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圍繞現實題材創作改編,所用人名皆為化名。資料來源:創作素材來源于山西日報《女子25年追兇記》以及公開網絡信息。因信息傳播復雜,可能與現實存在出入,還望讀者知悉。
- 部分圖片非案件真實畫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 聲明:作者專屬原創文章,無授權轉載搬運行為一律追究到底!
陳梅手中的保溫杯"啪"地一聲掉在地上,滾燙的茶水濺了一地。
幾個聽講座的人回頭看她,眼神中帶著責備。
這是周六下午,山西太原市民文化中心舉辦的"心靈成長"講座。
陳梅僵在座位上,雙眼死死盯著剛走上臺的主講人,瞳孔驟然緊縮。
她的呼吸變得急促,像是有人扼住了她的喉嚨。
"怎么了?"同事李芳擔憂地低聲問道,幫她撿起地上的保溫杯。
陳梅嘴唇顫抖,臉色蒼白如紙:"那個人...不可能..."
"哪個人?"李芳疑惑地順著她的目光看向講臺。
臺上站著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士,鬢角斑白,戴著金絲眼鏡,一副學者模樣。
"你認識楊教授?"李芳小聲追問。
陳梅沒有回答,只是攥緊拳頭,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陳梅,今年48歲,太原某中學的語文老師,為人溫和,性格低調。
她帶的班級連續三年在中考中獲得區里第一名。
同事們都說她是"最敬業的老師",但沒人知道她內心深處的秘密。
除了李芳。她是陳梅為數不多的知己,兩人認識十多年了。
"您好,歡迎參加今天的心靈成長講座。"主持人熱情洋溢地說道。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著名心理學家楊明教授,為大家帶來《如何與過去和解》的精彩分享。"
掌聲響起,陳梅的手卻抖得更厲害了。
她的腦海中閃回25年前那個雨夜的場景,閃電劃破天空,照亮一張猙獰的面孔。
"那不可能是他..."陳梅在心里否認,卻控制不住地回想起小姨林月的死亡現場。
25年前,陳梅剛從太原師范大學畢業。
那天,她去看望最親近的小姨林月,想告訴她自己拿到了教師資格證。
林月比她母親小八歲,生得漂亮,對她疼愛有加。
林月是附近舞蹈培訓中心的老師,小有名氣,單身,經濟獨立。
"小姨,我考上教師證了!"電話里,陳梅興奮地說道。
"真棒!等我下課,咱們好好慶祝一下。"林月爽朗地笑道。
窗外突然電閃雷鳴,暴雨傾盆而下。
陳梅冒雨趕到林月住的小區,想給她一個驚喜。
樓道里,她聽到林月家傳來激烈的爭吵聲。
"我不會再給你機會了!明天我就去告訴所有人真相!"林月的聲音充滿憤怒。
"你不能這樣對我!"一個男人低吼道,聲音中充滿威脅。
陳梅嚇得躲在樓梯轉角,不敢上前。
之后,她聽到一陣腳步聲。一個男人匆匆從林月家出來,快步下樓。
黑暗中,陳梅沒看清他的臉,只記得他走路時右腿略微跛行。
猶豫片刻后,陳梅決定先回家,等林月心情平復再聯系她。
第二天中午,她接到噩耗——林月被發現死在家中,案件成為太原當年轟動一時的懸案。
"各位,請允許我做個自我介紹。"臺上的楊明教授微笑著說道。
"我叫楊明,曾在北京大學心理系任教,現在是省心理學會副會長。"
他的聲音低沉溫和,語速不緊不慢,極具磁性。
陳梅卻感到一陣惡心,她的腦海中全是小姨倒在血泊中的畫面。
警方當年判斷是入室搶劫,兇手沒留下任何痕跡,案件最終成了懸案。
陳梅一直不信邪,她相信那個與小姨爭吵的男人就是兇手。
這么多年來,她從未放棄尋找,但希望越來越渺茫。
為排解心中郁結,陳梅開始關注心理健康,經常參加各種心靈成長講座。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討如何與過去的創傷和解。"楊明緩緩開口。
"人生中,我們都會經歷失去,會有無法釋懷的痛苦..."
這句話像一記悶棍,擊中陳梅的心臟。
她死死盯著楊明的左手,那里,小指上有一道明顯的疤痕。
講座進行了半小時,陳梅的心跳一直無法平靜。
"你確定沒認錯人?"李芳小聲問道,"楊教授可是省內知名心理學家啊。"
"我在他左手小指上看到了一道疤。"陳梅顫抖著說,"和那晚我見到的一模一樣。"
李芳有些不敢相信:"就憑這個?也許是巧合呢?"
陳梅搖頭:"還有他走路的樣子,右腿微微跛行,聲音的音調,甚至是說話的節奏..."
李芳驚訝地看著陳梅:"你從來沒告訴過我這些細節。"
"因為太痛苦了..."陳梅握緊拳頭,指甲掐進肉里,"小姨是對我最好的人。"
李芳安慰地拍拍她的肩:"先冷靜,聽完講座再說。"
陳梅深吸一口氣,勉強點頭。
她開始仔細記錄楊明的一舉一動,甚至拿出手機,悄悄錄下他講話的聲音。
中場休息時,陳梅匆匆跑到洗手間。
她用冷水拍打發燙的臉頰,死死盯著鏡中的自己。
"冷靜...也許只是長得像..."她自言自語,卻控制不住全身的顫抖。
鏡子里,她看到自己眼中的恐懼和憤怒。
二十五年了,那個噩夢般的場景從未在她腦海中淡去。
進入小姨家門的那一刻,她永遠忘不了——客廳一片狼藉,小姨躺在血泊中。
法醫說她是被鈍器擊中頭部致命,臨死前應該經歷了激烈掙扎。
陳梅當時只有22歲,那一夜,她的世界崩塌了。
警方調查了幾個月,始終沒有突破,案件最終被擱置。
陳梅擦干臉上的水,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她回到座位時,發現李芳正在用手機查詢楊明的資料。
"他之前在哪里工作?"陳梅急切地問道。
"北大、南開、省心理研究所..."李芳快速瀏覽著,"還真查不到他25年前在哪。"
講座繼續,楊明談到:"有時候,命運會讓我們與過去相遇,那是給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
這句話讓陳梅渾身一顫,心跳加速。
她緊緊盯著楊明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
他演講時會不自覺地用左手攏一下頭發,這個動作,陳梅似曾相識。
小姨生前有個追求者,見過幾次,也是這個習慣動作。
"你對過去的執著,會成為你前進的絆腳石。"楊明環視全場。
"只有放下,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陳梅在筆記本上寫下:"楊明,身高約178cm,年齡55歲左右,左手小指有疤,右腿跛行,習慣用左手攏頭發。"
"他聲音的頻率也很像..."陳梅低聲對李芳說。
李芳看著她,神情復雜:"你真的確定?"
"如果確定,我現在就可以去找警察。"陳梅苦笑,"只是沒有確鑿證據。"
"各位,提問環節開始了,有問題的朋友可以舉手。"主持人說道。
幾個聽眾舉起手,被主持人一一點名。
一位婦女站起來問:"楊教授,我丈夫去世五年了,我還是走不出來,該怎么辦?"
楊明溫和地回答:"接受失去是一個過程,不要苛責自己..."
又一位中年男士問:"我因為工作壓力大,經常失眠,有什么好方法嗎?"
楊明耐心解答,眼神溫和,語調親切。
陳梅握緊手中的筆,心中翻涌著復雜的情緒。
她想起小姨生前對她說過的最后一句話:"等你畢業,小姨帶你去北京闖一闖。"
這句話成了永遠無法實現的諾言。
陳梅鼓起勇氣,慢慢舉起了手。
主持人點到她:"這位女士,請問您有什么問題?"
陳梅站起來,聲音因緊張而略顯顫抖:
"楊教授,我想問,如果一個人犯下了無法彌補的錯誤,25年后,他應該得到原諒嗎?"
會場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看向陳梅。
楊明的表情略微僵硬,他盯著陳梅看了幾秒,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
"這...要視情況而定。"他答道,聲音微微發顫。
"時間...時間會沖淡一切。懺悔和改過才是真正的救贖。"
陳梅繼續問道:"如果這個錯誤是殺人呢?"
會場響起一片小聲議論,主持人尷尬地笑了笑。
"這位女士,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心靈成長,不是犯罪心理學。"
楊明抬手示意主持人不用緊張,他深吸一口氣,臉上重新掛起溫和的笑容。
"即使是最嚴重的過錯,真心懺悔的人也值得第二次機會。"
他的目光直視陳梅:"關鍵是他是否真的懺悔,是否用余生去彌補。"
陳梅微微點頭,臉上卻看不出任何表情。
她坐下后,李芳湊過來小聲問:"你這是在試探他?"
"嗯,"陳梅低聲道,"他的反應不太對勁。"
李芳拍了拍她的手:"別沖動,我幫你想辦法。"
講座結束后,是簽售環節。
楊明坐在桌前,面帶微笑,為排隊的聽眾簽名。
李芳拉著陳梅走到一旁:"我有個朋友在省圖書館工作,我讓她幫忙查查楊明25年前的資料。"
"謝謝。"陳梅感激地說,眼睛卻一直盯著楊明。
"你打算怎么做?"李芳擔憂地問。
陳梅沉思片刻:"我想確認一下他的左手小指和走路姿勢。"
李芳點頭:"我幫你拍照。你去排隊要簽名,我找角度偷拍他的左手。"
兩人分頭行動,陳梅走向簽售隊伍的末端。
排隊的過程中,她的心跳如鼓,手心全是汗。
"這么多年了..."她在心里反復自問,"真的會是他嗎?"
陳梅站在隊伍中,回憶起和小姨林月的點點滴滴。
林月比她大八歲,但兩人感情勝似親姐妹。
小姨總是鼓勵她追求自己的夢想,"梅子,你比我有才華,一定要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陳梅初中時父母離異,母親改嫁,她和父親相依為命。
小姨經常來看望他們,給這個破碎的家帶來歡聲笑語。
大學期間,陳梅每周都去小姨家吃飯,兩人無話不談。
小姨曾神秘地暗示,她發現了一個秘密,可能會改變她的生活。
"等時機成熟,我會告訴你。"小姨神秘地笑道。
但這個秘密,隨著小姨的離去,永遠成了謎。
想到這里,陳梅眼眶濕潤,但她迅速控制住情緒。
隊伍緩慢前進,她的視線一直沒離開過楊明。
李芳悄悄靠近她,小聲說:"位置不好,拍不到清晰的特寫。"
"沒關系,"陳梅低聲回應,"我有辦法。"
終于,輪到陳梅了。
她深吸一口氣,走到楊明面前,強作鎮定地遞上書。
"您好,能請您簽個名嗎?"陳梅聲音平靜,眼睛卻緊盯著他的左手小指。
那道疤痕,在燈光下清晰可見,橫貫小指第一關節。
楊明抬頭看她時,笑容頓時凝固了。
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驚恐,隨即又恢復平靜。
"您的名字是?"他問道,聲音中帶著微不可察的顫抖。
"林月。"陳梅一字一頓地說出這個名字,死死盯著他的眼睛。
楊明的筆尖在紙上頓住了,墨水洇開一片。
他抬起頭,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臉色明顯變得蒼白。
"這個名字...很特別。"他艱難地說道,強撐出一個笑容。
陳梅靠近一步,聲音低到只有他能聽見:
"我是她的外甥女,陳梅。我們見過,在25年前那個雨夜。"
楊明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手中的筆掉在地上。
他后退一步,撞翻了身后的椅子,引起現場一陣騷動。
"先生,您還好嗎?"工作人員忙上前扶他。
"沒...沒事。"楊明勉強站穩,額頭上的汗水更多了。
就在這時,陳梅的手機收到一條消息。
是李芳發來的楊明左手的照片,和一條簡短信息:
"確認了,省圖書館有他25年前在太原的記錄。當時他在太原師范學院任教。"
陳梅握緊手機,抬頭看向楊明,眼神中充滿決然。
楊明也在看她,眼中閃爍著恐懼和不安。
他的嘴唇顫抖著,似乎想說什么,卻又不敢開口。
陳梅舉起手機,屏幕上赫然是楊明左手小指的特寫,那道疤痕與她記憶中的完全吻合。
"25年了,"陳梅的聲音顫抖著,眼淚奪眶而出,"你以為你逃得掉嗎?"
楊明的眼中閃過一絲慌亂,隨即變成了深深的恐懼。
他的嘴唇顫抖著,卻發不出聲音,整個人像是被釘在原地。
"我找了你整整25年..."陳梅聲音哽咽,全身顫抖,"現在,我終于找到你了!"
周圍的人不明所以,紛紛側目。
李芳沖到陳梅身邊,一把摟住她搖晃的身體。
楊明像一只驚弓之鳥,雙腿發軟,幾乎要癱倒在地。
他的眼神恍惚,嘴唇不停顫抖,臉上的冷汗順著下巴滴落。
"你...你認錯人了。"他終于擠出一句話,聲音卻像是從喉嚨深處硬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