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曉琳,你建軍哥成家可是人生大事,咱可不能顯得太小家子氣,隨禮至少得拿六萬塊出來?!?/strong>
母親目光堅定地望著我,眼神里透著一股不容分說的勁兒。
我微微一怔,隨后趕忙點頭應道:“媽,我懂,這是應該的。”
可沒想到,建軍哥婚禮結束的第二天,繼父就一連給我打了十多個電話,我心里“咯噔”一下,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
我叫韓曉琳,四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無情地奪走了我父親的生命。
在我的記憶里,那是個陰雨綿綿的日子,父親出門去工作,之后就再也沒能回來。
母親董麗芳接到消息后,整個人癱倒在地,仿佛靈魂都被抽走了。
“麗芳,別在這兒裝模作樣了!人都沒了,哭有什么用?還不趕緊去做飯!”
奶奶鄭淑芬那尖銳刺耳的聲音在屋子里回蕩。
我躲在一旁的墻角,看著母親強撐著身體站起來,腳步踉蹌地朝著廚房走去。
父親去世之后,奶奶對我們的態度徹底變了。
原本就因為重男輕女,對我們母女倆不太友好的她,如今更是變本加厲。
家里還有個二叔沒成家,奶奶總是念叨:“兩個吃閑飯的,一天到晚就知道添亂!”
母親整天以淚洗面,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
我常??吹剿低刀阍诜块g里吃藥,可一到了奶奶面前,她連半點不舒服都不敢表現出來。
“裝什么??!就是不想干活!你看看你,整天沒精打采的,誰還敢要你??!”
奶奶每天都能想出新鮮的話語來刺痛母親。
父親去世還不到半年,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奶奶終于徹底撕破了那層薄薄的情面。
“滾出去!這可不是你們的家!我們養你們已經夠仁至義盡了!”
奶奶指著門外漆黑一片的雨夜,聲音冷得像冰碴。
二叔站在一旁,低著頭,一句話都不敢說。
母親緊緊拉著我的小手,身體止不住地顫抖,收拾了幾件簡單的行李,就帶著我走進了那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夜晚。
那晚,我們投靠了姥姥陳玉梅家。
姥姥年紀已經很大了,和舅舅孫建磊一家住在一起。
舅媽看到我們來了,臉色立刻就陰沉了下來。
“你們怎么來了?家里本來就夠擠的了?!?/p>
舅媽皺著眉頭,語氣里滿是不情愿。
姥姥勉強給我們安排了雜物間住下。
從那天起,我們就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舅媽總是對我們冷言冷語,舅舅雖然嘴上不說什么,但眼神里的嫌棄卻怎么也藏不住。
“麗芳,你得趕緊給自己找個出路啊,我們家也不富裕。”
舅媽經常這樣旁敲側擊地暗示。
母親每天幫著家里做家務,洗衣做飯,可舅媽總是對她不滿意。
我常常看到母親在深夜偷偷抹眼淚,那時候的我太小了,只能緊緊地抱住她,卻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她。
轉機出現在我們來到舅舅家的第三個月。
隔壁的沈大嬸是個熱心腸的人,看到我們母女倆可憐,就主動提出要給母親介紹對象。
“麗芳,村東頭有個叫李志剛的,是個老實人,他媳婦走了好幾年了,留下一個兒子。你們挺合適的,都是二婚,都帶著孩子。”
沈大嬸坐在我們那間狹小的屋子里,壓低聲音說道。
母親有些猶豫。
她還年輕,才三十出頭,而李志剛已經四十多歲了,比她大了整整十歲。
“媽媽,我們什么時候才能有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家???”
一天晚上,我依偎在母親懷里,小聲問道。
母親緊緊地抱住我,眼淚無聲地滑落。
就這樣,在沈大嬸的牽線搭橋下,母親和李志剛見了一面。
李志剛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雖然沒什么文化,但為人誠懇,勤勞肯干。
他的妻子因為生病去世了,留下他和兒子李建峰相依為命。
李志剛憨厚地說道:“麗芳,我知道我條件不好,但我會對你和曉琳好的?!?/p>
為了給我一個安穩的家,母親同意了這門親事。
就這樣,我們搬進了李家的院子。
李家的房子不小,是村里少有的兩層樓房,但里面卻臟亂不堪,到處都是灰塵和雜物,一看就知道已經很久沒有好好打掃過了。
“對不起,家里太亂了。我和建峰都不會收拾?!?/p>
李志剛不好意思地撓著頭。
母親二話不說,挽起袖子就開始打掃起來。
我也學著大人的樣子,幫忙擦桌子、掃地。
整整三天,我們把屋子徹底打掃了一遍,終于有了家的樣子。
李建峰比我大十歲,那時候已經是個初中生了。
他沉默寡言,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只是輕輕點了點頭,叫了聲“阿姨”,然后就回自己房間去了。
晚上,我聽到母親和李志剛的談話。
李志剛嘆息道:“建峰這孩子不愛說話,但心地很好。他媽走得早,他吃了不少苦?!?/p>
母親溫柔地承諾道:“我會對建峰好的,就像對曉琳一樣?!?/p>
第二天一大早,母親就起來做了一桌豐盛的早餐。
建峰下樓的時候,看到桌上的飯菜,愣住了。
母親招呼道:“建峰,快吃早飯,上學要遲到了?!?/p>
建峰低著頭坐下,默默地吃完了碗里的粥和幾個小菜。
臨走前,他輕聲說了句“謝謝阿姨”。
從那天起,我們正式成為了一家人。
李志剛每天早出晚歸,辛勤勞作;母親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照顧我和建峰的生活;建峰雖然話不多,但會幫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李志剛對我特別好。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他總是先給我留一份;村里來了賣玩具的,他會偷偷給我買一個小娃娃或者彩色鉛筆。
“曉琳是女孩子,要富養。建峰是男孩子,皮實點沒關系?!?/p>
建峰從不因此而嫉妒,相反,他像個大哥哥一樣處處照顧我。
我剛到李家的時候,村里有些孩子會笑話我是“沒爹的孩子”,建峰二話不說就沖上去幫我出頭。
“誰再敢說我妹妹一句不是,我跟誰急!”
建峰雖然個子不高,但氣勢很足,村里的孩子都不敢再招惹我。
漸漸地,我們的生活步入了正軌。
母親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李志剛工作越來越勤奮,建峰的學習也越來越認真。
每天早晨,母親都會很早起床,給我們準備豐盛的早餐。
建峰要騎自行車去十里外的初中上學,母親總是給他包幾個雞蛋餅,再塞上兩個水煮蛋。
“建峰,正在長身體,得多吃點。”
建峰從不多說什么,只是默默地接過飯盒,輕聲道謝。
但我能感覺到,他對母親的照顧是心懷感激的。
李志剛每天都會把掙來的錢全部交給母親保管。
“麗芳,你比我會過日子,家里的錢你來管?!?/p>
母親總是小心翼翼地把錢放進一個布袋里,藏在衣柜深處。
“志剛,咱們得存點錢,將來讓建峰上大學。”
“對,建峰聰明,一定能考上好大學!”
那時的我還小,總喜歡纏著建峰玩。
每次他學習的時候,我都會跑去他房間,把他的書桌弄得亂七八糟。
但建峰從不發火,常常會拿出自己做的小玩具來哄我。
“曉琳,你看,這是哥哥給你做的小風車?!?/p>
建峰會用木頭和紙做些簡單的玩具給我。
我總是開心地接過來,在院子里跑來跑去,嘴里喊著:“謝謝哥哥!哥哥最好了!”
母親看到這一幕總是欣慰地笑。她經常對李志剛說:“咱們家建峰真是個好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p>
李志剛則會憨厚地笑笑:“都是麗芳你教導得好?!?/p>
日子就這樣平靜而溫馨地流淌著。
雖然我們家不富裕,但卻充滿了愛和關懷。
每天晚飯后,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聽李志剛講他年輕時的故事,或者看電視里的新聞和連續劇。
建峰初中畢業考上了縣里最好的高中,這讓全家人都非常高興。
李志剛特意殺了只雞,母親做了一桌豐盛的菜肴來慶祝。
“建峰,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爸媽就滿足了?!?/p>
李志剛舉起酒杯,難得地喝了幾口酒。
“嗯,爸,我會努力的。”
建峰認真地點頭。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建峰喊李志剛“爸”,而不是以前的“爹”。
母親的眼圈紅了,我知道她為這個家庭的融洽感到無比欣慰。
平靜的生活在建峰讀高二那年被打破了。
那年秋天,李志剛去城里工地打工,不幸從腳手架上摔了下來,摔斷了腰椎。
接到電話的那一刻,母親的臉色變得慘白。
她匆匆交代我照顧好自己,就趕往城里的醫院。
當晚,建峰從學校趕回來,我們一起收拾了簡單的行李,連夜趕往醫院。
李志剛躺在病床上,臉色蒼白,看到我們來了,強撐著笑了笑:“沒事,小傷,過幾天就好了?!?/p>
但醫生的診斷卻不容樂觀:“脊椎受損嚴重,有可能導致下半身癱瘓,需要長期治療。”
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震驚了我們所有人。
家里的頂梁柱倒下了,我們該怎么辦?
更糟糕的是,這正趕上家里的秋收季節。
稻子熟了,但沒人收割;地里的蔬菜也需要打理。
母親一個人忙不過來,又要照顧住院的李志剛,還要照顧我的學習。
建峰放學回家,看到憔悴的母親,心疼地說:“媽,我不上學了,回家幫您干活。”
母親難得地提高了聲音:“不行!你必須好好讀書,考上大學!這是你爸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p>
“可是家里這么多事……”
“家里的事我能應付,你只管學習。”
鄰居們都在背后議論,說母親肯定會帶著我離開李家,畢竟沒人愿意照顧一個可能癱瘓的丈夫。
李志剛好像也是這么琢磨的,有一回他跟母親講:“麗芳,你帶著曉琳走吧,別管我了?!?/p>
母親卻倔強地搖頭:“咱是一家人吶,不管碰上什么難事兒,都得一塊兒扛著。”
那段日子,母親每天天還沒亮就爬起來,先給我收拾好讓我去上學,接著就趕忙往田里趕去干活兒。
中午回來就隨便對付兩口吃的,下午又急匆匆趕去醫院照顧李志剛。
等晚上回來,還得忙著做家務。
就這么沒日沒夜地操勞,母親的手上全是厚厚的老繭,臉上的皺紋也越來越多。
建峰把這些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有一天放學后,他沒直接回家,而是跑到工地找工頭理論去了。
“我爸在你們工地受傷了,你們得負責!”
才十七歲的建峰,硬氣地站在工頭面前。
工頭卻一臉不屑:“小孩子懂個什么呀?你爸受傷那就是個意外,公司已經出了醫藥費,已經夠仁義的了?!?/p>
建峰一點兒都沒往后退:“我爸在你們工地干了三年了,從來沒出過一點兒差錯。這次受傷,你們不能就只給點兒醫藥費就完事兒了!”
最后在母親據理力爭,又到處跑著找人說情的情況下,工地不光把全額醫療費給掏了,還給了筆不小的賠償金。
有了這筆錢,李志剛就能接受最好的治療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經過三年精心的照顧和康復訓練,李志剛的身體慢慢好起來了。
雖說腰還有點不方便,但已經能下地走路了,甚至還能干點兒輕活兒。
更讓人高興的是,建峰在那么艱難的家庭環境里,學習成績還是一直特別好,順順利利考上了省內一所挺不錯的大學。
高考成績出來的那天,建峰抱著錄取通知書,眼淚止不住地流:“媽,爸,這三年可把你們累壞了?!?/p>
母親摸著他的頭,笑著說:“傻孩子,你好好讀書,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報答了?!?/p>
家里日子剛有點起色,厄運卻又找上門來了。
建峰大學畢業參加工作那年,母親突然覺得胸部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后,被確診是乳腺癌。
“醫生,我老婆到底怎么回事兒???”
李志剛緊張得聲音都變了。
“乳腺癌早期,得趕緊做手術,后面還得化療。”
醫生的聲音冷冰冰的,又很專業。
這個消息就像晴天打了個響雷。
剛恢復健康的李志剛,一下好像又老了十歲。
為了給母親治病,他把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賣了,包括那臺剛買沒多久的彩電和冰箱。
我當時正在讀初三,看著母親的病情和家里這么困難的經濟狀況,我心里暗暗決定,初中畢業就不念書了,出去打工幫家里分擔分擔。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屋里收拾書本,建峰突然推開了我的房門。
“曉琳,我聽爸說你想初中畢業就不念了?”
他的聲音里帶著嚴肅,又滿是關切。
我低著頭,不敢看他:“家里沒錢了,媽還病著,我不能再給家里添負擔了?!?/p>
建峰坐到我身邊,輕輕摸了摸我的頭發:“曉琳,記住啊,不管發生什么事兒,你都得接著念書。家里的事兒,有我呢?!?/p>
“可是……”
建峰很少這么大聲說話:“沒什么可是的!我答應過媽,肯定讓你好好念書,考上大學。就算有一天媽不在了,我也是你哥,你就是我親妹妹,我會照顧你一輩子的?!?/p>
那一刻,我看到了建峰眼里的堅定和溫柔,那是一種深深的兄妹情誼,比有血緣關系的還親。
從那以后,建峰每個月就留點基本的生活費,剩下的全寄回家里,給母親治病,供我上學。
他住在單位宿舍,就吃最便宜的食堂飯菜,從來都不買新衣服,就為了能多寄點錢回家。
功夫不負有心人,母親在很好的治療下,病情控制住了,我也順順利利念完了高中,考上了大學。
大學四年,每次放假我都回家照顧母親和李志剛。
建峰很少回家,他說工作忙,可我知道他是想多掙點錢。
每次打電話,他總是先問母親的病情,再問我的學習。
“曉琳,好好念書,別操心家里。有什么需要就跟哥說?!?/p>
大學畢業后,我順利找到了工作,每個月都有穩定的收入。
第一次發工資,我就把大部分錢寄回了家。
我在電話里跟建峰說:“哥,從今天起,爸媽我來照顧。你得為自己打算打算了,該攢錢買房子,找個好姑娘成家了?!?/p>
建峰沉默了一會兒,笑著說:“曉琳長大了,知道心疼哥哥了。”
時間過得真快,我工作五年后,碰到了現在的丈夫程宇澤,我們很快就結婚了。
結婚那天,建峰特意請假回來參加,給了我一個大紅包,里面裝著三萬塊錢。
“哥,你自己還沒結婚呢,怎么給我這么多?”
我又驚訝又感動。
“妹妹結婚,哥哥不表示表示哪行???”
建峰笑著說,可我注意到他眼角有了不少皺紋,額頭也開始有細細的紋路了。
看著都快四十歲了還單身的建峰,我和母親都很擔心。
他有一套房子,工作也穩定,就是一直不肯找對象。
“建峰啊,你也該找個對象了。”
母親經常這么嘮叨。
建峰總是笑笑:“媽,別急,等我忙完這段時間就找?!?/p>
可這“一段時間”一拖就是好幾年。
我知道,是我和母親的事兒耽誤了他。
要不是為了照顧我們,他早就成家立業了。
終于在建峰四十歲那年,經過親戚朋友多方介紹,他認識了現在的妻子沈夢嬌。
夢嬌是個小學老師,人特別溫柔賢惠,很快就和建峰訂了婚期。
得知這個消息,我和母親都激動得哭了。
母親拉著我的手說:“曉琳,建峰結婚是大事兒,你該隨多少禮?。俊?/p>
我想了想:“三萬吧,正好和他當年給我的一樣。”
母親搖搖頭:“不行,至少得六萬。你想想建峰這些年為咱們家付出了多少?要不是他,你可能都念不了大學?!?/p>
我心里一暖,點點頭:“媽,我明白,這是應該的?!?/p>
婚禮那天,我準備了一個超大的紅包,把六萬塊錢放進去,恭恭敬敬地遞給了建峰和夢嬌。
建峰接過紅包,感動得說不出話來,只是緊緊地握住了我的手。
婚禮很簡單,但特別溫馨,村里的鄉親們都來祝賀。
大家都說李家終于熬出頭了,老大結婚了,小女兒也成家立業了,一家人過得和和美美的。
婚禮結束后,我和丈夫程宇澤回了城里。
第二天一早,我正在公司開會,手機調成了靜音模式。
會議結束后,我一看手機,驚呆了,有十多個未接來電,全是李志剛打來的。
一種不好的預感一下涌上心頭。
母親的病情是不是加重了?
還是建峰哥的婚禮出了什么意外?
我慌慌張張地回撥電話,可李志剛接下來的話讓我一下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