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塔斯社報道,俄羅斯總統助理尤里?烏沙科夫在媒體吹風會上宣布,普京將于今年8月末至9月初訪問中國,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相關紀念活動。這一消息瞬間吸引全球目光,而與此同時,特朗普此前的一番表態也再度引發熱議,他罕見承認,11年前將俄羅斯踢出八國集團的決定很愚蠢。
特朗普上臺后,其外交政策展現出鮮明的個人風格。在處理與俄羅斯關系方面,他曾多次表達希望改善美俄關系的意愿,甚至提出讓俄羅斯重返G7。特朗普認為,若俄羅斯還是八國集團成員,俄烏沖突或許能夠避免。他聲稱將俄羅斯踢出群的決策是不明智的。2014年,因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八國集團中止了俄羅斯的成員資格,此后俄羅斯在國際合作舞臺上積極轉向,如在上合組織、金磚組織以及二十國集團等多邊合作平臺中發揮重要作用。如今特朗普舊事重提,背后有著諸多考量。一方面,俄烏沖突持續,局勢的發展并未如美國預期般走向,美國國內部分政治勢力開始反思對俄政策;另一方面,特朗普也試圖通過此言論,在國際政治博弈中打出“俄羅斯牌”,以實現其特定的外交戰略目標。
普京(資料圖)
步入當代,中俄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政治層面,兩國高層保持密切交往,戰略溝通頻繁且深入。從頻繁的互訪到定期的戰略對話,雙方就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保持高度一致立場,為雙邊關系穩定發展提供堅實政治保障。經濟領域,中俄貿易額持續攀升,貿易結構不斷優化。
近年來,中俄貿易額屢創新高,能源合作更是成為雙邊經濟合作的中流砥柱。俄羅斯豐富的能源資源與中國龐大的能源需求形成天然互補,雙方在石油、天然氣等領域的長期穩定合作,不僅滿足了中國經濟發展的能源需求,也為俄羅斯經濟增長注入動力。軍事方面,中俄多次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從規模到復雜程度都不斷提升。通過聯合軍演,雙方軍隊交流戰術經驗、提升協同作戰能力,向世界展示了中俄軍事合作的深度與廣度,對維護地區軍事穩定起到重要作用。
普京(資料圖 )
特朗普試圖推行“聯俄制華”計劃,這一計劃的核心是通過改善美俄關系,在中俄之間制造裂痕,以實現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但這一計劃在現實中面臨諸多阻礙。美國長期對俄實施的制裁措施以及在北約東擴等問題上的強硬立場,使俄羅斯對美國缺乏信任基礎。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實施多輪嚴厲制裁,導致美俄關系降至冰點,短時間內難以修復。相比之下,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建立在平等、互利、共贏基礎之上,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人文等多領域實現深度融合,有著廣泛共同利益。俄羅斯在與中國的合作中獲得切實利益,如在能源出口、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果,這使得俄羅斯不會輕易為了美國的空頭承諾而放棄與中國的緊密合作。
普京訪華意義深遠。從歷史維度看,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普京訪華參加相關紀念活動,是對歷史的銘記與尊重。兩國共同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向世界展示中俄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反對歪曲歷史的堅定決心,對那些試圖美化侵略、篡改歷史的勢力起到有力震懾。
普京(資料圖)
在雙邊合作層面,普京訪華有望推動中俄在更多領域達成新合作成果。雙方可能進一步深化能源合作,拓展在新能源、能源技術研發等新興領域的合作項目;在經貿領域,推動貿易便利化措施,擴大相互投資規模,促進中小企業合作,為兩國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從國際影響角度,中俄兩大國加強合作,將對世界多極化進程起到積極推動作用。面對當前國際形勢中單邊主義、霸權主義抬頭的趨勢,中俄合作形成的合力能夠有效制衡美國霸權,為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貢獻力量。
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中俄關系憑借深厚歷史積淀、廣泛共同利益以及堅實政治互信,將持續穩定發展。普京訪華定檔,是中俄關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預示著兩國合作將邁向新高度。而特朗普的“聯俄制華”設想,在現實的國際關系邏輯面前,注定難以實現。未來,中俄在國際舞臺上的協作將更加緊密,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發揮更大建設性作用,而美國也需重新審視其外交政策,以更加務實、理性的態度參與國際事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