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聽說了嗎?蘇總特意交代你離職前去她辦公室一趟。”張鑫擠了擠眼睛,神秘兮兮地壓低聲音。
“別瞎猜了,可能是讓我簽保密協議什么的。”程煜繼續收拾桌上的盆栽,眼神游離。
“不對,我剛從HR那聽說,最近幾批被裁的,就你一個人需要單獨見蘇總。”張鑫湊得更近,“老程,你小子是不是和老板娘有什么特殊關系啊?”
“滾蛋吧你!”程煜扔了個橡皮擦過去,但心跳確實加快了幾分,“我能有什么特殊關系,入職三年連她辦公室都沒進過。”
1
寒風卷著落葉,在深圳科技園的玻璃幕墻間穿梭。程煜站在25樓的窗前,看著樓下的人群像螞蟻一樣來來往往,熙熙攘攘。
三年前的冬天,他也是這樣站在窗前,只不過那時充滿了憧憬和希望,而現在,手里只剩下了一張印著“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的A4紙。
“AI優化”,公司給出的官方說辭冠冕堂皇。但程煜知道,這不過是資本寒冬里的又一個犧牲品,而他,恰好是這場裁員潮中的第一批“幸運兒”。
他漫不經心地收拾著自己的辦公桌,三年的痕跡其實少得可憐。一盆仙人掌,幾本技術書籍,一個公司發的馬克杯,還有那個從不離手的機械鍵盤。
“程煜,人事讓你收拾完直接去蘇總辦公室。”部門主管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欲言又止。
這個消息在辦公室里引起了一陣微妙的躁動。被裁的二十多人中,只有程煜一個人被“特別關照”。
“兄弟,可以啊,終于熬出頭了!”隔壁工位的同事打趣道,語氣中帶著幾分羨慕。
程煜只是笑笑,沒有接話。老實說,他和神秘的蘇總幾乎沒有任何交集,印象中也就年會上遠遠地見過幾次。
作為公司的聯合創始人,蘇雯總是一身干練的職業裝,高跟鞋踩在大理石地板上的聲音,能讓整個辦公區安靜下來。她很少出現在員工面前,大部分時間都在拜訪投資人或者出差。
收拾完東西,程煜在人事的帶領下,穿過長長的走廊,來到了公司最里面的那間辦公室。透過半開的百葉窗,他看到一個纖細的背影正在打電話。
“進來吧。”干脆利落的女聲,沒有任何情緒起伏。
程煜深吸一口氣,推開了那扇他工作三年來從未踏入過的門。
辦公室比想象中要樸素,除了必要的辦公家具,幾乎沒有多余的裝飾,只有靠窗的位置擺著一盆郁郁蔥蔥的綠植。
“坐。”蘇雯頭也不抬,繼續在文件上簽著什么。
程煜局促地坐在她對面的椅子上,不知道該把手放在哪里。他偷偷打量著眼前這個傳說中的“女強人”:39歲的年齡,看上去最多30出頭,標準的職場精英長相,但眼角的細紋出賣了她的疲憊。
“程煜,入職三年了吧?”蘇雯終于抬起頭,目光銳利地看著他。
“是的,蘇總。”程煜下意識地坐直了身體。
“你知道為什么這次裁員名單里有你嗎?”
這個問題太直接,程煜一時語塞。他當然知道自己為什么會被裁:不夠優秀,不夠活躍,不夠有存在感,在公司的大環境下,就是那個可有可無的角色。
“我...”他剛想開口,蘇雯卻擺了擺手。
“我看過你的績效報告,技術能力不錯,但缺乏主動性。三年來,從沒提過加薪,也沒參與過公司的創新項目提案。”蘇雯的語氣不帶感情。
程煜低下頭,無言以對。他知道自己就是那種“做好本職工作就行”的普通員工,從來不爭不搶,也從不表現自己。
“不過...”蘇雯的聲音突然柔和了一些,“我一直記得你。”
這句話讓程煜猛地抬起頭,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蘇總居然記得他?那個連部門年會都很少參加的大老板?
蘇雯站起身,走到辦公室角落的保險柜前。她背對著程煜,輸入密碼,從保險柜里取出一個牛皮紙袋。
“這些年辛苦了。”她將紙袋遞給程煜,語氣平靜,“這是給你的。”
程煜接過紙袋,觸感厚實,沉甸甸的,像是裝了不少東西。他的心跳突然加速——難道是離職補償?或者是什么特殊獎金?
“謝謝蘇總。”他不知所措地道謝,手心已經微微出汗。
“不用謝,這本來就是你的東西。”蘇雯重新坐回椅子上,示意談話結束,“希望有一天,你能明白我的用意。”
程煜抱著牛皮紙袋,恍惚地走出了辦公室。走廊上,等待的同事們投來好奇的目光,但他只是搖搖頭,快步走向電梯。
在公司樓下,深圳的冬天難得地飄起了小雨。程煜撐著傘,抱著紙袋,混入了下班的人潮中。他沒有急著打開那個神秘的袋子,而是決定等到地鐵上再看。
這一天,注定是不平凡的。不僅僅是因為失業,更是因為那個即將改變他命運的牛皮紙袋。
2
深圳的地鐵永遠擁擠不堪,尤其是下班高峰期。程煜好不容易擠上了回龍華的地鐵,找了個角落的位置站穩。
手中的牛皮紙袋像是有魔力一般,吸引著他的全部注意力。袋子封口處用細繩簡單地系著,摸上去有些凹凸不平,像是裝了厚厚的紙張。
程煜的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袋子,那種厚度和質感,讓他不由得浮想聯翩。如果是現金,估計有不少吧?也許是一沓沓的百元大鈔?畢竟蘇總把它鎖在保險柜里,一定是貴重物品。
他努力回憶著剛才在辦公室的情景:蘇雯說“這本來就是你的東西”,那會是什么呢?難道是他不知道的獎金或股權?
地鐵在各站之間穿行,程煜的心跳隨著列車的節奏越來越快。終于,他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解開了繩結,微微打開紙袋的一角。
映入眼簾的不是期待中的綠色鈔票,而是一張泛黃的A4紙的一角,上面好像有手寫的字跡。程煜有些失望,但好奇心驅使他繼續探索。
列車到站,人潮涌動,程煜被擠得東倒西歪,只好暫時合上袋口。又過了兩站,車廂終于空了一些,他迫不及待地找了個座位,徹底打開了那個神秘的牛皮紙袋。
從袋中滑出的是幾張疊得整整齊齊的A4紙,最上面那張的抬頭赫然寫著《五年規劃》。程煜愣住了,這絕對不是他想象中的離職補償。
他小心地展開那幾張紙,第一頁似乎是一份表格,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文字。仔細一看,那竟是他三年前剛入職時填寫的一份“夢想清單”。
“三年后想成為:全棧工程師”,這一行被人用紅筆劃掉了,旁邊還有一個小小的問號。程煜記得,當時HR說這份表格只是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填完就會歸檔,沒想到竟然被蘇雯保存了下來。
繼續往下看,“想開發的APP:寵物社區”這一行旁邊,居然有一行小字批注:“需求文檔在我這”。這筆跡陌生又熟悉,應該就是蘇雯的手筆。
最讓程煜震驚的是最后一項:“存夠首付”旁邊,不僅畫著一個詳細的深圳房價走勢圖,還標注了幾個紅色的時間點和對應的數字。
翻到第二頁,是一份整理得非常詳盡的深圳各園區創業扶持政策匯總。從南山到龍華,從科技園到光明新區,每個地方的政策都按照補貼金額從高到低排列,還標注了申請難度和成功率。
第三頁夾著一張名片大小的卡片,上面印著“大灣區創客大賽”的logo,背面寫著一個日期:2024年3月15日,還蓋著一個紅色的公章。
程煜完全被這些內容震住了。他不明白,為什么蘇雯要把這些東西交給自己?這到底是什么意思?
地鐵到站的提示音驚醒了沉思中的程煜。他匆忙收好紙張,走出車廂,站在熙熙攘攘的龍華站臺上,感到一陣迷茫。
回到出租屋,程煜坐在床邊,再次仔細研究起那份神秘的“禮物”。除了那幾張紙之外,袋子最底層還藏著一個信封,上面寫著“程煜親啟”。
他小心地拆開信封,里面是一張印著南山區某創業孵化園logo的門禁卡,以及一封未拆封的推薦信。信封很輕,但程煜感覺它沉甸甸的,仿佛承載著某種未知的期待。
夜深了,程煜躺在床上,腦海中全是那份夢想清單和蘇雯神秘的話語。他突然想起,這三年來,每次他加班調試寵物社區APP的原型時,蘇雯總會“偶然”路過他的工位,停留幾秒,然后默默離開。
當時他以為那只是巧合,現在看來,一切似乎都在冥冥之中有所聯系。
3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進來,程煜早已醒來。昨晚,他幾乎沒怎么睡,腦子里全是那個牛皮紙袋的內容。
他打開電腦,登錄自己的博客后臺。這是他業余時間的小愛好,主要分享一些技術心得,訪問量很小,但他一直堅持更新。
意外的是,后臺顯示有一個常年打賞他的用戶,ID是“SZ_創客007”,三年來每月固定打賞100元。程煜從來沒在意過這個神秘人,此刻卻產生了一絲聯想。
“會不會是......”他搖搖頭,覺得自己想太多了。蘇總怎么可能關注他的小博客?
但直覺告訴他,牛皮紙袋里的內容絕非偶然。他決定按照紙袋背面的地址,去那個創業孵化園看看。
初冬的深圳,陽光明媚但不炙熱,街道上行人匆匆,每個人似乎都有明確的方向。只有程煜,背著電腦包,心里充滿了未知的忐忑。
地址指向的是南山區一棟不起眼的辦公樓,外觀普通,但門口的安保卻很嚴格。程煜掏出那張門禁卡,在讀卡器上一刷,綠燈亮起,門鎖應聲而開。
“您好,請問有預約嗎?”前臺的接待員禮貌地詢問。
程煜愣了一下,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就在這時,一位中年男子從電梯走出來,看到程煜后露出驚訝的表情。
“你是程煜?”他主動伸出手,“蘇雯跟我提起過你,我是王志強,這個孵化園的管理員。”
程煜這才反應過來,蘇雯似乎早已為他安排好了一切。他不自在地和王志強握了握手,跟著他走進電梯。
“又是蘇雯推薦的?”電梯里,王志強笑著說,“她當年也是從這里起步的,知道嗎?”
程煜搖搖頭,對蘇雯的過去一無所知。
電梯直達15樓,門一開,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開放式的辦公空間,幾十個年輕人正埋頭工作,氣氛既緊張又充滿活力。
“這里是我們的主力孵化區,每個項目組都有獨立的工位和資源支持。”王志強帶著程煜參觀,“蘇雯特意交代,給你留了一個靠窗的位置。”
程煜驚訝地看著那個空置的工位:雙屏顯示器,人體工學椅,甚至還配了一臺高性能主機。這一切似乎都是為他精心準備的。
“為什么?”程煜忍不住問出了憋了一晚上的疑問,“為什么蘇總要這樣幫我?”
王志強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帶著程煜走向辦公區的一面墻。墻上掛滿了照片,中間最顯眼的位置是一張合影:年輕的蘇雯站在一群人中間,笑容燦爛。
“這是2015年,蘇雯剛創業時的照片。”王志強指著照片說,“當時她的公司瀕臨破產,是一個投資人救了她。”
程煜順著王志強的手指,看向照片中站在蘇雯旁邊的那個人。那人戴著眼鏡,面容和藹,看上去四十多歲。
“這個人是......”程煜突然感到一陣似曾相識。
“林岳,知道嗎?現在的科技獨角獸'聯創科技'的創始人。”王志強說,“當年他不顧所有人的反對,獨自投資了蘇雯的公司。”
程煜心頭一震。林岳這個名字他當然知道,不僅因為他是科技圈的傳奇人物,更因為在大學時期,程煜曾經給他送過外賣。
那是一個雨夜,程煜為了賺生活費在校外送外賣。他把餐送到一棟高檔公寓,開門的正是林岳。
當時林岳正在視頻會議中,隨手給了程煜100元小費,還說了句“學生不容易”。
這個小插曲程煜一直記在心里,甚至激勵他走上了編程這條路。沒想到,命運的齒輪就這樣奇妙地轉動著,把所有人都聯系在了一起。
程煜似乎明白了什么,但又覺得一切太過巧合,難以置信。他掏出那封推薦信,終于鼓起勇氣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