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長得矮胖而壯實,寬寬的臉膛上常帶著熱情的笑容,說話時聲音爽朗,舉止粗獷,喜歡揮動他那僅剩的一只胳膊做夸張的手勢。”
這是1984年美國著名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訪華時對新中國一開國將軍作出的描述。
這一開國將軍,正是在長征中失去左臂的獨臂將軍余秋里。
在諸多資深的“老石油”、“老會戰”口中,他是令大家夸贊不停的石油工業部部長,新中國石油工業的創建者。
除此之外,他卻也是弟弟口中“當了那么大的官,從未給家鄉辦點事”的國務院副總理。
1936年3月,云南烏蒙山。余秋里將軍率紅二方面軍18團截擊國民黨萬耀煌部隊。
激戰中,余秋里兩次中彈,均創左臂。當時骨折肉綻,筋露其外,微微顫動。
余秋里以斷臂之軀,強忍疼痛,涉滔滔江河,登皚皚雪山,過莽莽草地,行程兩萬余里。
一直堅持到9月紅二方面軍到達甘肅徽縣,余秋里傷勢加重,左手手指皆腫脹壞死,最終手術截肢,斷左臂。
而手術用的鋸子,還是臨時找來鋸弓和鋸條組裝的。
1984年,當美國作家哈里森聽到余秋里斷臂的這段傳奇經歷后,都不禁發出欣賞地贊嘆:“你真是一個典型的軍人,可敬可敬!”
1958年,正值我國石油短缺,石油工業勢弱,國民經濟命脈握在別人手里,受他人“卡脖子”之際,余秋里毅然脫下軍裝,領纓出征,接任新中國第二任石油工業部部長。
這一年,余秋里四十掛零,還比較年輕。也正因如此,有人質疑他可能有點“嫩”,毛主席卻道:“嫩點不要緊,鍛煉嘛。”
最終,任上,余秋里不負眾望,扭轉了新中國的石油困局。史稱:
“從1958年2月到1965年1月余秋里同志擔任石油部部長的七年間,就一舉扭轉了我國石油工業長期落后的面貌,而且為以后原油產量上一億噸,進入世界產油大國行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彼時,“鐵人”王進喜的名字和大慶油田一起響徹神州大地,有人把“鐵人”精神解釋為人格化了的大慶精神,而這,同時也是余秋里指揮石油大會戰的一個杰作。
當時儲量巨大的大慶油田被發現,為了更好地勘探開發,余秋里組織石油大會戰,人手不夠,他還曾回部隊要人,而且“獅子大開口”,一開口就是兩三萬人。
羅瑞卿當時還吃驚道:“你以為解放軍是你家的吧?”
而話雖這么說,最終,羅瑞卿還是為余秋里爭取到5萬子弟兵,投入到石油大會戰中。
1975年,反映大慶油田的電影《創業》在全國公映,影片中的華程政委,原型就是余秋里,毛主席當時親自為這部影片作保,“通過發行”。
同年,余秋里出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
在國務院副總理任上,余秋里還曾到油田鉆井一線看望鉆井工人。
1983年,余秋里將軍回鄉探親,子侄輩來見,余秋里即率先打招呼說:“你們不要想從我身上沾什么光。”
余秋里的弟弟余財發聞言,即對他說:“你當那么大的官,從未給家鄉辦點事。”
余秋里卻回答:“我是擔任過副總理、國家計委主任。但我不是江西省計委主任,更不是吉安縣計委主任。”
如此,余秋里克己奉公,作為唯一一位任上國務院副總理的開國中將,在工作上堅決落實了整頓經濟的各項指示,后又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等職。
而余秋里唯一的兒子余方方,從軍校畢業后,也進了部隊,腳踏實地,做到了解放軍少將,還曾娶了開國元帥葉劍英最小的女兒葉文珊為妻。
1999 年2月3日,新中國石油工業的創建者,經濟工作的杰出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者,國務院原副總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原主任余秋里將軍在北京病逝。
再后來,余秋里曾經的秘書曾慶紅后來更官至正國級,2011年,距離余秋里將軍去世過去17年之際,他還曾為余秋里將軍的回憶錄親自作序,以為紀念。
素材來源:
[1]陳輝.余秋里中將:甩掉中國貧油帽子的石油工業部部長[J].黨史博采,2023,(15):20-25.
[2]吳東峰.“還有余秋里”同志[J].同舟共進,2011,(05):42-4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