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做實做好做美做響,出臺23項措施
山東支持上合示范區擴能提質
5月7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進一步“做實、做好、做美、做響”上合示范區,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支持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擴能提質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從推進綜合改革、重大平臺建設、經貿產業合作、優化發展環境等4個方面提出了23項支持措施。”省商務廳副廳長張慶偉介紹,《若干措施》在制定過程中,堅持突出綜合改革謀劃布局、突出保障服務大局、突出平臺擴能提質和突出抓好政策創新,進一步明確了綜合改革目標任務,提出全力爭取上合自由貿易空港、數據跨境流動、管理體制優化等政策支持,加強統籌協調、強化要素保障等具體措施。
其中,加快推進上合示范區綜合改革方面,提出加強綜合改革謀劃布局、強化改革自主性創新,全面提升綜合改革的針對性、系統性、整體性,每年形成一批支持綜合改革的創新事項清單。
支持上合示范區重大平臺項目建設方面,支持舉辦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大會等上合組織框架下的重大活動;加快建設上合國際樞紐港,支持青島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提升上合經貿綜合服務平臺能級,搭建上合產業鏈供應鏈經貿大模型,申報跨境數據專線試點;持續打造“絲路電商”綜合服務基地、青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魯港科技合作創新中心、上合國際資本港、上合創投風投基地,爭取跨境金融政策試點。
強化上合組織地方經貿產業合作方面,支持上合示范區聚焦上合組織國家產業優勢,推動制造業聚焦發展;布局海外運營中心、邊境合作園區,強化上合組織產業、農業園區聯動創新,促進與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加快建設上合組織海關促進中心,加大面向上合組織國家的政策研究、貿易監測預警、海關事務協調,提高跨境電商等通關便利化水平;打造“上合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深化上合組織文化旅游國際合作,拓寬入魯旅游市場;探索限額免征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特色商品關稅政策;在我省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生態環保創新基地。
優化上合示范區建設發展環境方面,提升上合經貿綜合服務平臺、上合示范區跨境通信數據中心、上合組織生態環保創新基地、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等重大平臺建設能級,加速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要素保障質效,完善省市支持協調機制。
張慶偉表示,作為全國唯一面向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地方經貿合作的國家級開放平臺,上合示范區持續加強與各市、自貿試驗區、經濟園區聯動創新,已推出118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30項獲得國家推廣,促進全省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開放,在加快塑造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孫源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