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故事根據資料改編,人物、時間、地點、情節、配圖均為虛構,與現實無關,本文旨在宣揚正義,杜絕犯罪發生,并無不良導向,請理性閱讀!
“我看你沒了我們,你那些新鮮玩意還能不能賣得出去!”
村民老趙帶著一幫人來到林毅家鬧事,非要上漲收購蘿卜的價錢。
但林毅給他們的已經是高于市場價的價格了,他們只能看見售價比拿到手的多,根本講不通這里頭包含了多少成本。
趙毅放棄合作,轉頭就聯系了隔壁村,換了貨源生意依舊很好。
但村民那邊,可就沒有那么順利了……
01
林毅拖著行李箱,走在通往白石村的土路上。
他三年前意氣風發地離開,如今卻灰頭土臉地回來。
創業失敗,積蓄耗盡,租不起城里的房子,只能回老家重新開始。
路邊田地里,村民們正忙著收蘿卜,一個個愁眉不展。
林毅駐足觀望,向一位正在休息的老人打聽情況。
"王叔,今年蘿卜怎么樣?"林毅放下行李問道。
王叔嘆了口氣:"別提了!今年蘿卜大豐收,可賣不出去啊!批發商都說市場飽和了,價格壓得低得可憐,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是啊,"旁邊一位中年婦女插嘴道,"往年一斤蘿卜能賣八毛,今年只有兩三毛,還沒人要!已經爛了不少在地里了。"
林毅皺眉思索片刻,突然靈光一閃:"其實,蘿卜除了直接賣,還能做很多產品——蘿卜干、蘿卜醬、腌蘿卜絲...城里人現在很追求綠色食品,我有不少城里的人脈,或許能幫上忙。"
"你?"王叔上下打量林毅,"聽說你在城里做生意失敗了,還能幫得上什么忙?"
林毅不慌不忙地解釋:"我在城里雖然最后失敗了,但積累了不少銷售渠道和經驗。我的失敗不是因為沒有客戶,而是管理和資金鏈出了問題。"
當晚,村委會召開了緊急會議,林毅詳細闡述了他的計劃。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林毅站在會議室中央,眼神堅定,"我以高于市場價10%的價格收購村里的蘿卜,然后負責包裝、品牌打造和銷售。我會開發蘿卜衍生品,提升附加值。"
村長李大偉點點頭:"這個提議不錯,但是你拿什么保證能賣得出去?我們不能再冒險了。"
"我可以先簽合同,"林毅回答,"約定收購價格和數量。你們按時交貨,我按時付款。我只要求一點,蘿卜質量必須達標,不能有病蟲害和農藥殘留超標。"
老趙站起來,一臉不信任:"聽起來太好了!我怎么知道你不是說大話?萬一收了我們的蘿卜賣不出去,你賠得起嗎?"
林毅沉著應對:"趙叔,做生意就是要承擔風險。我敢收購,就是對自己有信心。再說了,我也是白石村人,難道會坑自己的鄉親?"
經過激烈討論,村民們最終同意試一試。
第二天,林毅帶來了正式合同,約定了收購價格、質量標準和交貨期限。
大多數村民簽了字,只有老趙這樣的幾戶人家持觀望態度。
"各位放心,"林毅在簽約儀式上鄭重承諾,"一個月內,白石村的蘿卜就會有新面貌!"
回到家,林毅立刻開始籌劃。
他聯系了城里的設計師朋友,為白石村蘿卜設計包裝和標識;他還聯系了幾家超市和餐飲企業的采購經理,介紹白石村蘿卜的優勢和特色。
夜深人靜,林毅望著滿天星空,心中涌起一絲期待:這次,他要用白石村的蘿卜,重塑自己的創業夢!
02
半個月后,第一批"白石蘿卜"產品正式面世。
林毅租用了村里廢棄的老廠房,改造成簡易加工車間,雇了幾位村民幫工。
"看,這就是我們的產品線。"林毅向參觀的村民們展示著整齊排列的產品,"普通包裝的鮮蘿卜,真空包裝的蘿卜片,手工制作的蘿卜干,還有蘿卜醬。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目標客戶。"
"包裝真好看!"李村長拿起一袋蘿卜干贊嘆道,"城里人會喜歡這個嗎?"
林毅自信地點頭:"會的。我們的產品主打綠色健康,無添加劑,用的都是白石村傳統種植的蘿卜,符合現在城市人的消費趨勢。"
第一批產品通過林毅的人脈關系,進入了城里的幾家有機食品店和農產品超市。
令人驚喜的是,反響相當不錯,尤其是蘿卜干和蘿卜醬,因為便于攜帶和保存,很快成為城市白領的辦公室零食新寵。
一個月后,林毅組織村民們召開了第一次分紅會議。
"這是第一批產品的銷售報告,"林毅展示著詳細的銷售數據,"扣除成本和我們約定的服務費后,這是大家應得的收益。比直接賣蘿卜要高出30%左右。"
村民們看著比預期多出不少的分紅,臉上露出喜色。
甚至之前持觀望態度的老趙也眼前一亮。
"不錯,比我預想的好。"老趙嘴上說著,心里卻盤算著其他事情。
會議結束后,他悄悄跟幾個村民聚在一起:"你們知道嗎?我查了一下,林毅在城里賣的價格是我們拿到的三倍!他一個中間商,憑什么賺這么多?"
"真的假的?"張大爺半信半疑,"他不是說有包裝成本、運輸費、門店分成嗎?"
老趙冷笑:"那些能花多少錢?無非是印個漂亮袋子,開個面包車送貨而已。我看他是拿我們當傻子!"
這種言論很快在村里傳開。
盡管林毅一直公開透明地展示成本和收益,但村民們對現代商業運作模式的理解有限,難以接受品牌、渠道和營銷的價值。
與此同時,林毅的業務卻在穩步擴張。
他又開發了蘿卜汁、蘿卜泡菜等新產品,"白石蘿卜"品牌在城里小有名氣。
他還注冊了商標,建立了專門的網店,甚至接到了外省的訂單。
三個月過去,第一季的蘿卜銷售接近尾聲,成績相當可觀。
林毅召開了季度總結會,向村民們展示了令人振奮的數據:白石村蘿卜的平均售價比往年提高了40%,全村增收超過50萬元。
"下一季我們計劃擴大規模,"林毅激動地說,"如果一切順利,明年我們可以申請有機認證,那樣價格還能再提升20%!"
可面對這番熱情洋溢的發言,村民們的反應卻出奇地冷淡。
會后,幾乎沒人留下來與林毅交流,大家三三兩兩地離開,竊竊私語著什么。
林毅敏銳地察覺到氣氛不對,向村長詢問情況。
李村長嘆了口氣:"林毅啊,有些村民對分成比例有意見。他們覺得你賺太多了。老趙到處說,你拿走了大部分利潤,村民只得到很少一部分。"
林毅皺眉:"我們不是簽了合同嗎?而且我一直在公示成本和收益啊!"
"唉,"李村長搖頭,"你知道的,鄉親們看到錢就容易糊涂。他們只看到最終售價和自己拿到的錢,中間哪些成本在他們眼里都不算數。"
林毅陷入沉思:第二季的蘿卜即將成熟,眼下這種情況,合作還能順利進行嗎?
03
第二季蘿卜收獲的日子到了。
按照合同,村民們應該將達標的蘿卜送到林毅設立的收購點,然后由他負責后續加工和銷售。
但收購點前卻空空如也,只有幾名工人在無所事事地等待。
林毅撥通了李村長的電話。
"村長,怎么回事?今天是交貨日,怎么一個人都沒來?"林毅著急地問道。
李村長支支吾吾地回答:"這個...可能大家都有點忙吧,你再等等看。"
林毅意識到情況不對,立刻驅車前往村里。
路過蘿卜田時,他看到地里的蘿卜已經成熟,但沒人采收。
更奇怪的是,平時這個時候應該忙碌的村民們竟然三三兩兩地聚在村口的老槐樹下閑聊。
林毅停下車,走向人群:"各位,今天是合同約定的交貨日,為什么沒人采收蘿卜啊?"
人群一下子安靜了,大家互相看了看,誰都不肯先開口。
最后,老趙站了出來。
"林毅,我們有點意見要跟你談。"老趙環顧四周,得到眾人的暗示后繼續道,"我們覺得收購價格太低了。"
林毅皺眉:"可我們簽了合同,價格是大家都同意的啊!而且比市場價高了10%。"
"那是之前!"老趙提高了聲音,"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我們知道你賣得多貴,憑什么你賺大頭,我們只拿這么點?"
張大爺也站出來:"就是!你那些蘿卜產品賣那么貴,我們辛辛苦苦種了一季的蘿卜,結果到手的錢還不如你隨便打個電話賺得多!"
林毅試圖解釋:"大家別誤會,商品的最終售價和原料收購價之間有很大差距,這中間包含了加工、包裝、運輸、營銷、渠道成本..."
"少來這套!"老趙打斷他,"我們又不是沒見過世面的老農民!你那些所謂的成本能有多少?印個包裝袋要多少錢?開車送貨要多少錢?剩下的不都是你的利潤嗎?"
林毅看了看周圍的村民,發現大多數人都贊同老趙的說法,心里一沉。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保持冷靜:"各位,做生意是要講誠信的。我們簽了合同,就應該遵守。如果現在要改價,那以后每次都可以反悔,這生意還怎么做?"
"合同?"老趙冷笑一聲,"那是你擬的合同!我們這些老實人哪看得懂那些條條框框?反正,不給我們漲價,這蘿卜就爛在地里!"
林毅轉向李村長:"村長,您怎么看?"
李村長為難地站在中間:"這個...大家都是鄉親,有什么事商量著來嘛。林毅,你看能不能適當提高一點收購價格?"
林毅搖頭:"村長,不是我不愿意,而是不能這樣做生意。合同是商業的基礎,今天漲價了,明天可能又有新要求,長此以往我的生意就沒法做了。"
見林毅態度堅決,老趙變得更加激動:"好啊!你這是不把我們當回事!我告訴你,沒有我們的蘿卜,你那些產品算個屁!"
村民們也紛紛附和,現場氣氛變得緊張起來。
林毅看著這些曾經信任自己的鄉親,心中既失望又無奈。
"最后問一次,你們是否愿意按合同交貨?"林毅嚴肅地問道。
回應他的是一片沉默和不屑的眼神。
林毅轉身離開,心中已經開始思考對策。
如果白石村的蘿卜拿不到,他的產品線將中斷,之前的品牌努力和客戶關系都將受損。
當晚,林毅輾轉難眠。
他知道,明天必須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
04
第二天一早,林毅前往村委會,希望李村長能出面調解。
可剛到村口,他就被一群村民攔住了。
"林毅,我們想清楚了,"老趙站在人群前面,態度強硬,"要么按我們說的漲價30%,要么死心吧!"
林毅皺眉問道:"這是村里所有人的決定嗎?"
"當然!"老趙自信滿滿,"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
林毅環顧四周,發現確實有不少村民,甚至包括曾經支持他的人,此刻都站在老趙那邊。
他深吸一口氣,從包里拿出合同復印件。
"各位,我再強調一次,這是我們簽訂的合同。第七條清楚地寫著交貨義務和違約責任。如果你們拒絕履行合同,我有權追究法律責任。"
"法律?"老趙冷笑一聲,"你想在村里打官司?別忘了,這是誰的地盤!"
林毅正色道:"趙叔,做生意就該講規矩..."
"少啰嗦!"老趙突然變得狠厲,"林毅,你是白石村人,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鄉里鄉親的,有些事不用擺到臺面上說。你要是硬要打官司,誰知道晚上你家老房子會不會著火?你父母還在村里住著呢..."
這番隱晦的威脅讓林毅臉色驟變。
他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
"你們..."林毅氣得發抖,但看著眼前這些熟悉的面孔,又不忍真的撕破臉皮。
李村長這時趕來,拉住林毅:"小林,別沖動。大家都是鄉親,有事好商量。"
林毅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好,我不強求了。但我要說清楚,這樣做生意是沒有未來的。"
他轉身離開,老趙在背后喊道:"沒了我們的蘿卜,看你怎么做生意!"
回到加工廠,林毅立即召集了自己的幾名核心員工。
"現在我們面臨原料短缺的危機。"林毅直言不諱,"我決定馬上考察周邊村莊的蘿卜質量,看能否找到替代來源。"
接下來的三天,林毅奔走于周邊十幾個村莊,詳細考察蘿卜品質、產量和村民意愿。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終在三個村子找到了品質相當的蘿卜,并迅速簽訂了收購協議。
新合作村的村民聽說了白石村的事,對林毅的誠信和專業印象深刻,紛紛表示愿意長期合作。
林毅也吸取教訓,在新合同中更詳細地說明了各項成本和利潤分配,確保村民充分理解合作模式。
一周后,"白石蘿卜"產品線恢復了生產,品質絲毫未減。
市場上幾乎沒人注意到原料來源的變化,訂單依舊源源不斷。
與此同時,白石村的村民們終于坐不住了。
他們發現林毅真的沒再來收購他們的蘿卜,地里的作物眼看就要過季。
有人提議自行組織銷售,但缺乏渠道和經驗;有人建議降價找批發商,但價格低得令人心痛。
就在這時,一個自稱"豐盛農產"的公司找到了村里,提出高價收購全村蘿卜,甚至比林毅原來承諾的還要高15%。
老趙等人喜出望外,迅速組織村民與對方簽約。
當天晚上,村里舉行了慶功宴,老趙更是得意洋洋,喝得酩酊大醉。
席間,他掏出手機,給林毅發了一條短信。
村民老趙得意洋洋地發了條短信給林毅:"小林啊,告訴你個好消息,我們已經找到更好的買家了!出價比你高多了!這次我們要發大財了,不用看你臉色了!哈哈!"
林毅看著這條短信,眉頭緊鎖——因為他太清楚這個市場上有多少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