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進通遼市綜治中心,9600余平方米的辦公區域被合理劃分,引導受理、多元化解、指揮調度等6大功能區、20個調解功能室依次映入眼簾。
“以前遇到糾紛,得跑好幾個地方,現在只要進綜治中心一扇門,問題就解決了,真是太方便了!”前不久,通過通遼市綜治中心順利調解了一起物業類矛盾糾紛的張女士說道。
綜治中心是立足政法職能,著眼安全問題,推動各部門依法履職、形成合力,開展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的重要工作平臺。自啟動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以來,通遼市堅持“實戰、實用、實效”導向,按照“一中心多用、多中心合一”理念,將分散的治理資源聚合為高效運轉的“治理中樞”,重點推進場所設置、部門入駐、運行機制、督辦落實、信息化建設五方面規范化,構建起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的矛盾糾紛化解體系,推動綜治中心成為矛盾化解的“主陣地”、信息聯通的“綜合體”、糾紛調處的“終點站”,確保人民群眾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通遼市綜治中心已接待群眾1.2萬余人次,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270件。
通遼市在不斷提升綜治中心的社會知曉率和群眾認可度上下足功夫,努力讓“有矛盾糾紛到綜治中心”成為社會共識。
4月11日,通遼市委政法委統籌旗縣(市、區)聯動發布綜治中心運行公告,就綜治中心功能定位、運行流程、受理事項范圍、地址及聯系方式等作出詳盡告知。
在位于通遼市中心城區的科爾沁區綜治中心,圍繞把旗縣綜治中心建成全要素綜合實戰平臺的定位,充分吸納多方面調解資源,搭建起多入口調解平臺,整合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10多家單位常駐、輪駐辦公,集中化解婚姻家事、物業、勞動爭議類矛盾糾紛。
為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進一步暢通群眾矛盾糾紛反映和社情民意收集渠道,通遼市委政法委搭建起集矛盾解紛、心理咨詢、法律咨詢、民意收集于一體的“網上楓橋留言板”微信小程序,并于前不久正式上線。
“現在解決問題的渠道不但增多了,反映的事情也能夠及時得到反饋,這個‘留言板’建得太好了。”“網上楓橋留言板”微信小程序上線以來得到了通遼市民的普遍認可。
通遼市還進一步完善黨小組+網格員+單元長(聯戶長)的“鐵三角”基層微治理體系,真正把網格打造成平安建設的基礎單元。在科爾沁區施介街道平安西社區,通過黨建引領,選拔黨員擔任“樓院管家”,聯動居民志愿者組建“民情前哨隊”,常態化開展樓院巡查、家庭走訪,及時協調解決居民的困難與問題,推動問題在網格內發現、服務在網格內提供、矛盾在網格內化解。
通遼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杜娟說:“通遼市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不僅體現在硬件設施的升級,更在于制度體系的全面優化。我們全面實施全流程量化評價,確保綜治中心從‘建起來’到‘用得好’,切實推進群眾急難愁盼源頭解、矛盾糾紛不上行。”
平安是民之所盼、發展之基。通遼市正以有力的舉措推進綜治中心全覆蓋建設、實體化運作、規范化運行,不斷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的法治化水平,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通遼、法治通遼。(記者 王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