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星
每經5月8日電(記者 張懷水)5月8日,第16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暨展覽(以下簡稱第16屆國際基建論壇)組委會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發布會現場獲悉,第16屆國際基建論壇將于6月10日~12日在中國澳門舉辦。同期,還將舉辦第11屆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基礎設施合作論壇。
發布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
商務部美大司二級巡視員(副司級)劉大江表示,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是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中拉經濟合作的互補性強、互利合作成績斐然。
劉大江進一步表示,中拉貿易額2024年再創歷史新高,達5185億美元。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對拉美出口同比增長9.6%,拉美地區國家總體看好中國經濟開放的政策和巨大的市場潛力,近年來踴躍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推動對華出口產品的多元化發展,積極優化雙邊貿易結構。
劉大江介紹,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在拉美地區累計簽署承包工程合同額超過3044億美元,完成營業額超過1933億美元。“我們和拉美地區國家建立了一系列的經貿磋商機制,中國商務部還與秘魯、智利、委內瑞拉、玻利維亞、薩爾瓦多等國家和地區相關經貿主管部門召開經貿管委會會議。今年,商務部將繼續與部分國家召開經貿管委會會議,推動雙方在經貿領域的合作。”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中國與拉美國家經貿合作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拉美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有很大的需求,中國的基建投資剛好能夠滿足這些需求。“未來,在基建、能源、數字化等領域,雙方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據介紹,第16屆國際基建論壇以“更好互聯互通,更多合作共贏”為主題,將舉辦包括主旨演講、主題論壇、平行論壇、圓桌會議、項目推介、路演對接、成果發布、合作簽約、新聞訪談等在內的50余場專題活動,邀請約220位業界精英,深入探討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中的最新應用和實踐。
目前,已有來自67個國家和地區的3500余名嘉賓報名參會,包括60余位部長級嘉賓、20余家金融機構高管、10余個國際組織官員、20多家境外商協會會長,還有800多家國際工程及產業鏈企業踴躍參會參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