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打“臺灣牌”了,這次方式非常激進,不僅否認臺灣地區(qū)屬于中國,還列出了具體的措施。臺灣問題未來走向何方,考驗中國智慧。
臺媒報道消息,美國國會眾議院日前通過了兩項法案,分別叫做“臺灣保證實施法案”,和“臺灣國際團結法案”,兩項法案口頭無異議通過,意味著獲得了眾議院所有議員的支持。
首先需要對這兩項法案進行解釋,第一項法案的針對對象,是美國國務院。該法案要求這個美國外交機構,“定期檢視”與臺灣當局的交往過程中,給美方自身施加的“自我限制”。什么意思呢?就是說過去美國和臺灣當局的關系,是非政府間的民間關系,包括臺灣當局在美機構,也是以“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為名,美國在臺灣的機構,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美國在臺協(xié)會”。這些命名從某種程度上說,就符合“臺灣保證實施法案”里面所謂的限制,美國人現(xiàn)在覺得發(fā)展美臺關系,不應該被束縛,所以出臺法律要把這些束縛解綁。
產生的影響是什么呢?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美國議員竄訪臺灣地區(qū),不會再用民間身份來遮遮掩掩,而是公然用政府官員身份竄訪。
第二份法案“臺灣國際團結法案”,這個主要涉及的是聯(lián)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這份決議的主要內容我們耳熟能詳,1971年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該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并將蔣介石的代表從非法占據(jù)的席位上驅逐出去。
這次美國眾議院的法案,就對聯(lián)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提出質疑,用摳字眼的方式,辯稱該項決議不涉及臺灣當局歷史地位,也就是這兩年美方和島內“臺獨”勢力,頻繁炒作的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
這次美方的法案不僅著重強調,美方支持“臺灣地位未定論”,認為聯(lián)合國大會的決議,沒有處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臺灣當局在聯(lián)合國代表權問題,第二個問題是沒有在中國與臺灣地區(qū)關系上采取立場,或包含任何關于“臺灣主權的聲明”。
美方已因此拒絕承認臺灣地區(qū)屬于中國,還要求美國在各國際組織中的代表,通過話語權、投票權及影響力,倡導這些組織抵抗“中國試圖扭曲涉及臺灣的決議、用詞、政策或程序等作為”。看到了吧,現(xiàn)在“臺灣地位未定論”的論調,現(xiàn)在已經正式落地,美國要通過自己在國際組織的霸權,強行推動這份荒謬法案的落實。
對于臺灣問題,我外交部曾多次解釋,聯(lián)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從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明確了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席位只有一個,不存在“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問題。
對于中美關系,我們更加要強調的是,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打“臺灣牌”就是在動搖中美建交的根基。當美國在臺灣問題上不再奉行戰(zhàn)略模糊,我們需從政治、外交、軍事等,多個維度做好防范措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