秘書,但因為早早地脫離了黃永勝,堅持原則,和黃永勝斗爭,所以后來追查相關人和相關集團的時候,他沒有遇到大麻煩,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堅持了初心,早日作出了選擇。
2001年,李必達退休后開始鉆研書法,并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個人書法藝術展,成為了有名氣的書法家,來了一個華麗轉身,他的人生智慧值得年輕人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