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系真實案件改寫,所用人名皆為化名,資料來源:
- 環球網《浙江一女子殺害親生兒子案》
-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案件真實畫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媽,我不想去學校了。”魏軒的聲音從房間里傳來,帶著一絲疲憊和絕望。
李華嫻站在門外,心里一緊,推開門,看見兒子蜷縮在床上,被子蒙著頭。
她輕聲問:“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魏軒搖搖頭,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我就是不想去,你別管我了。”
浙江的魏軒從小就是家里的寶貝,親戚朋友都很喜歡他。他聰明伶俐,學習成績優異,是父母眼中的驕傲。
小學時,魏軒不僅常年名列前茅,還多次在數學競賽和作文比賽中獲獎。
他的老師稱贊他思維敏捷、富有創造力,同學們也喜歡和他一起學習、玩耍。
魏軒的興趣廣泛,他喜歡畫畫、彈鋼琴,還曾在校慶晚會上表演獨奏,贏得了全場掌聲。
父母為他感到自豪,常常在親朋好友面前夸贊他的優秀。
魏軒的童年充滿了陽光和歡笑。
他不僅在學習上表現出色,在課外活動中也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
他喜歡畫畫,尤其是水彩畫,他的作品常常被老師選為班級展覽的亮點。
他還喜歡彈鋼琴,每天放學后都會花一個小時練習。
他的鋼琴老師曾說過,魏軒的手指靈活,樂感極佳,是個天生的音樂家。
在校慶晚會上,魏軒的鋼琴獨奏《月光奏鳴曲》贏得了全場的熱烈掌聲,他的父母在臺下激動得熱淚盈眶。
魏軒的性格也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他善良、樂于助人,總是愿意幫助同學解決學習上的難題。
他的同桌說:“魏軒不僅聰明,還很耐心,每次我遇到不會的題目,他都會一遍遍地給我講解,直到我明白為止。”
魏軒的班主任王老師也對他贊不絕口:“魏軒是個非常全面的孩子,不僅學習成績好,還積極參與班級活動,是同學們的好榜樣。”
然而,隨著青春期的到來,魏軒的臉上開始長青春痘,性格也逐漸變得內向。
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活潑開朗,甚至不愿與人交流。
母親李華嫻對此感到擔憂,但父親忙于工作,并未將她的顧慮放在心上。
魏軒的情緒越來越低落,最終有一天,他告訴母親自己不想去上學了。
那天早上,李華嫻像往常一樣敲了敲魏軒的房門:“軒軒,該起床了,再不起來要遲到了。”房間里傳來魏軒悶悶的聲音:“媽,我不想去學校了。”
李華嫻愣了一下,推開門,看見魏軒蜷縮在床上,被子蒙著頭。
她走過去,輕輕拍了拍他:“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魏軒搖搖頭,聲音帶著哭腔:“我就是不想去,你別管我了。”
李華嫻心里一緊,坐在床邊,試圖安慰他:“是不是學校里有人欺負你了?你跟媽媽說,媽媽幫你解決。”
魏軒卻只是搖頭,什么也不肯說。
李華嫻心里越來越不安,她決定帶魏軒去看醫生。
在診室里,醫生詳細詢問了魏軒的情況,又做了一些測試,最后嚴肅地對李華嫻說:
“孩子的情況不太樂觀,他患有嚴重的抑郁癥,需要在家休養,同時家長要多關心他,給他足夠的支持和理解。”
李華嫻聽完,心里像壓了一塊大石頭,她握著醫生的手,聲音有些顫抖:“醫生,他怎么會得抑郁癥呢?他以前那么開朗,那么優秀。”
醫生嘆了口氣:“青春期的孩子心理變化很大,加上學業壓力、家庭環境等因素,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你們作為家長,要多關注他的情緒變化,不要給他太大壓力。”
回到家,李華嫻為魏軒辦理了休學手續。
她試著和魏軒溝通,但魏軒總是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愿多說一句話。
一天晚上,李華嫻和丈夫坐在客廳里,電視里播放著新聞,但她的心思完全不在上面。
她終于忍不住,放下手中的茶杯,語氣里帶著壓抑已久的情緒:“你能不能別整天忙工作了?兒子現在這樣,你一點都不關心嗎?”
丈夫正低頭刷著手機,聽到這話,皺了皺眉,不耐煩地抬起頭:“我怎么不關心了?我不是在賺錢養家嗎?你整天在家,連個孩子都照顧不好,還怪我?”
李華嫻的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聲音也提高了:“你根本不知道他有多痛苦!醫生說他得了抑郁癥,需要我們的關心,可你呢?
你連問都不問一句!你知不知道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連飯都不愿意出來吃?你知不知道他每天都在哭?”
她的聲音顫抖著,像是要把這些日子積攢的委屈和焦慮全部發泄出來。
丈夫放下手機,眉頭皺得更緊了,語氣里帶著一絲不耐煩和敷衍:“行了行了,別小題大做了,他就是青春期鬧脾氣,過段時間就好了。
我們小時候不也這樣嗎?你別太緊張了。”他說完,又低頭繼續刷手機,仿佛這件事根本不值得他多費心思。
李華嫻氣得渾身發抖,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
“你根本不懂!他現在不是鬧脾氣,他是病了!你連聽都不愿意聽,還說我小題大做?你到底有沒有把兒子放在心上?”
丈夫卻只是擺擺手,語氣冷淡:“你別再嘮叨了,我明天還要早起開會,沒時間聽你抱怨。”
說完,他起身走向臥室,留下李華嫻一個人坐在客廳里,心里充滿了無助和憤怒。
這天,李華嫻端著飯菜站在魏軒的房門外,輕輕敲了敲門:“軒軒,吃飯了。”
房間里一片寂靜。她嘆了口氣,把飯菜放在門口,轉身離開。
過了一會兒,她聽到門開了一條縫,魏軒伸手把飯菜拿了進去。
李華嫻心里一陣酸楚,忍不住隔著門說:“軒軒,媽媽知道你心里難受,但你得跟媽媽說說話啊,媽媽真的很擔心你。”
房間里傳來魏軒低低的聲音:“媽,你別管我了,我沒事。”
李華嫻的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你怎么能說沒事呢?你看看你現在,連門都不出,飯也不好好吃,媽媽怎么能不管?”
李華嫻試過再帶魏軒去看心理醫生,但魏軒死活不肯出門。
她站在他房門口,語氣近乎哀求:“軒軒,醫生說了,你需要專業的幫助,媽媽陪你去,好不好?”
魏軒的聲音冷冰冰的:“我不去,你別逼我。”
李華嫻急得直跺腳:“你這樣下去,身體會垮的!媽媽求你了,咱們去看看醫生,行嗎?”魏軒卻不再回應,房間里只剩下沉默。
李華嫻感到自己像被困在一個無解的迷宮里,找不到出口。
她站在魏軒的房門外,心里充滿了無助和絕望,喃喃自語:“我到底該怎么辦?誰能幫幫我?”
兩個月后的一天,李華嫻終于忍不住了。
她站在魏軒的房門外,深吸一口氣,心想:“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必須做點什么。”
她轉身走進廚房,拿起菜刀,回到魏軒的房門前,用力劈開了門鎖。
推開門的那一刻,她愣住了,李華嫻的腦子“嗡”的一聲,仿佛有什么東西在瞬間崩塌了。
她無法接受眼前的一切,情緒徹底失控,揮舞著菜刀瘋狂地砍向魏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