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創作
“這是我的禮物,陳叔叔。”林小雨把那個精致的信封遞過去,手指微微發抖。
餐廳里的燈光晃得人眼睛發疼,四周親友的笑聲突然變得很遠。
陳剛接過信封,眉頭皺了一下。
“什么東西?”他問。
小雨沒回答,只是看著他。
陳剛拆開信封,眼睛定在那張紙上,臉色忽然變得蒼白。
他張了張嘴,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01
林小雨站在鏡子前,撫平衣服上并不存在的褶皺。
“媽,我這身行嗎?”
王麗放下手里的口紅,轉身看著女兒,眼睛亮了起來。“行,當然行!我女兒穿什么都好看。”
小雨穿著一條新買的淺藍色連衣裙,襯得她膚色更加白皙。這條裙子是王麗特意為了今天的升學宴買的,花了小半個月的利潤。
“爸...陳叔叔回來了嗎?”小雨問,聲音不自覺地低了下去。
王麗的表情有一瞬間的凝滯。“他說會準時到的,你別擔心。”
十二年了,小雨始終叫不出那聲“爸”。最開始是叫“陳叔叔”,后來試著叫“爸爸”,得到的只是陳剛僵硬的點頭。
再后來,她干脆又改回了“陳叔叔”。陳剛似乎也松了一口氣,好像這樣大家都自在些。
客廳里的掛鐘滴答作響,小雨不自覺地數著秒數。陳剛說過會來參加她的升學宴,但她始終不確定。
在她的記憶里,陳剛從來沒有主動參加過她的任何活動,無論是小學的六一演出還是初中的畢業典禮。
門鈴響了。
小雨和王麗同時轉頭看向門口。進來的是王麗的妹妹王芳,手里提著禮物盒。
“我的乖侄女在哪呢?考上北大了不得了啊!”王芳一進門就高聲喊道。
小雨勉強笑了笑。她其實考的是北京理工,不是北大,但她知道在親戚眼里,能考上北京的學校都差不多。
“小雨,你爸呢?”王芳環顧四周。
“他...他一會兒來。”王麗代女兒回答。
小雨轉身走進自己的房間,關上門,靠在門板上深呼吸。她的手伸進口袋,觸到了那個信封的邊緣。這個信封里裝著她準備了兩個月的東西,是今天的關鍵。
她不知道自己這么做對不對,但她需要一個答案。
陳剛最終還是來了,甚至比預定的時間提前了十分鐘。他穿著一件深灰色的襯衫,頭發梳得一絲不茍,手里拎著一瓶酒。
“你來了。”王麗迎上去,低聲說,“謝謝你能來。”
陳剛點點頭,目光掃過客廳,最后停在角落里的小雨身上。他猶豫了一下,走了過去。
“恭喜。”他干巴巴地說,遞過一個紅包。
小雨接過紅包,沒有立刻打開。“謝謝陳叔叔。”
陳剛的嘴角抽動了一下,像是想說什么,最終只是轉身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小雨看著他的背影,感到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疏離感。十二年了,這個男人始終如此,像一個住在家里的陌生人。
餐廳訂在小區附近的一家中式酒樓,不算高檔但很整潔。王麗提前一周就訂好了包間,今天特意多準備了兩桌,就怕親戚朋友來得多。
王麗的擔心不無道理。小雨考上北京的大學,在這個縣城里算是稀罕事。親戚們都想來沾沾喜氣,順便看看這個從小沒爹疼的孩子是怎么考上名牌大學的。
“小雨真爭氣啊,王麗你眼光也好,找的第二個老公是工程師,基因好!”一個遠房親戚端著酒杯,笑瞇瞇地說。
王麗笑得有些尷尬,小雨低頭看著盤子里的菜,沒說話。
陳剛坐在主桌的位置上,臉上的表情像是戴了一張面具,僵硬而疏離。他應付著親戚們的恭維,偶爾喝一口酒,目光從不在小雨身上停留超過三秒。
“陳工啊,你女兒這么優秀,你可得好好感謝感謝!”王麗的一個遠房叔叔舉杯說道。
陳剛的手指在酒杯上收緊了一下。“我沒有教育好小雨,她的成功靠她自己。”
小雨猛地抬起頭,看向陳剛。這是他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承認她的成就,即使是以這種不痛不癢的方式。
“哎呀,你太謙虛了!”親戚們紛紛笑道。
小雨的手又一次摸向口袋里的信封。她問自己是不是該現在就拿出來,但又一次猶豫了。
02
六歲那年,爸爸走了。
小雨記得那天下著雨,雨水打在窗戶上的聲音和媽媽的哭聲混在一起。
大人們說爸爸出車禍了,再也不會回來了。小雨不太明白“再也不會回來”是什么意思,她以為爸爸只是去了很遠的地方。
每天晚上,她都會趴在窗前,看著小區的大門,期待爸爸的身影出現。但他從來沒有回來過。
媽媽哭了很長時間,變得憔悴又沉默。小雨不敢問太多問題,怕媽媽又哭。
兩年后,媽媽帶回來一個陌生的叔叔,說這是“新爸爸”。
陳剛,媽媽的新丈夫,身材高大,表情總是很嚴肅。他不怎么笑,也很少說話。小雨試著喊他“爸爸”,但陳剛只是微微點頭,眼神閃躲。
那時候的小雨以為,或許再等等,陳叔叔就會像電視里的繼父那樣,漸漸疼愛她了。
但她等了一年、兩年、三年...情況并沒有任何好轉。
陳剛始終保持著一種禮貌而疏遠的態度。他會按時給小雨生活費,會在她生病時送她去醫院,會在需要家長簽字的時候簽上自己的名字。但僅此而已。
他從不過問小雨的學習,不關心她交什么樣的朋友,不參加任何家長會。每次小雨帶回優秀的成績單,他都只是看一眼,然后說一句“還行”。
小雨記得很清楚,四年級的時候,她數學考了滿分,興沖沖地拿給陳剛看。陳剛掃了一眼,說:“數學滿分不是應該的嗎?”然后繼續低頭看他的報紙。
那一刻,小雨決定不再把自己的成績單給陳剛看了。
初中時期,小雨和陳剛的關系變得更加微妙。青春期的小雨開始質疑很多事情,包括陳剛對她的冷淡態度。
“為什么你總是對我那么冷淡?”有一次,小雨鼓起勇氣問道。
陳剛放下碗筷,表情復雜地看了她一眼。“我對你已經夠好了。”
就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堵住了小雨所有的問題。
媽媽總是左右為難。一方面,她心疼女兒缺少父愛;另一方面,她又感激陳剛能接受她和女兒。
有時候,她會偷偷塞給小雨一些零花錢,說是陳剛讓她轉交的。小雨知道那是媽媽的謊言,但她從不戳破。
慢慢地,小雨學會了不再期待陳剛的關注和認可。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中,用優異的成績證明自己的價值。
高中時,小雨開始利用周末和假期做家教,賺取自己的零花錢。她想盡可能減輕家里的負擔,特別是不想再拿陳剛的錢。
陳剛似乎也松了一口氣,兩人之間的交流更少了。家里的氛圍詭異地平靜下來,三個人像是達成了某種默契,各自保持著安全距離。
小雨唯一的目標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學,離開這個家,離開這個讓她窒息的環境。她要用自己的努力證明,即使沒有父愛,她也能過得很好。
最后一年的高中生活異常艱苦。小雨每天除了上課就是自習,晚上熬到十二點是家常便飯。她的眼睛因為用得太多而干澀發紅,手腕因為長時間寫字而酸痛。
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當高考成績公布的那一刻,當她看到自己的分數足以進入北京理工大學時,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喜悅。
媽媽得知消息后喜極而泣,鄰居們紛紛上門祝賀。唯獨陳剛,只是點了點頭,說了句“不錯”,然后繼續看他的電視。
那一刻,小雨忽然明白,無論她做什么,都不可能得到這個男人的認可和關注。這個認知既痛苦又釋然。
但她沒想到,命運還為她準備了一個更大的轉折。
03
高考結束后的那個夏天,小雨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那天,她在醫院門口徘徊了很久,最終還是鼓起勇氣走了進去。
“我想做個親子鑒定。”她對導醫臺的護士說。
護士抬頭看了她一眼,有些驚訝。“成年了嗎?有預約嗎?”
小雨搖搖頭。“還差兩個月成年。但...我真的需要這個。”
護士嘆了口氣,遞給她一張表格。“未成年做親子鑒定需要監護人簽字。或者,你可以等到成年后再來。”
小雨咬了咬嘴唇,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拿起筆,在表格上填寫了信息。在監護人簽名的地方,她遲疑了一下,然后寫下了王麗的名字,模仿著媽媽的簽名。
她知道這樣做不對,但她別無選擇。她必須知道真相。
取樣很簡單,只需要一點口腔黏膜。難的是如何獲取陳剛的樣本。
小雨等了兩天,趁陳剛洗澡的時候,偷偷溜進主臥室,從他的牙刷上取了樣本。
“結果大概需要一周時間。”醫院的技術人員說,“我們會通知你來取報告,或者郵寄給你,你選擇哪種方式?”
“我來取。”小雨說。她不想冒險讓報告被媽媽或陳剛發現。
那一周,小雨度日如年。每天,她都期待著醫院的電話,同時又害怕聽到結果。
第八天,電話終于來了。
“林小雨女士,您的檢測報告已經出來了,可以來醫院領取。”
小雨的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她找了個借口出門,直奔醫院。
拿到那個裝著報告的信封時,她差點沒勇氣打開它。她在醫院的走廊里坐了很久,看著那個信封,想象著各種可能的結果。
最終,她深吸一口氣,拆開了信封。
看完報告后,她呆坐在原地,淚水不受控制地流下來。
她把報告裝回信封,小心翼翼地放在書包最隱蔽的夾層里,然后擦干眼淚,走出了醫院。
回家的路上,小雨的腦子里一片混亂。她不知道該怎么面對這個真相,不知道該不該告訴媽媽和陳剛。
最終,她決定在升學宴上揭曉這個秘密。如果要面對真相,至少要讓所有人同時知道。這樣,沒有人能夠逃避。
高考成績出來后,媽媽執意要辦一場升學宴。“我女兒考上北京的大學,怎么能不慶祝一下?”王麗興奮地說,完全無視了小雨的推辭。
陳剛對此沒什么反應,只是問了一句:“需要我做什么?”
王麗瞪了他一眼。“你是一家之主,當然要出席,而且要主動一點,知道嗎?”
陳剛點點頭,表情依舊淡漠。
小雨知道,陳剛這樣的性格,是不會主動在宴會上說什么的。但沒關系,她已經準備好了自己的“節目”。
為了升學宴,王麗花了不少心思。她精心挑選了餐廳,設計了請柬,甚至還特意買了新衣服給小雨和陳剛。
“媽,其實不用這么隆重的。”小雨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王麗摸了摸女兒的頭。“我的女兒這么優秀,當然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再說了,這是你人生中的大事,值得好好慶祝。”
小雨知道,媽媽這么做,一部分是為了顯擺女兒的成績,另一部分可能是想借此改善她和陳剛之間的關系。但她不忍心打破媽媽的期望。
升學宴定在七月初的一個周六。那天早上,小雨特意早起,幫媽媽準備各種事宜。她的書包里,那個裝著親子鑒定報告的信封被她重新包裝成了一個精美的禮物盒。
“小雨,你今天看起來有點緊張啊。”王麗一邊化妝一邊問道。
小雨勉強笑了笑。“沒有啊,可能是因為太興奮了吧。”
王麗信以為真,繼續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陳剛比預期的時間早了半小時回來,還帶了一瓶好酒。“聽說李總也會來,這瓶給他準備的。”他對王麗說。
王麗驚訝地看著他。“你今天怎么這么上心?”
陳剛輕咳一聲。“畢竟是...家里的大事。”他偷瞄了小雨一眼,又很快移開視線。
小雨注意到了這個細節,心里更加復雜了。她不知道陳剛今天的異常表現是因為什么,但她決定不改變自己的計劃。
“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出發吧。”王麗看了看表,催促道。
三人一起走出家門,坐上了陳剛的車。車里的氣氛有些沉悶,誰都沒說話。小雨透過后視鏡看著陳剛的側臉,那張她熟悉又陌生的臉。
很快,他們就要面對一個誰都沒想到的真相了。
04
升學宴比想象中的還要熱鬧。
王麗的親戚幾乎全都來了,還有小雨的幾個要好的同學,以及陳剛單位的一些同事。餐廳的大包間幾乎坐滿了人,服務員不停地進進出出,上菜倒酒。
小雨坐在主桌的中間位置,左邊是媽媽,右邊是陳剛。她能感覺到陳剛全身的不自在,他的手指在桌布上無意識地敲打著,眼神不停地游移。
“陳工,沒想到你女兒這么爭氣啊!”一個陳剛的同事舉杯說道。
陳剛勉強笑了笑,端起酒杯回敬。“是,小雨很優秀。”他的語氣生硬,像是在背臺詞。
小雨低頭看著自己的盤子,食不知味。她的手一直放在口袋里,摸著那個信封的邊緣,確保它還在那里。
“小雨,來,阿姨敬你一杯。以后在北京好好學習,別辜負了你爸媽的期望。”王麗的一個同事笑著說。
小雨端起果汁杯,禮貌地回敬。她注意到陳剛在聽到“你爸媽”這個詞時,身體明顯地僵了一下。
整個宴會進行得很順利,菜肴豐盛,氣氛熱烈。王麗臉上的笑容一直沒停過,她不停地向親友們介紹小雨的優異成績和未來的大學生活。
“我們小雨啊,從小就聰明,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會認好多字了。”王麗驕傲地說,“她這次高考,語文128分,數學145分,英語142分,理綜265分,總分680分呢!”
親友們紛紛鼓掌,贊嘆不已。
小雨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知道媽媽是為她驕傲,但在這么多人面前被表揚,還是讓她感到不自在。
“陳工,你平時怎么輔導女兒學習的啊?給我們這些做家長的支支招唄!”一個年輕的父親問道。
陳剛明顯愣了一下,隨后干笑兩聲。“我沒怎么輔導過她,都是她自己學的。我工作忙,不太管這些。”
“你太謙虛了!”那位父親不信,“孩子能考這么好,肯定少不了家長的功勞。”
陳剛的表情有些尷尬,他看了小雨一眼,似乎在求助。
小雨深吸一口氣,決定解圍。“陳叔叔說的是實話,他確實很少管我的學習。我都是自己安排的。”
餐桌上突然安靜了一下。大家都注意到了小雨對陳剛的稱呼——“陳叔叔”,而不是“爸爸”。
王麗趕緊轉移話題。“來來來,嘗嘗這個糖醋排骨,這是店里的招牌菜!”
氣氛又恢復了熱鬧,但小雨能感覺到媽媽投來的責備眼神。她知道媽媽不喜歡她在外人面前這樣稱呼陳剛,但她就是改不了口。
或者說,她不想改口。
隨著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宴會進入了尾聲。按照當地習俗,該到新生發言的環節了。
王麗站起來,清了清嗓子。“各位親朋好友,感謝大家今天來參加小雨的升學宴。下面,請小雨說幾句話。”
小雨看著滿屋子期待的目光,內心忐忑不安。她站起來,雙手不自覺地握在一起。
“謝謝大家今天能來參加我的升學宴。”她的聲音有些顫抖,“特別要感謝我媽媽,這么多年來一直支持我、鼓勵我,是她教會了我如何做人做事。”
王麗在一旁偷偷抹眼淚,臉上滿是自豪。
小雨停頓了一下,目光轉向陳剛。“也要謝謝陳叔叔,這么多年來對我和媽媽的照顧。”
陳剛低著頭,表情復雜,既有些尷尬,又有些感動。
小雨的手伸進口袋,握住了那個信封。她深吸一口氣,下定決心。
“今天,我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整個包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看著她,好奇她要說什么。
小雨從口袋里掏出那個精心包裝的信封,走到陳剛面前。
“這是我送給您的禮物,陳叔叔。”她輕聲說,雙手將信封遞給陳剛。
陳剛明顯愣了一下,接過信封,有些困惑地看著小雨。“什么東西?”
小雨沒有回答,只是示意他打開看看。
陳剛猶豫了一下,然后小心地拆開了信封的封口。他抽出里面的紙張,開始閱讀。
他的手開始顫抖,最后甚至拿不穩那張紙。信封從他手中滑落,掉在地上。
陳剛呆立在原地,嘴唇微微張開,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