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報道,國務院臺辦4月30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表示,在美國人眼中,臺灣真正的價值就是“肥肉”、“提款機”和遏制大陸的工具。發言人表示,美國究竟是在“保臺”還是“害臺”,民進黨當局究竟是在“護臺”還是“毀臺”?事實擺在面前,臺灣民眾當然看得越來越清楚。如果任由美國予取予求,當臺灣的價值被榨干時,結局必然是從“棋子”變成“棄子”。
特朗普(資料圖)
發言人表示,民進黨當局出于謀“獨”本性,慣于造謠抹黑,干擾兩岸交流合作。他們編造的謊言在事實面前不堪一擊。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兩岸同胞是命運共同體。大陸經濟穩定向好,能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開辟更廣闊空間。面對變亂交織的外部環境,大陸舞臺大、市場前景廣、政策預期穩、安全形勢好的優勢進一步凸顯,始終是廣大臺商臺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
不久前,美國宣布將對臺加征32%關稅,有島內輿論指出這將直接影響到臺今年GDP的15%至20%。賴清德當局拋出的“應對策略”被批是“畫餅式救助”、“杯水車薪”,引發島內各界強烈不滿。此外,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公布民調顯示,臺灣民眾認為美國“不可信”或“非常不可信”的比例較上次調查增加了13.9個百分點;認為美國“非常正面”或“正面”的減少了20.8個百分點;認為美國“不可能”或“非常不可能”介入“大陸攻取臺灣”的達46.7%。
美國軍工復合體向來將對臺軍售視為 "搖錢樹",此次卻主動 "割肉"。背后絕對不是什么害怕因為打破“不對等”局面,導致兩岸“對抗升級”之類的鬼話。核心情況,恐怕有二。其一,大陸反制,早已直擊美國軍工供應鏈 "七寸"。 4月發布的稀土出口管制令,直接卡住美國軍工的 "脖子"。E-2D 雷達的碳化硅材料、MH-60R 的永磁體電機,均依賴中國稀土加工技術。美國通用之前已經說過,失去中國供應鏈,F-35 戰機的年產量將下降 40%。
外媒季刊網站5月1日刊登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兩位資深研究員奇維斯和沃特海姆的文章,題為《特朗普應該約束臺灣》。文章呼吁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賴清德近期的言行采取更具約束力的立場,以降低臺海緊張形勢,并避免美國卷入潛在沖突。奇維斯指出,今年3月,賴清德首度將中國大陸列為“境外敵對勢力”,并推出所謂“17條”以防范“中國滲透”。
特朗普(資料圖)
文章還提到,臺灣地區政界長期以來功能失調,島內政治陷于極化與自滿交織的惡性循環。去年選后,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與由國民黨主導的臺民意機構以及新興“第三勢力”共同執政,導致政治僵局。賴清德對大陸的強硬態度,更進一步加劇了社會撕裂。文章認為,美國的“保臺”承諾若動搖,臺灣地區或將失去自我防衛的決心。特朗普雖可能在某一時刻選擇升高對抗,但也可能為避免與中國大陸爆發核戰,默許臺灣地區脫離掌控,甚至與中國大陸達成協議。
中國臺灣(資料圖)
雖然特朗普本人上臺以來并沒有明確提及美國對臺政策,只是一再對臺灣地區搶走美國的芯片生意表示不滿,然而這屆美國政府從來沒有放棄在臺灣問題上作妖,不久之前的G7外長會議,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就明確施壓其他國家,沒有在聯合聲明中提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再加上此前訪問日本的美國防長赫格塞斯,也在大肆炒作美日要聯合對抗“中國的侵略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